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摘

2015-10-08

红旗文稿 2015年16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徐崇温:在国际比较中坚持和拓展中国道路

当前我们坚持和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过去几种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演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但都包含剥削和压迫,包含等级和阶级对抗。始于15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是通过对内剥夺农民、剥削工人和对外掠夺、扩张、殖民乃至发动侵略战争实现的。英国的工业化,对内始于“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对外靠掠夺和殖民扩张攫取巨额财富、开拓国外市场;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殖民者大量杀戮北美土著印第安人,又从非洲贩运黑人充当奴隶,并通过东征西伐掠夺和购买大片土地;后起的德国和日本,更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跻身列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道路是一条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我国通过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格约束自己,即使发展起来以后也永不称霸;坚持在国际事务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倡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协力互助。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国内表现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它把发展作为主题,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追求目标。中国道路超越了苏联的现代化模式。中国道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主要表现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超越苏联模式的僵化思想和教条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超越苏联模式对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盲目追逐;坚持改革开放,超越苏联模式的关门搞建设、游离于世界科技革命之外;提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苏联模式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等等。中国道路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发展道路,引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8月11日)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本及其解读

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精读经典著作,一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用,相互促进,不能偏废。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强调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思想深邃,逻辑严密,文字优美,是传世之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并不包含任何个人崇拜,而是因为在他们的著作中创造了一种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指明方向的新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它的集中表现,就是在他们著作中阐述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然具有抽象性,但它不是思辨性的原理,而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内容,以实践为标准的理论,既具实证性又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没有任何真正严肃的学者能从文本的解读中发现存在两种基本原理:一种是属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种是恩格斯伪造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事实上只存在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就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反复出现、论述和运用并得到他们共同认同的基本原理。毫无疑问,立足当代实践,结合时代提出的问题,我们能够通过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发现一些我们过去没有注意的论述,发现我们曾经发生过的某种误读。这是对原著中包含的思想的发掘和理解的深化。但必须注意,任何新的重读都不能成为推翻或颠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依据,而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来源:《光明日报》2015 8月12日)

韩震: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困难的成因及其破解办法

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出现了某种程度弱化的现象,不仅表现为越来越疏离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且表现为有些人公然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挑战。问题不在于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质疑,因为这种质疑任何时候都存在,而在于这种质疑本身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越来越少,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许多人的“鼓励”,从而成为某些人“叫座”的原因。这种意识形态困难是当代中国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复杂原因的综合所致。首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需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西方为师造成了我们对西方仰视的心理定势和自卑情节。其次,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本身也给意识形态带来新的境遇。另外,“大众社会和崇尚技术的文化的增长,加重了人们的冷漠情绪。”再次,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巨大变化,社会分化、利益多元化和思想的多样化,这种空前的多元状态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一时难以自安。最后,市场经济和新媒体的相互作用:公共领域的形成造成公民自主意识的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却在很多方面没有赶上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变化。当前意识形态的困难也有着微妙的文化及文化变迁的原因,对这个原因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以适合的文化方式解决困难。首先,辩证法告诉我们,物极必反,文化现象亦是如此。“文革”对特定政治意识形态的神圣化和绝对化,必然在逻辑上引来对绝对和神圣的解构。其次,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对创新的需要,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按单照收所有的社会劝诫和教导,这必然给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带来新的困难。第三,许多社会问题和道德失范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许多突破底线的道德失范使道德规范显得更加虚弱,失去了应有的规范和教化力量。第四,在思想理论宣传和价值观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缺乏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价值体系的制高点,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拒绝“价值”这个概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逐渐接受并研究价值问题。尽管问题的实质都是内在的,但外部原因也不可忽视。首先,西方国家仍然心存冷战心态,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围剿,对非西方文化贬低,力求让我们的青年人对自己的制度、文化、传统失去信心,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标。其次,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舆论上掌握着主导权,而且在价值观操作上有丰富的经验,掌握话语主导权和议题设置权。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必须有历史比较视角。二是理论必须彻底。三是要立足理论创新。四是引入批判思维。五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是要学会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七是变革和完善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八是必须完善思想理论宣传工作。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温宪:形式翻新改不了美国“钱主政治”

正值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各路政客不断抛头露面,时不时搅起波澜。不久前,已经宣布角逐白宫宝座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得克萨斯州南部大学发表讲话时,对现有选民登记、投票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同时,作为民主党人的希拉里·克林顿抨击共和党人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阻止合法选民行使最基本的民主权利,为许多合法选民投票设置障碍。共和党立即反击称希拉里这些建议是“政治阴谋”,将会导致大规模选举作弊现象。在这一新回合的党派争斗中,更加暴露了美式民主的弊端。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美式民主,背后有着诸多“猫腻”。“一人一票”的民主形式早已蜕变成实质为“一美元一票”的“钱主政治”,成为积重难返的痼疾。从严格意义上说,美式民主并非“一人一票”那样简单明了,总统选举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主要遵循“赢者通吃”规则的“选举人团制度”,于是就出现了民选得票最多者却可能无法取胜的局面。在去年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只有约1/3选民参加投票。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有5000多万合法选民,即占所有合法选民1/4以上的人,根本没有登记注册。面对这些问题,所有使用的招数都打着“民主”的招牌,希拉里·克林顿的建议亦不例外。就连为希拉里·克林顿帮腔的美国媒体也承认,“全体选民自动注册登记” 制度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美式民主弊端明显,却又无可奈何地延续着窘境。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8月6日)

[英]查特尔·墨菲: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很多实现民主思想的途径

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需要为人们提供作出真实选择的可能性。为了参与政治,公民必须感受到真正的选择是生死攸关的。当民主政治无法给人们提供认同集体政治身份的可能性时,我们见证了一种趋势,即人们开始从其他的渠道来寻求集体认同。例如,日益重要的宗教认同。我并不否认比如一些涉及气候变化和环境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层面上解决,但我想强调的是,只强调全球层面以及否认存在多种生活方式是错误的。在这一点上,我再次认同“世界是一个多元宇宙,不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我不相信存在着一种单一的民主形式,只能提供唯一合法的、普适的答案。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很多实现民主思想的途径。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欧洲的人来说,出发点不可能和那些生活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不同的欧洲左翼团体应建立密切联系,为创造出强大的欧洲政治认同感而共同努力,这将提供可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并提出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模式。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苏联解体以来,我们就已经生活在了一个单极世界当中。作为无可匹敌的霸主,美国正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强制输入其社会模式,指责所有那些反对这种模式的人是“文明的敌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多极世界的崛起,这就是为什么欧洲要成为政治的欧洲的重要原因。以一个区域作为一极,像中国和印度,能对相邻其他新兴区域发挥很大的作用。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