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脱维亚总体形势及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景与建议

2015-10-10苑生龙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拉脱维亚一带一路

拉脱维亚属东北欧中小经济体,但地理位置独特,是连接俄罗斯与西欧、北欧的主要过境运输通道,在东欧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以来,拉脱维亚经济形势在波罗的海三国中表现相对稳健,受到俄欧关系、希腊债务等地缘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有限。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稳定的经济环境、较强的合作意愿,使拉脱维亚成为与我国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与东欧地区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互联互通、扩大双向市场的有利合作伙伴。

一、当前拉脱维亚经济形势分析

(一)2015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

经济整体稳定,增速趋势向欧盟及欧元区总体水平回归。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拉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为2.0%、2.7%,一直位居于波罗的海三国之首。趋势上,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拉GDP(经季节及工作日调整)季度同比增速自2011年三季度达到7.4%的高位后,逐渐趋于放缓,至二季度与欧盟及欧元区总体增长水平已较为接近(欧盟为1.9%,欧元区为1.5%)。拉一季度GDP环比增速为1.2%,为连续第8个季度保持环比增长,且增速显著加快。

内需较强,金融、零售等服务业快速增长。拉脱维亚财政部数据显示,内需是二季度拉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私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5%、政府消费支出增长3.4%;二季度出口增长2.8%,显示外部市场需求回暖迹象;二季度投资增长1.2%,扭转了一季度的下跌趋势;进口下滑0.3%,萎缩幅度显著减少。分行业看,工业、商贸、金融地产领域实现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9%、3.0%、3.7%,其他服务业大涨3.7%。二季度产值萎缩行业包括农业、仓储及运输业、建筑业。其中,受极端天气影响,农业下滑2.3%。仓储及运输业下滑3.0%,显示俄罗斯经济萎缩及地缘政治因素对拉运输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国内主要市场环境稳定。商品市场方面,上半年拉脱维亚物价总体维持低位,1—2月出现轻微通缩,此后消费价格连续3个月实现上涨,5月物价同比增长0.6%,能源及服务价格上涨是推高总体物价的主因。劳动力市场方面,2015年1—4月拉脱维亚就业总数同比增长0.7%,至5月底,注册失业率进一步降至8.6%,同比减少0.5%;今年5月的前12个月注册失业人数共下降8.2%。一季度数据显示,拉脱维亚月平均总工资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达6.1%,其中私人部门增长6.9%,达到773欧元/月;公共部门增长5%,达到809欧元/月。

经常项目逆差减少,中央及地方政府债务下降。2015年4月,受运输及其他服务出口下降影响,拉脱维亚服务账户顺差降低至1.186亿欧元,但受货物出口及初次收入账户快速增长的影响,经常项目逆差降至1600万欧元,处于历史记录低点。政府债方面,拉脱维亚政府于1月向欧委会偿还了12亿欧元债务,至5月底拉脱维亚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基于现金流的名义值)总额为77.6亿欧元,占GDP31.2%,远低于欧盟标准;债务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2.4%。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及标普5月份对拉政府债券评级维持“A-”,展望稳定。

(二)影响拉脱维亚经济的主要因素

影响当前及未来拉经济走势的利好因素包括:欧盟等主要外部市场企稳、国内就业及工资水平上升及卢布升值。拉主要贸易对象集中于波罗的海国家及欧元区国家,如立陶宛、爱沙尼亚、德国、波兰及英国等国,伴随欧盟及欧元区经济企稳、希腊债务等短期波动性因素缓解,外部需求有望在下半年出现增长。2015年前5月货物贸易数据显示,拉脱维亚1—4月进出口均实现环比连续上升,月出口总额由8亿欧元上升至9亿欧元。5月进出口数据出现下滑,可能是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下半年拉外部市场条件总体看好。目前,拉脱维亚国内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工资水平持续较快增长,有利于其内需保持稳定。据拉经济部预测,2015年新增就业人口将增长0.5%,新增岗位集中于商业服务及贸易行业。此外,卢布对欧元升值预计有望提升拉脱维亚对俄货物及服务出口竞争力。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底俄卢布兑欧元跌至低位后逐渐回升,到七月份已上升30%左右(此轮汇率变动主因是欧元贬值),卢布升值有助拉对俄运输等服务贸易输出。

