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的午后

2015-10-10周莹

新青年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胞胎兰草花草

周莹

“傍晚的夕阳,破窗而入,明明亮亮,清清浅浅,给地面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淡雅,柔和。

一个人的午后,我端把椅子,手捧一本书,坐在窗户边,随意地翻阅,散漫地阅读。阅读关键是心情,不在乎速度和量。满意那一段文字,就沉醉在文字的描叙中,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慢慢体会,仔细思考,再次延伸,获得灵感。

时间不过三四十分钟而已,明媚的太阳就悄无声息地移动了脚步,跑到墙角边去了。阳台上的那些花草,失去了庇护,迎来了施肥的最佳时间。

于是,我起身,打开电脑,选择了一首我最喜欢的音乐《黄玫瑰》,点击播放。顿时,黄灿那唯美的歌声在室内弥漫、飘散。

我捡起果盘中昨晚临睡前吃剩的桂圆果核,密密麻麻排列在白瓷花盆内,再覆盖上一层细细密密的泥土,浇一层清水。期待两周后,它们都可以发芽。到时,小小的一盆盆栽,就会郁郁葱葱。看一眼,清清爽爽,欣欣向荣,喜悦无限。我常常这样栽种小盆景,等它们全部长大,根须长不开,叶片枯黄之后,拔掉。再来一次,栽种、期待、长大、枯黄,新一轮的盆栽冲淡了先前的心情,光阴就在这之间,慢慢流淌着。

最后,我走到阳台上,察看兰草的情况。那些平日喝剩的茶叶,连水带叶,都倒在花盆里做肥料。几天后,腐蚀的茶叶就发酵了,产生了菌丝。兰草最喜欢菌丝了。兰草和菌丝之间有一层神秘的共生关系。

当春风暖和了,春光明媚了,兰草从休眠期醒过来,需要肥料补充养分,新芽才会生长,花蕾才会饱满。茶叶肥还属于清养,发酵的牛奶兑水稀释,浇灌到根部,属于肥养。休眠期,清养。生长期,肥养。为了这几盆从故乡带来的兰草,我格外地用心和认真。栽种时,在腐蚀土里拌了一些细碎的肤碳。兰草是由叶子、芦头和肉质根组成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肉质根是共生根,有兰菌寄养。有了兰菌,根部才会吸收养分。没有菌丝,兰草无法成活。清秀怡人的兰草,都是离不开兰菌的。兰菌的产生,部分来自兰根自身,部分来自泥土和肥料。这些有益处肥料,全部是自然的有机肥料。养兰,动一份心思,用一份真情,它就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为了给兰草补充肥料,我把花生壳放进干净的绞肉机内,搅拌成粉末,兑在花盆的泥土中,再浇点浸泡的肤碳水。以前都是用花生壳浸泡的汁水浇灌兰草根部,感觉效果很缓慢。后来,有养兰的朋友发明了把花生壳粉末兑在泥土中养兰的新招。我也开始尝试了。

正在忙碌的时刻,一位师妹向我请教养兰妙招。她新买的兰草,养在家里不到一周,叶片大部分枯黄。她从微信上发来图片,我一看就是施肥的结果。她明确告诉我,的确在花盆里拌了一些复合肥。我回复她两个字:换土。并嘱咐她,兰草需要清养,切不可太肥,尤其是下山草,根部受伤严重,各类肥料对兰根都有巨大的杀伤力,会导致兰草死亡。

我告诉她清养兰草的几个妙方。喝剩的茶叶水,肤碳浸泡的汁水浇灌,花生粉末和细碎的肤碳,搅拌在泥土内养兰。

她按照我的方法,开始养兰了。又一个兰友,获得和分享了我的养兰秘籍和经验。

第一次养兰的师妹,对我的肺腑之言,感激不尽。我不是吝啬之人,好的经验真的需要与朋友分享。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失败的教训留给自己。这是我做人做事的理念。师妹了解我的这点胸襟,所以她愿意养兰。她养的是一份情调,一份修炼,还有一份从容的心态。

养兰,养出一份虚怀若谷的心态,才是一种最美的境界。

一个人的午后,与歌声尽欢;与生活尽情;与兰花对视;与师妹交流;与自己过招;与植物共享美好时光。一个人的午后,不寂寞,不孤单,一颗平静的心,经历一场盛大的遇见。遇见植物的美好,遇见真心的欢喜。学会懂得,学会珍惜,放下执念,放下贪婪,简单生活,简单爱恋。多惬意的下午,光阴细碎,幸福具体。旧的幸福已经离开,新的幸福马上来临。

养兰多年,我只使用这几种肥料。事实验证,结果还不错。每周一次的浇水,也很讲究。我把肤碳浸泡在小桶内,放在阳台上接受日光的沐浴。一周后,再用浸泡的汁水,浇灌兰草。兰叶四季常青,碧绿如洗。眼累时,转移视线,马上爽心悦目,心情舒畅。

几盆挺拔的蕙兰,已是“家草”,“下山”好几年了。它们从乡村来到城市,被我安放在小区的院墙上,日晒夜露。才子配佳人,蘭草需要好瓷盆配。终于,有了合适的花盆,又绿又壮的兜型配上白瓷、蓝瓷、或者黑瓷的花盆,露出了大家闺秀的模样儿。这几株兰草好像受过多年磨难的才女,盼望到最后的归宿,扬眉吐气了。

给兰草施肥完毕,再看一眼那些百合花盆。蓦然发现,百合居然都发芽了。很多百合的嫩芽芽,挨挨挤挤在一起,探出了可爱的头颈。每一个新芽,都是唇红齿白,明眸含春。养在花盆里,和在野外自然生长,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环境。无论是行距,还是株距,都太近了,影响它们的生长。春季来临,需要分盆。

