APP下载

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

2015-10-13张政祥张敏慧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淄博255067

关键词:内皮冠心病血管

张政祥,冯 茜,张敏慧(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淄博 255067)

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

张政祥,冯 茜,张敏慧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淄博 255067)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创超声技术检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测量患者各项理化和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耐糖量降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耐糖量减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年龄与血管扩张功能(FMD)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HDL-C与FMD呈正相关,UA、HbAlc、年龄与FMD呈负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密切,尽早做好检测、预防工作可延缓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冠心病;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细胞是一种机械屏障,具有调节血管张力、抗血栓和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关系密切,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冠心病也会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糖尿病也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此,早期做好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干预可降低冠心病和糖尿病发病几率。因此,本文以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关系,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3.58±11.75)岁,疾病类型;冠心病(CHD)29例、单纯糖尿病(DM)15例,单纯耐糖量减低(IGT)1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10例,无CHD、DM和IGT26例,将CHD、DM和IGT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且符合以上疾病诊断;无严重肝肾等脏器损伤患者。排除标准:病情危重导致无法参与研究患者;1型DM患者、收缩压超过200 mmHg患者、严重肝肾脏器疾病患者。

1.2 方法

使用血管内皮功能监测仪(日本UNEX公司研制)测量FMD,测量各项理化和生化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数据均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FMD比较

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耐糖量减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糖量减低组与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FMD比较(±s)

表1 各组FMD比较(±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示与耐糖量组相比,P<0.05

组别nFMDP冠心病组297.58±4.03*<0.05糖尿病组156.75±3.48*△<0.05耐糖量减低组1010.25±4.57*>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107.55±3.97*<0.05对照组269.47±3.59*

2.2 SOD、HDL-C、UA、HbAlc、年龄与 FMD的相关性

SOD、HDL-C、UA、HbAlc、年龄与FMD有关(P<0.05),SOD、HDL-C与FMD呈正相关,UA、HbAlc、年龄与FMD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SOD、HDL-C、UA、HbAlc、年龄与 FMD 的相关性

3 讨 论

许多临床研究发现,CHD、DM以及IGT减低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合并两种疾病可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2-3]。而在本研究中发现,单独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FMD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DM和CHD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与其它研究结果一致。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糖尿病组对血管功能受损程度影响更大,提示糖尿病对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影响更大,其原因主要在于糖尿病可引起患者出现多系统疾病,引发全身性并发症。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大血管和视网膜小血管的影响更大,因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对患者的影响也是全身性。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合并组与FMD也有意义,合并组的FMD统计结果为(7.55±3.97),低于冠心病组,高于糖尿病组,原因可能在于病例数量较少以及患者参与研究前可能使用中药治疗,中药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糖尿病组与耐糖量降低组相比,糖尿病组的FMD有显著差异,表明DM对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影响程度大于耐糖量减低。与糖尿病组患者相比,耐糖量减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糖尿病患者,表明血糖水平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相关的,但是耐糖量减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IGT虽然对内皮功能受损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大。另外,病例数较少也可能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FMD相关性研究上,SOD及HDL-C与FMD呈正相关,提示SOD与hdl-c对血皮内管有保护作用。表明增强人体抗氧化系统以及提高HDL-C水平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不受损伤。另外,UA水平、年龄、HbAlc与FMD呈负相关,表明年龄越大、尿酸水平升高以及HbAlc升高,内皮功能受损越严重。因此,尿酸水平以及HbAlc升高后应及早干预和治疗,做好对高龄患者的检测工作,提前采取预防措施[4]。

综上所述,血管内皮功能与CHD、DM的关系密切,尽早做好检测、预防工作可延缓关系并和糖尿病发生。

[1] 杨丕坚,吕以培,李舒敏.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11(06):532-534.

[2] 吴康智,尚虎虎,章银环,郭 丽,王志洪.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21(10):783-785.

[3] 苏 林.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03(06):115-116.

[4] 王 燕.血管内皮功能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08(18):26-27.

R587.1

B

ISSN.2095-6681.2015.06.186.02

猜你喜欢

内皮冠心病血管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里的河流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