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动态

2015-10-10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重大项目市民化着力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召开

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

8月31日上午,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在长春召开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各地建档立卡工作、脱贫目标的确定以及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相关情况的介绍,并就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矛盾以及若干重点、难点和着力点等进行了座谈。有关市(州)发展改革委领导和8个重点县扶贫办主任及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姜有为主持座谈会,并就下一步扶贫工作提出要求。

第一,梳理扶贫攻坚工作目标。省里已经明确要在2019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各地要按照省里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各自的脱贫工作目标,具体要到县、村、户,都要明确相关的保障措施。

第二,扎实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工作。加大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力度,全面做好建档立卡数据的清洗工作,保证各项数据真实、精准、可控。及时将清洗结果纳入数据库,实行动态化管理。着力推进精准帮扶工作,落实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确保贫困人口在2019年全面脱贫。

第三,进一步用好扶贫政策。着力为扶贫攻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对制约扶贫开发的有关瓶颈因素,比如乡村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房改造、贫困户医保等,要研究具体的工作思路,并在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中予以体现。

第四,强化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底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扎实做好社会扶贫工作。着力建立上下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充分借助扶贫简报,总结交流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扶贫简报作为上下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五,建立扶贫攻坚调度制度。省里将每个季度调度一次,主要了解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每半年向省政府汇报扶贫开发进展情况或以发展改革委党组名义向省委报告。

第六,坚持问题导向,靶向集中。深入分析形势,认真研究解决扶贫开发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村、到户、到人。积极促进扶贫工作深化、细化、实化,靶向集中,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实施

重大项目“六个一”行动计划

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投资、稳增长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针对当前投资增速下滑、新项目开工不足等突出问题,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促进有效投资,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以“三个主题年”为主题,集中7月—9月实施重大项目“六个一”行动计划。

一是着力争取国家新批准一批重大项目,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方面,认真遴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前期工作扎实、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申报。

二是着力推进一批中央投资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对历年存量资金进行再清理、再调整,加强对中央投资项目检查和督促,着力推进一批调整项目和新下达中央投资计划的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着力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帮助企业和项目业主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使其加快建设进度。

四是着力推进一批省内重大项目新开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务实简朴的重大项目开工活动,组织相关媒体进行集中报道,再次掀起重大项目建设新高潮。

五是着力推进一批PPP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按照总体规划、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优先选择若干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通过政策指导、包装推介、资金帮扶等措施,促进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六是着力推进一批重大签约项目落地,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巩固、扩大全省大招商活动成果,积极推进签约项目早落地。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围绕目标任务,动员组织全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实施“六个一”行动计划,及时总结经验,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新项目开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竣工投产一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目标任务。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

“四强四抓” 着力推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以“四强”为抓手,全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截止目前,全省仅用4年左右时间累计新增非农业人口595万人,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2011年底的16.5%上升到目前的29%,提高了12.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36.8%上升到2014年的41.73%,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一是强化基础抓争取。以夯实基础、完善体系,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汇报衔接,2011年至今,共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213.9亿元支持全省教育、卫生计生、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

二是强化权益抓保障。协同有关部门全力落实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政策,给自愿转户群众作“加法”、不作“减法”,让转户群众“兼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身份、同享城乡两种待遇”,盖上“城乡两床被子”、穿上“城乡十件衣服”,即在保留转户群众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所有权、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原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原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等五项权益的基础上,同时让转户群众和城镇居民一道进入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五大城镇保障体系,满足他们保留退路的原则,增强他们进城发展的能力,让他们愿进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是强化协调抓统筹。积极配合省公安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协助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变更、权益保障等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与此同时,集中精力抓好点上的推进工作,种好“责任田”,委领导带队平均每年2—3次深入挂钩联系的曲靖市,与其共同学习讨论政策、分析困难问题、研究思路办法、制定措施计划,推进曲靖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每年均排全省前茅。

四是强化领导抓落实。成立了由委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在就业处,并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关文件的实施意见》(云发改就业〔2012〕560号),进一步明确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组织保障等措施,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上下联动,互帮互学,扎实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处,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衡量是否担当的一项基础工作,每年都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推动工作经常抓,反复抓,常抓长落实。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

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工作

甘肃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结束后,省发展改革委认真传达会议精神,迅速安排部署贯彻落实举措,紧扣综合经济部门的职责职能,坚持把增加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措施来抓,认真扎实做好各项部署要求的推进落实。

下半年,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明确将紧扣会议精神,加强项目谋划争取。全面对接国家“11+6+3+1”重大工程建设布局,加强与产业政策、规划的对接,抓好具体项目的对接、入库、争取、落地工作。全力做好专项建设债券项目申报对接工作和已上报国家的第一批专项建设项目的衔接汇报。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创新驱动基金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加强与金融等部门的对接协调,召开首届PPP示范项目推介会,促进260个PPP项目尽早实施。同时,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衔接引哈济党、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引黄济临、兰州水源地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跟进对接工作。派出专门检查组,对各市州近三年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抽查、督查和稽查,帮助协调解决制约项目落地的土地、环评、资金等问题,并将项目实施效果与下一步项目和资金安排相挂钩,督促各地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扩大投资实物量。

同时,省发展改革委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十三五”总体规划、“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三张清单一张网”推进落实力度,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抓好价格改革攻坚,在全面清理修订《甘肃省定价目录》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下放具体定价事项,持续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加快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优先保障民生投入、优先安排民生项目、优先解决民生问题,持续推进扶贫攻坚,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全面完成新建公共租赁住房4.1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9.8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4万户的年度任务。

猜你喜欢

重大项目市民化着力
2023年,家门口有哪些重大项目开工?
南京国家农高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依托“五大支点”探索重大项目监督的新路子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