阳台上成了植物园。大大小小的百合有二十多盆,七八个品种。其中,有开红花的,有开白花的,还有开红黑相间的花朵的。这些品种中,有四个品种是东北的文友快递给我的。这位朋友,为了这点百合种子,可谓费尽了周折。他家住远离县城六七十公里的乡镇,从山上挖回了百合,分类之后,分别包好,然后装进纸盒内,骑着摩托跑到县城,找到快递公司,发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他在QQ上告诉我,送给我的百合,有个是双胞胎。我把这个双胞胎栽种在一个酱红色花盆内。第一年,出现了三四对双胎胞的百合。经过一年的生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双胞胎变成了四胞胎。第二年,四胞胎变成了六胞胎。第三年,我能够期望它变成几胞胎呢?来自遥远的东北地区,气候和土壤都有了变化,百合的基因是否受到影响?或者有了变异?

我由此得出结论: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绝对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并下结论。这样的态度,非常武断。

首先,给六胞胎百合换盆,我特别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幼芽,从而导致它失去新芽之后的腐烂,坏死。珍稀的植物,需要碰见珍惜它的人,才算福气和运气。我的福气,拥有了六胞胎百合。六胞胎百合的运气,遇见了我。生生世世,永永远远,拥有这种福气和运气,乃是人生的财富。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发现百合的新芽都是嫩红色,长大之后的叶片却是绿色。红色和绿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吗?是本来就是这样?还是因为土壤的改变?这真是一个谜。植物的谜语,谁知道呢?老苗枯萎,新苗出土,母子同株,骨肉相连。植物的性情和人类如此相近,它们没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做一株植物,质朴而又安静。

来生真想做一株简单的植物,远离滚滚红尘,接近自然山水,活在天地间,沐风淋雨,自由酣畅。有师妹曾经戏言说我就是一株具备了坚韧与耐力的植物。我立马对她另眼相看。她一语道破天机,此乃前世的知己。

嗜爱植物,好像与生俱来,深入骨髓。

去年初春,我在百合的盆里,埋了一颗丝瓜种,再塞进一颗扁豆籽。结果,百合花开了、丝瓜牵藤了、扁豆开花了。我把木棍的一端插进大大的花盆里,一端靠墙,让它支撑着,丝瓜藤顺着木棍缠绕攀爬。苗苗藤藤,牵牵绕绕,相依相偎,你侬我爱,一起走过日月清晨,昼夜黄昏。开花结果,叶落枯荒。植物之间,总是相互支撑,从不相互伤害。比起高智商的人类,它们的欲望单纯而又简单。

飘泊城市的每个夜晚,和花草相伴,吸吮著它们的气息,入眠。让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夜晚,极其无趣,没有秋虫和鸟鸣相伴,没有月亮和星星相照,没有露珠和湿气相依,没有天空和山川相偎,惟有床铺和窗外的几株植物。除开花草,锦衣玉食,夜夜笙歌,消费无度,我并无奢求。仅此,足矣。

我问自己。能否像那些静默的花草一样低调朴实,在时光的深处结出属于自己最完美的果实?虽然很多人不欣赏百合、兰花的纯朴,目光停留在艳丽妩媚的牡丹或者玫瑰上,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经典的人生。很多人的高度,是我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活出自己的高度吧!闻着花草的气息,安慰着自己。

人间烟火的清香,在花草的更替中弥漫。

与花草共处一室的岁月,内心少了很多浮躁的杂念,感慨油然而生,认识逐渐加深,牵挂像微风在思维的空间里蔓延。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让人极其害怕。第一是镜子,第二是岁月。镜子让人害怕,但天天有人照镜子,岁月让人变老,但人人都在过岁月。镜子让人变丑,岁月让人变老。倘若,做一株植物,就不会照镜子,也不用担心长得丑陋是否遭人嫌弃,身份卑微是否遭人垂怜?世事险恶,人心难防。做一株与世无争的植物,就可以无欲无求了。

栽种花草时,嗅着泥土的芬芳,抚摸泥土的温度,感受春天的憧憬。春天泥土有了温度,种子就要发芽了。在春天里,期待我的憧憬和种子一起发芽吧。偷得浮生半日闲,闲散的半日,听听音乐,品品茶水,种种花草,摸摸泥土,找点乐子。生活的情趣和浪漫,全靠自己营造。

优柔的歌声,在室内蔓延,黄灿的声音,在耳边索绕。“即使告别了春天阳光,你依然要开放。微笑吧,回头是灿烂的霞”。无论是彷徨或者失意,歌词的意境和声感,都是我精神的良药,治愈我意志的懒惰和怠慢。灵感在歌声中繁衍,微笑在歌声中展露,心灵在歌声中舒缓。一个人的午后,尽量慢腾腾、乐悠悠、笑盈盈。没有上司的催赶,没有挤车的拥挤,没有奔跑的心跳。清闲的午后,放下劳累,放下欲望,放下攀比,心无城府的闲着,阅读、养花、听音乐,任凭时光这样静悄悄地走掉,也毫不惋惜。

活动了一下午,乐得半日闲。休闲,可以养精蓄锐。生活需要我们日日养精蓄锐。经常这样养精蓄锐,放下繁忙和操劳,远离金钱和利益,苍老就不会来袭。平淡的日子,就像散文一样闲淡清雅,余味绵长。

猜你喜欢

胞胎兰草花草
李铁环作品
爱护花草
勿摘花草
花草春夏
卖鸡蛋和兰草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