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伴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观察

2015-10-13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关键词:高血压病步行下肢

刘 洋(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伴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观察

刘 洋
(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高血压病伴急性下肢缺血(ALI)的疗效。方法 高血压病伴ALI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以依那普利降血压治疗及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照组术后常规进行全身治疗与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辩证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SBP及D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的97.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达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高血压病伴ALI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病;急性下肢缺血;中西医结合;疗效

急性下肢缺血(ALI)是临床常见血管外科急症之一,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ALI的常见疾病类型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血栓性脉管炎、动脉损伤,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肢体坏死甚至死[1]亡。ALI的致病原因较多,诸多研究证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故ALI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我院对高血压病伴ALI患者实施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Fogarty导管取栓术并配合术后中西药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伴ALI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7.58±3.26)岁;病程6 h~7天,平均病程(15.32±2.36)h;病变肢:左下肢39例,右下肢24例,双下肢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均实施Fogarty导管取栓术,即在局部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下取仰卧位,经腹股沟韧带下行之切口,充分显露股动脉并将其切开,经股动脉近端以及远端插入气囊导管,将栓子拖拉至近端取出。经远端动脉注入肝素(30~50 mg)盐水进行冲洗,并注入尿激酶25万U。对照组术后予以全身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以及休克治疗,以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均予以肝素6259 U+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予以尿激酶10万U+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予以潘生丁口服,25 mg/次,3次/d,连续用药6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片口服,4片/次,3次/d;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并根据患者的情况予以温阳通里方口服。药用:炙黄芪30 g,炙甘草20 g,大黄及苍术各12 g,当归10 g,地龙、蒲公英、金银花及白术各9 g,黄芩、干姜、制附子、桃仁、红花、水蛭及王不留行各6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为早晚2次温服,连续用药10天。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化,观察患者的临床改善症状。

1.4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创面愈合,末梢血液循环以及阻抗血流显著改善,步行速度在120~200 m/min,且连续步行距离≥1500 m;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创面愈合,末梢血液循环以及阻抗血流均有所改善,步行速度在100~120 m/min之间,且连续步行距离≥500 m;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创面缩小或接近越好,末梢血液循环以及阻抗血流有所改善,步行速度80~100 m/min,且连续步行距离≥300 m;无效:临床症状、创面、血液循环及步行状况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两组治疗后SBP及DBP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组别nSBPDBP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4162.55±15.33115.36±12.8496.78±5.9484.02±5.53对照组34163.74±18.32118.09±14.0597.11±6.2585.71±5.27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 论

ALI具有起病急骤与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临床研究证实,ALI的发生与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年龄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而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状态可加重或促发其他相关致病因素,从而增加ALI发病率[2]。

ALI合并动脉硬化时,多伴有患肢动脉阻塞,如不及时控制,将出现不可逆性病变;如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将导致取栓不彻底,术后可继发新血栓形成或术后残留肢体疼痛等[3]。虽然术后配合尿激酶、肝素溶栓治疗,能够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但由于患肢存在缺血性损伤,局部肌肉体积以及室内压升高,容易发生骨-筋膜综合征等并发症,影响术后肢体功能康复[4]。复方丹参注射液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扩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改善局部微循环等作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且丹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经远端动脉注射可起到保护细胞、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效[3]。ALI属于中医“脉痹”等范畴,多因寒湿痹阻及淤而化热所致,故拟用温阳通里方内服,可起到温经驱寒、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保护脏器损伤,纠正血液循环紊乱[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加用中医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的97.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达94.12%较对照组的76.47%显著提高。

总之,对高血压病伴ALI患者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实施Fogarty导管取栓术,配合术后中西药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1] 马诺莎,方祝元.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的中西医认识及干预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194-197.

[2] 杨 川,郭发才,周 栋,等.重症下肢缺血治疗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4):544-547.

[3] 陈艳苓,程正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2,4(3):229-230.

[4] 单 洁.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0):5653-5655.

[5] 朱其恩,邵 军.温阳通里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349-350,351.

R544.1

B

ISSN.2095-6681.2015.06.121.02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步行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魔方小区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步行回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