俄经济下滑、对俄制裁等地缘政治及经济不稳定等因素,正对拉脱维亚运输、物流等重要行业及对俄出口造成持续性不利影响。近年由于俄罗斯经济下滑、俄乌冲突及对俄制裁等地缘因素影响,波罗的海国家的过境运输发展受到了抑制,其中对港口货运的影响尤为明显。2015年前5个月,波罗的海三国港口货运量同比降6.7%,拉脱维亚下降5%,由于拉运量占比最大,达48.5%,受影响最为明显。此外,拉交通部数据显示,除里加、文茨皮尔斯和里耶帕亚三大港口除外,拉脱维亚中小港口上半年货运量下降16.2%,降幅更为显著。铁路货运方面,今年前5月运量同比下降2.8%,其中国际货运降3.1%,国内货运则大涨17.6%,显示外部地缘因素的负面作用。此外,对俄制裁及俄方反制裁举措也将对拉出口造成打击。据拉中央统计局数据测算,今年一季度拉对俄货物出口同比降幅达28.5%,俄游客数量减少40%。

(三)2015拉脱维亚全年走势预测

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2015年拉经济增速将低于2014年,但在就业增长及低物价等利好因素的支持下,对其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仍较为乐观,预计2016年经济增速将有所加快。据IMF4月报告预测,拉2015年经济增速为2.3%;欧委会5月预测,拉全年经济增速为2.3%;穆迪7月预测,拉全年增速亦为2.3%。拉脱维亚银行(央行)6月预测,2015年经济增长率为2%,而财政部预测其经济增速为2.1%。

二、中拉关系发展及经贸合作的总体现状

(一)双边政治外交关系发展稳定

自1994年拉脱维亚断绝与台湾领事关系以来,中拉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已实现正常化并稳步发展,近年高层互访较为频繁,政治对话积极。2014年5月,拉议长阿博尔京娜访华。10月,李克强总理在米兰出席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拉总统贝尔津什。12月,李克强总理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拉脱维亚总理斯特劳尤马。

(二)中拉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2015年以来,拉脱维亚对华货物贸易迅速增长。据拉中央统计局数据,2015年一季度,拉脱维亚与中国大陆贸易额为1.615亿美元,同比增长40.6%;中国大陆对拉出口1.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2%;自拉进口3865.7万美元,同比增长49.1%。最新数据显示,4月拉脱维亚与中国大陆贸易额达4561.7万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中国大陆对拉出口3656.5万美元,同比增长45.2%;自拉进口905.2万美元,同比增长2%。

一季度贸易结构数据显示,拉对中国大陆出口产品主要有木材及木制品、机械设备及配件、矿产品、基础金属及其制品和化学产品及其制品。自中国大陆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及配件、杂项工业制成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纺织品、化学产品及其制品。

双边旅游、市场开发等多领域合作成果显现。一是中国游客赴拉旅游消费快速增长。2015年1—4月,中国游客在拉免税购物总额同比增长320%,单笔平均免税购物金额同比增长8%,达到444欧元。二是拉脱维亚食品企业正加快进入中国市场步伐。据拉兽医和食品卫生署7月公布信息显示,中国新近给予19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对华出口资质,加上此前批准的11家企业,拉脱维亚共有3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资质。另据报道,拉脱维亚总统韦约尼斯于7月出席某糖果企业投入运行致辞中表示,对拉乳制品等传统产品及创新产品来讲,中国市场是个新的庞大市场,拉蜜饯、含有有机成分的生态糖浆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都有巨大开拓潜力。

三、中国与拉脱维亚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与前景

(一)拉脱维亚的区位特征及交通物流设施情况

地理格局上,拉脱维亚位于俄罗斯及西欧、北欧的十字中心,加之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使其在波罗的海及整个东欧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的数据显示,运输及物流业产值占拉总产值近10%,就业占劳动人口近9%。近年来拉大力发展运输和物流业,将其作为拉优先发展产业。其中,港口运输一直是拉脱维亚的经济命脉,是拉维持国民经济发展、平衡外贸逆差的重要产业。

拉脱维亚共有10个港口,包括里加、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三大港口以及七个小港口,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为全年不冻港(里加港基本不冻,有完备的破冰设施,设计年吞吐量为4500万吨,主要用于液体化工产品和散货的运输)。

