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察言观色入“生”心巧妙应对促发展

2015-09-30车海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关注个体

车海琪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关注;个体

2014年金秋时节,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执教五年级心理活动课《善待你我,远离欺凌》。团体工作阶段有这样一个案例研讨片段:

【案例1】《善待你我,远离欺凌》活动片断

学生观看录像:一位男生给班里一位名叫陈一诸的女生起了个“胖猪”的绰号,双方因此而争吵了起来。

讨论:假如你就是录像中的那位女生,别人也给你起了个绰号“胖猪”,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抛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示意我叫他们回答。选谁呢?首选的当然是那些最先举手的孩子。

生1:如果别人叫我胖猪,我肯定会很生气。因为我不喜欢他们这么叫我。

师:我也有同感。

生2:凭什么叫我胖猪,我不允许。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生3:我听了一定会很难过。

师:谢谢你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三名学生如愿被我提问了,也得到了我及时的回应,很满足地坐了下去。一次小小的提问,让他们得到了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分享自己感受的机会,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与此同时,我也听到了“哎呀”的声音,似乎是在埋怨我没有叫他们回答问题,感觉很失望。虽然听到了这声音,我却放弃了再请他们回答问题的想法,毕竟我是在赛课,按照预设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每个孩子,让每一个举手的学生都来回答。于是我只对这些学生表示下课的时候可以再和我交流,之后就进入下一环节。

在后来的评课中,评委在肯定我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有:当一个问题被几个学生回答后,对于那些举着手却一直没机会回答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关注?

此次赛课,满载而归。收获的不仅仅是赛课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历时两个月备赛历程给我的磨炼,尤其是赛课之后专家的建议让我醍醐灌顶,真正认识到上课,尤其是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更需要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

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一门“活动课程”,“活动”和“体验”是最核心的两个要素。衡量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否达成目标,主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在敞开心扉专心活动、用心体验,这取决于辅导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及在此基础上的师生互动是否和谐。活动课中的师生互动表面上看似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实际上,在一问一答中参与回答的、没有回答的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会发生变化。要实现活动目标,做到活动过程衔接有序、张弛有度,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做到“察言观色入‘生心,巧妙应对促发展”。

一、对欠关注学生的分类

参加完省赛课之后回到学校,我陷入了思考:在师生互动中还有哪些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教师的视线,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注呢?为什么他们没有真正得到关注?这会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仔细回忆以往上过和听过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后发现,如果我们将课堂定格在师生互动的某一个片断,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众生相基本如此:积极举手的、文静举手的、面无表情的……答完之后又是另一幅众生相:积极举手得到交流机会并得到教师和同学肯定的学生会兴高采烈;积极举手但没有得到交流机会的学生可能会失落;虽然没有举手回答,但听了同学回答之后有些学生可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一问一答中,其实每位学生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发生了变化。所谓“手随心动、言由心生”,肢体语言的变化其实说明学生内心世界在起变化:失落的神态背后可能是埋怨教师没有给他机会,麻木的神情可能是因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逃避的眼神可能是害怕教师的提问,伤感的神情可能是案例引起了他的共鸣……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察言观色及时发现活动中那些欠关注的学生,深入剖析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笔者通过思考和实践,对那些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欠关注的学生进行了以下分类(见下表)。

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本着“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忘”的原则,通过察言观色发现那些自己欠关注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们重回我们的视野。

二、对欠关注学生的辅导策略

追根溯源,上述问题的存在有教学设计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的态度及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通过教师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引导每位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唤醒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如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运用相应的心理咨询技术巧妙应对,帮助他们关注自身、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身体说话

师生互动过程中,总是有一些学生在积极举手,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给每个积极举手的学生站起来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关注这些学生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善用身体语言。

梅拉比公式告诉我们,人际交流的总效果=7%言语+38%声调+55%身体语言。可见55%的沟通效果是来自身体语言,灵活运用身体语言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良好辅导关系建立的关键。教师应该善用身体语言同学生对话,传达对他们的关怀、鼓励、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与价值。

【案例2】《善待你我,远离欺凌》再教片断一

针对案例1中的问题,回来之后笔者结合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并重新上了一遍。针对踊跃举手的场面,请了3名学生回答之后,我身体微微向前倾(表示我在注意着每一位学生),扫视全班学生后并向他们微微点头(表示我意会他们的意思了),然后说:“因时间关系,只能叫三位同学交流了,你们同意这三名同学的观点吗?请你们举手示意。”

课堂上有大部分学生举手了,对此,我向他们微微点头并说:“原来还有这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受,非常感谢你们的参与。”

然后我又走到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面前,身体前倾,正视对方,采用具体化、追问等技术与他交流:“那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你能具体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经过重新修改之后再上的这堂课效果明显更好,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了、自信心更足了。实践证明,对那些积极举手但没有机会回答的学生,我们同样能够对他们进行关注,这就是:让身体说话,让举手投足变成辅导策略。

(二)“主动出击”与“对症下药”

当然,课堂上也存在一些一直不举手的学生。这一类型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心里有感受,就是懒得回答,二是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不敢回答。对这些学生,我们除了用肢体语言进行关注外,还应该具体对待。

1.主动出击

在课堂中,“心里有感受,懒得说出来”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的表现欲望不是很强烈,性格比较沉稳,喜欢停留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教师的引导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抛砖引玉,他们内心有感受就自我满足了。

关注的第一步就是要去发现这样的学生。通过察言观色,我们会发现这批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面带微笑,低头沉思,或者是旁观其他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作出反应,抑或点头赞同,抑或摇头否定,抑或略带嘲讽。

发现这类学生以后,第二步就要及时给予关注,方式可以是主动出击:

(1)我看到你点头微笑,你是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吗?

