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发达地区对口援藏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2015-10-10王奇张体伟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区域合作

王奇++张体伟

摘要:我国发达地区对口援藏,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大品牌,对口援藏已产生了巨大的政策效应,助推了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时期新机遇背景下,发达地区与藏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充分利用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按照“完善一大机制、搭建两大平台、打通三大通道、突出四大重点”的构想,深化对口援藏与加强区域合作要有新举措。

关键词:对口援藏 区域合作 思路和对策措施

对口援藏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藏区发展,维护藏区稳定,建设和谐藏区,缩小东西部差距,加强东西部交流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我国藏区如何借发达地区对口援藏的外力,提升自我发展的内力,把政策与资源优势、外部帮扶内化为发展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机制,从而促进我国藏区经济社会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是当前需要系统总结、归纳提炼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对口援藏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大品牌且政策效应十分突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施援的发达地区与受援的欠发达藏区双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势推进援助与合作工作。对口援藏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大品牌,援助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受援藏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援助与合作有力促进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谐藏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西藏及甘青川滇四省藏区在发达地区对口援藏背景下,借外力、强内力、重合力,经济快速增长,产业优化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事业“短板”不断补齐,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成效显著,援藏政策效应十分突出。结合农牧民问卷调研统计和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发达地区对口援藏背景下我国藏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较为显著。

二、对口援藏与区域合作过程中面临突出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对口援藏过程中双方对支援与合作的内涵、外延的认识和示范引领有待提高;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援藏与合作的工作方式、工作模式和空间范围仍沿袭“惯性”,缺乏创新,未切实给予藏区更多的项目“主导权”,援藏空间广度和区域合作深度拓展均有待加强。受“条块”制约,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困难。由于供需项目安排欠妥,帮扶对象与主体脱节,目标和期望存在偏差,对口支援与合作的“单相思”现象存在;政府主导型帮扶机制单一,市场化合作挖潜不够,创新动力不足,“帮扶疲劳症”现象突出;“等、靠、要”“贫血症”现象尚未完全消除;重建轻管的“败血症”现象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四症”突出,影响我国藏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产业扶持,输血与造血功能失衡。项目缺乏配套性,造成援助资源低效利用;支医支教可持续性不足,我国部分藏区对支医支教需求仍十分强烈;“门槛”高,接受培训和学习机会的可及性低。经济联动与区域合作深度不够,投资领域偏窄,互补优势和合作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缺乏平台,社会参与和民间资本尚未有效撬动,援助与合作“蛋糕”尚未做大。

三、深化对口援藏与加强区域合作要有新思路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充分利用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敢于“啃硬骨头”,突破瓶颈制约,按照“完善一大机制、搭建两大平台、打通三大通道、突出四大重点”的构想,一是依托高层互访、部门联席会议、对口援助区县、办公室日常沟通、挂职干部交流等载体,完善对口援藏与区域帮扶合作一大机制;二是积极筹建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促进会、共建产业园区两大平台;三是打通对口援藏部门间合作、对口区县的基层乡镇结对帮扶合作以及招商引资等三大通道,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区县结对帮扶合作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四是突出机构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产业支撑四大重点,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基础为先、民生为本、产业为重,整合资源、增加投入,瞄准对象、精准扶贫,以新纲要示范村为突破口,兼顾整乡推进和连片带动,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合作共赢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以资产为纽带,以政策为支撑,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口援藏与合作新格局,促进发达地区对口援藏向经济社会全方位互动协作转变,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窗口、新高地,推动区域联动、开放合作,共同致力于提升藏区自我发展能力。

四、深化对口援藏与加强区域合作要有新举措

(一)提高认识,包容发展

施援的发达地区与受援的欠发达藏区双方要上升到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和谐藏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政治高度上,深刻领会国家东西协作、服从“两个大局”政策内涵,以合作共赢为愿景,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明确援藏与合作的责任主体,主导权还给发展的藏区主体,提高援藏与合作的绩效。

(二)加快推进机构改革

援藏合作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或省(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联动、互动机制,推动成员单位主动加强和配合援藏与合作,增强部门间政策的协调性、衔接性、配套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促进会,撬动社会参与

积极筹建对口援藏与区域合作促进会,建立援藏合作基金,拓展渠道,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有效撬动和吸引民营与社会资本,做大援藏合作“蛋糕”。社会参与机制重心下移,推进乡镇及街道办结对帮扶合作。

(四)民生为本,加大援藏力度

继续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的对口支援与合作,着力推进“校校结对”帮扶机制,学前教育帮扶合作先行先试;借鉴沿海高校、中小学开办内地新疆班、西藏班的做法,开办“川滇甘青藏族班(民族班)”;恢复支教支医机制;着力推进“院院结对”帮扶机制,拓展延伸到省(自治区)州市级医院,推动医疗卫生合作共建,扩大远程培训网络,降低培训门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援建一批科技文化站、村民活动室、社区服务中心、远程网络终端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一批文艺交流与合作基地;在智能电网、生物医学、产业与环保节能技术等领域推进科技合作。继续推动人才干部培养,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双向人才交流机制,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高端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力度;完善干部挂职培训制度,重心下移,到对口发达地区的挂职干部可由处级向科级甚至村两委干部延伸。

(五)整合资源,建立健全部门合力攻坚机制

统筹制订出台资源整合实施办法,整合力量,加强对口援助协同配合,以整乡(整村)推进为平台和抓手,精准扶贫,实施素质提升、产业培植、安居等重点工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升对口援藏质量和水平;提高投入标准,实现财政资金、行业资金、帮扶资金、信贷资金有效增长。参照对口的发达地区GDP、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建立援藏与合作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东部省市可将财政援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按上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作为对口地区援藏投入,以加强资金投入保障。建议通过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和专项补助等渠道,促进双方共建生态安全屏障。

(六)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

双方应签订一个五年对口援助与经济合作战略协议,形成一种制度安排和长效机制。引进市场机制和企业参与,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双方共建产业园区、经开区、边合区、跨合区,甚至沿边自贸区,推进对口部门、区县、产业园区及企业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区域联动、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招商方式,探索拓展金融招商、产业招商、股权招商等合作路径。突出重点,打造产业对口支援与合作品牌。

(七)强化项目监督与后续管理

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和项目信息库,实施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健全对口援助与合作项目申报、审批、拨款、验收和监管制度。加强后续项目管理,完善援藏与合作项目考核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明刚.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模式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1(0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刘铁著.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及其法制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靳薇著.西藏——援助与发展[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项目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项目批准号:12XMZ020)〕

(张体伟,云南省社科院农发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区域经济及移民问题。王奇,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技术经济)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
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中国-中东欧国家次区域合作的经验与展望
基于ZADL联盟的低利用率文献区域合作储存研究
长三角区域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 统筹推进杭宁发展带建设
以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聚焦美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