铁路方面,拉脱维亚铁路总长1865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257公里、复线铁路300公里;共有152个火车站(包括75个货运站),拉铁路轨距1.52米,与爱沙尼亚、立陶宛及独联体国家的轨距相同。自里加乘国际列车可达塔林、维尔纽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敖德萨、明斯克等地。2011年,拉脱维亚铁路累计运送货物5938万吨,运送旅客2049万人次。

公路方面,拉脱维亚公路总长2011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650公里,1级公路5316公里,2级公路13150公里;柏油沥青路8456公里,土路和碎石路11660公里。拉脱维亚路、桥均不收费。南北向公路主要有E67、E77,均经过里加连接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各城市;拉脱维亚东西向公路主要有E22,穿过文茨皮尔斯、里加、叶卡布皮尔斯、雷泽克内等城市,通向俄罗斯边境。从拉脱维亚各大城市乘国际巴士可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华沙、明斯克、塔林、维尔纽斯等地。

航空方面,拉脱维亚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3个国际机场。里加机场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机场,属拉脱维亚国营机场,现有79条航线。

(二)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

近几年,在东欧国家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波罗的海三国仍保持较快增速,发展相对顺利。波海国家正成为中国在东欧地区建设“一带一路”的有利合作区域及对象,其中占据重要地理位置并拥有良好产业发展基础的拉脱维亚尤其值得关注。目前,拉方对“一带一路”持积极合作态度,努力借此助推本国企业及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发展。中国也在很多场合以不同方式认同拉作为战略伙伴的角色。

2015年5月,拉脱维亚交通部代表团曾访华洽谈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合作,拉方交通过境政策官员、德铁信可公司、拉铁物流公司、Stene轮渡公司和里加通用码头公司等主要交通物流企业与我国多地企业进行会谈交流。拉脱维亚相关官员表示,拉交通部正致力于实现货运多样性,整合地区供应链,升级货物附加值,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增强拉交通物流行业对外资吸引力。拉基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四、政策建议

第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中拉经贸投资合作迈上新台阶。当前,中国与拉脱维亚双边贸易及相互投资规模占总体比重较低,未来应重点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形成的良好合作环境,深入挖掘双边经贸投资发展潜力。贸易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对拉保持贸易顺差,拉方具有提高对我国出口规模的内在诉求,可积极把握当前欧元汇率贬值带来的低成本机遇,提高对拉优质木材、重要机械及金属、化学品的进口额。同时应积极助推国内企业利用当前拉脱维亚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市场需求活跃的有利时机,提高对拉出口规模,进一步推动高附加值机械设备及具传统优势的轻工业制品对拉出口。双边投资方面,在积极引进拉企来华投资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赴拉开展直接投资,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寻求对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机遇,特别是对当地具有发展优势的物流、港口、货运等领域进行投资。

第二,创造条件,拓展及深化两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合作。尽早展开可行性研究,就我国开展对东欧地区、特别是波罗的海国家实现基础设施,包括铁路、海运、航空方面的互联互通合作机遇进行研判,以中拉两国今年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为机遇,探索进一步加强交通物流便利化的可行路径,尽早开通中欧陆运走廊支线。应积极推进国内企业寻求对拉基础设施投资机遇,针对拉优势产业,如港口码头、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合作意向谈判,推进两国投资便利化。

第三,着力深化中拉友好关系,推进两国政策协调及区域合作。可通过加强对拉合作,实现与波罗的海国家及欧元区及欧盟的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和沟通,构建更加完善的中、拉、波罗的海国家三方宏观经济政策交流与协调机制。积极推动中国与欧盟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同时,研究与拉方或波罗的海国家开展自由化谈判的可行性。

第四,积极推进中拉旅游、文化合作交流及民间往来。在2015上半年中国赴拉旅游人数及消费额快速增长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双方旅游合作市场及机遇。鼓励国内景区积极开展对拉宣传推介,促进两国相关行业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继续发展中拉教育、文化领域合作,在更高起点上不断开拓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针对中国面向拉脱维亚的教育、探亲、旅游访问等交流活动的持续增加,建议拉方考虑简化对中国公民的签证程序,促进双边人员流动和民间往来。

(苑生龙,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宏观政策)

猜你喜欢

拉脱维亚一带一路
2022年6月8日,美国一架MV-22鱼鹰在拉脱维亚上空飞行
快乐自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