(2)看来你不太同意他的想法,是吗?能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

(3)你刚才一直很认真倾听着,能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吗?

2.对症下药

在课堂上,“想回答却不敢回答的学生”往往是被其他科目的教师冠以“后进生”头衔的学生,对他们更需要关注。他们缺乏自信,就连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都觉得会说错,会被别人嘲笑。

对于这类学生的辅导必须对症下药,选择一些封闭式问题来让他们回答,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注。因为封闭式问题较为简单,既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答错的概率又比较小,很好地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求,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

【案例3】《善待你我,远离欺凌》再教片断二

在团体工作阶段,让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如果你就是案例中那位给陈一诸起绰号的男生,听到别人叫你“胖猪”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针对这部分学生,我改变提问的方式,变为封闭式提问:如果你是那位男生,听到别人叫你胖猪,你会觉得难受吗?

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就可进行进一步追问,运用具体化的技术: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吗?这样循循善诱,让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让学生感到自己得到教师的关注了,也参与了。如果他回答“没有”,也可继续用面质等技术来让他澄清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有参与感和价值存在感。

(三)对待“特殊”学生不能掉以轻心

这里所说的“特殊”学生指的是“给出‘特殊答案者和‘口是心非者”两种。上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师应该都有体验,在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中,有些学生的答案可能出乎意料;有些学生的答案可能虽然符合教师预设的要求,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回答不是发自内心的。对这类学生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1.对给出“特殊”答案者更需用心

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往往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和教师交流时要么给出的答案出乎意料,要么交流的时候肢体语言异于常人——流泪的、渴望得到教师帮助的眼神、握紧拳头的、咬牙切齿的……这说明教师预设的活动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最深处,这些学生此时已完全打开了心扉,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如果此时教师能及时应变加以辅导,将使其体会到心灵的温暖;反之,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到学生的特殊神情和言语或明明知道但对此漫不经心甚至漠不关心,无疑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心门紧闭,心理问题更严重。

笔者曾在2012年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快乐天添》,当我在一堂课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问题的时候,一位姓方的小女孩竟然三次回答同样的答案,让我一时摸不着头脑。

【案例4】《快乐天添》一课中与小方的互动

第二版块“分享快乐”:

师:你有过开心的事吗?请你闭上眼,打开记忆之门,找寻自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课件播放音乐)

小方:我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师: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把父母的健康视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第三版块“再识快乐”:

我的引导语是:是啊,每个人眼中的快乐都是不一样的,请大家来看看他们的快乐是怎么样的?请看录像:保洁工人、邮递员、家长、小区保安、福利院工作人员、孤儿等说说自己眼中的快乐。

看完后,我抛出问题:现在你对快乐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针对录像中的某一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方又举手发言了,这次她又说了同样的答案:我觉得快乐就是父母身体健康。

当时听了她的回答,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孩子怎么回事,是没有听清我的要求吗?我现在问的是她看了录像后对快乐有什么新的认识,怎么又是跟之前一样的回答?我给出的回应是:再次证明你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可是你好像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哦?

第四版块“快乐心声”:

我的引导语: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原来快乐秘笈就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此时你心中又有什么想法呢?请在“快乐寄语”卡上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当时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写的寄语贴到黑板上了。小方再一次在卡片上留言:父母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

看到这三次相同答案之后,我脑海中蹦出了一个问题:她为什么总说这句话、写这句话?这个孩子平时的表现可是很棒的,不会总用一句话来回答不同的问题。她为什么几次三番说到这句话?她想告诉我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夸她是孝顺的孩子吗?难道她的父母有什么问题吗?我再仔细观察这名学生,发现她眉头紧锁、神情低落。于是,我特意选了她这张卡与大家交流。

师:能分享一下你记录的内容吗?

小方:我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觉得快乐就是父母都身体健康。

师:是啊,我也有这样的心愿,你能具体说说这个心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小方:是从上个星期开始的。

师:你为什么会从上个星期开始觉得父母身体健康是你最快乐的事?

小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因为上星期爸爸去医院打点滴了,妈妈出了车祸做了手术。

师(拥抱她):你很坚强!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下课后我能再找你聊聊吗?

小方(点头):嗯。

在这堂课上,看似笔者一直关注着小方,也给了她多次交流的机会,但事实证明笔者在前面还是不够用心的。当然,庆幸的是笔者在课堂的第四环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在第四环节交流完之后,我发现此时小方紧锁的眉头已经打开,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期待。课后,我再次和她谈心交流,并抽空看望了她的母亲。随着她母亲的康复,小方的脸上又写满了快乐。

通过此课笔者深深了解到,课堂中给出“特殊”答案者必有其原因。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强调的,必定是他最在意的。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用心倾听,用心观察,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并能及时调整活动环节,根据需要采取自我开放、同理、具体化、保护等辅导技术,趁热打铁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事半功倍。

2.对“口是心非”者要别出心裁

在师生互动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出色”,他们积极回答问题,他们EQ极高,很会察言观色,特别是在教师的公开课上,他们积极“配合”,答出自以为符合教师要求的答案。其实他们所说的并不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没有办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笔者把这些在活动中言不由衷的学生统称为“口是心非”者。当活动中出现这些现象时,教师应该区别对待。

在笔者曾经执教的《青春路上 你我同行》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就碰到了这样的学生。

【案例5】《青春路上你我同行》活动片断

活动中,笔者出示案例:“有一个外国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天放学回家后对他的妈妈说,他要娶班上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为妻。你猜他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我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巡视时,我听到一组中的一个男孩说:你们真笨,老师这么问,就是想让我们回答说妈妈肯定会批评这个孩子。然后老师会接着问:妈妈为什么要批评他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回答:因为我们现在是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不能谈恋爱。

听到这个学生的话,我愣了一下,心里感慨,现在的孩子还真是“看懂”了教师的心思。我想这要在其他课上,教师们一定庆幸有这样的孩子能答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可是他错了,心理活动课要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关注呢?笔者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还是得请他回答问题。

师:你觉得他的妈妈会怎么回答?

生1:我觉得妈妈会说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不对的(面露喜色,等着我表扬呢)。

师:(故意不表扬)你是这么认为的?什么原因使你这么认为呢?

生1:因为我们现在是学生啊,谈恋爱肯定是不对的(眼睛看着我,疑惑教师这次该不会不表扬我吧?难道这不是你要的答案?)。

第二步:可用尝试性面质,激励他放下自己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

师:我很高兴你能说出一部分妈妈的心声,但我刚才似乎听到你在组内讨论时说到这是老师希望听到的答案,是这样吗?

生1(抓耳挠腮):我想大部分妈妈都会这样想的。

师:是的,如果这是我的妈妈,我想她也会像你这么对我说。但如果我是这位妈妈就不会这样想。

第三步:激发好奇,坦露心迹。

生1: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说?

师:那你再来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说不定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呢?

生1:如果我是那位妈妈,我会回答:只要你有这个能力,你就去娶她吧(满怀期待地望着我)。

师:原来你是这样想的,我也这么认为。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一般而言,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会安排很多案例研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研讨在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这叫助人自助。上面的案例中,学生迎合教师,答出自认为教师需要的答案,其实没有真正活动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中。对这些喜欢在课堂上与教师“斗智斗勇”、揣摩教师想法、回答教师想要的答案的学生,教师如果经常在课堂中采取默许甚至赞赏的态度,会使他们更加功利,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质问、具体化等技术尽可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回答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还有一部分言不由衷的学生确实是很想说,但是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他们通常是存在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刚才的片段为例,另外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案例6】《青春路上你我同行》活动片断二

生2:我觉得妈妈不会骂他,老师说觉得别人好是对的,也会骂他,学生不能谈恋爱。

师:那你觉得妈妈会怎么对他说呢?

生2:孩子,你是不对的,但也是可以的。反正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

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妈妈会说,孩子提出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但是这位学生又觉得教师讲过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由于他在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该如何给予关注呢?

师:很高兴你能发表自己的想法。那你能具体说说,妈妈为什么说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吗?

生2:就是我妈妈说他是学生,不能现在说要娶妻子。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这是你的妈妈,她一定会觉得你作为学生,现在不该提出这样的想法,是吗?那你说但也是可以的,又是什么原因呢?

生2:你刚才说有异性好感期,他想娶妻子是对的。

师:原来你刚才那么认真地听课了,了解了异性好感期,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但是,你发现了吗,我问的是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回答,能告诉我吗?

生2:那就是可以的(十分认真,态度明确)。

师:你是说你觉得他现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可以的,是合理的,是吗?这才是你的想法,对吗?

在这个过程中,我运用开放式提问、具体化、同理心、面质等技术,帮他理顺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试想,如果当时我听到他这样模糊的回答之后,为了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放弃对他的追问,那么他将没有机会澄清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类学生,需要的是教师对他语言上的帮助和关注。

三、结语

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是借着交往沟通来彼此了解对方的意思和情感,进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对欠关注学生,如果教师别具匠心,问得巧、引得妙,学生则心花怒放;如果教师漫不经心,问得糟、引得死,甚至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学生则心灰意冷、心门紧闭。因此,心理教师必须在师生互动中学会察言观色,发现欠关注学生,有效运用具体化、同理心、面质、专注等各种辅导技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重回教师的视线,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德清县实验学校,湖州,313200 )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关注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刘铁芳:如何实现安全感教育
科学家开发出戒烟APP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