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示范园创新踊跃活力足

2015-09-26胡琳菁

江西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示范园区核心区示范区

◇文/胡琳菁(本刊记者)

现代农业示范园创新踊跃活力足

◇文/胡琳菁(本刊记者)

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工业化的普及程度,一直是摆在江西省农业发展之路上的“拦路石”。尽管如此,“现代农业”的探索之路却从未止步。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农业园区,就是这条探索之路上的一项重大成果。

江西自古以来,就对全国农业的发展做着至关重要的贡献,这个每年要外调数以万计、数以亿计农产品的省份,农业发展也曾一度严重滞后,存在着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整体综合效益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今天看来,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道路,是再合适不过了。

201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现代农业强省”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今后,全省将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75个农业产业集群为核心,抓基地、壮龙头、创品牌,用3-5年时间,力争2020年前全省100个县建成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各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面开花”

园区的发展战略,并不像运作单个项目那么简单,由于投入资金大、影响广、持续时间长,因此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科技含量、效益、软硬件设施,甚至于周边农民的“口袋”都需要考虑在内。“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现代科技提升园区”,江西“百县百园”工程,在新形势下正谱写着一曲奋进的歌谣。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66个,建设初具规模的示范核心园89个,核心区建设面积达到72.6万亩,驻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86家,累计完成投入217.5亿元,吸纳就业人数52万人,实现园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近1.2万元,比非园区高20%以上。

主导产业

丰城园区以富硒产业为特色,形成了富硒有机大米、绿色蔬菜、特色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示范基地;赣县、青原区、南丰县等园区地处丘陵山区,发展壮大了赣南脐橙、井冈蜜柚以及南丰蜜桔等鲜果产业集群;高安县、东乡县等园区以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形成了育雏、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在江西,各地园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现代农业发展样板。目前,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75个农业产业集群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有效推动了各地农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质量安全

宜春万载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获得有机认证土地面积30.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8.3万亩,有机野生采集面积22.1万亩,初级有机农产品38个,加工产品160多个。据了解,目前全省大部分园区的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部分园区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综合检测率稳定在98%以上,园区“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800多个,占全省总数的1/4,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关键词:农民收入

新余市仙女湖区将产前的种苗和产后的销售放在园区,产中的种植放在农村,辐射带动周边,核心区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永新县则通过政府提供服务,采取“园区+农民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合作社在公司和农户之间架起了“小生产、大市场”的桥梁。据了解,为使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各地园区创新模式,力促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经营主体

高安市引进的500强企业海亮集团,兴建了1000个标准连栋设施大棚、20亩集约化连栋育苗中心、千亩富硒水稻和果园;永修县宏康公司在核心区投资建设5000亩高标准农田和2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重点示范基地,通过订单和社会化服务建立了6.5万亩辐射带动基地;丰城市华英禽业有限公司兴建大型养殖示范基地10个,发展周边县市养殖专业户近千家,年养殖出栏商品鸭1000万只,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养鸭专业户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为使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各地园区积极引进和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目前,全省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1200多家,农民合作社3800多家,家庭农场2700多家,种养大户8000多户,远远超过了非园区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科技支撑

在海亮生态农业集团打造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每一个大棚都被编号,并安装了带有“芯片”的信息牌,每个产品都贴有二维码,用手机轻松一扫即可查询全部信息,实现了从蔬菜种植、运输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这些都是海亮集团投资4000万元与北京农科院合作的成果。目前,全省各地强化核心区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平台、大面积生产基地的对接,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乐平市、井冈山市、永新县的日光温室、智能温室、钢架大棚、自动种苗生产线、自动喷灌系统等现代化农业装备在园区得到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全省还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成功引进了11名院士。截至目前,全省园区共引进培育新品种2516个,示范推广新技术652项,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农业功能

当今的农业,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耕种养殖。现代农业,讲究的是一、二、三产业的完整融合,目前,全省园区入驻休闲农业企业超700家,规模经营的农家乐400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把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亦如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年收入近3000万元。园区观光休闲农业既满足了城乡居民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又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就业,俨然已成为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亮点。

多举措助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从2013年江西省出台“关于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至今,短短的两年时间,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分工方案。随后,“园区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园区建设的指导标准”、“全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相继出炉,这一系列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措施,为江西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机制创新

对于园区而言,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显得至关重要,省农业厅通过上下联动和不断实践,确定了“做强核心区、提升示范区、扩大辐射区,三区并进,从核心区起步”的路径。根据要求,每个示范园区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不少于2000亩,示范区面积不少于4万亩,辐射区面积不少于40万亩。园区功能上科学布局,涵盖高效生态种养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商贸物流区和综合服务区“四大区域板块”;建设内容上,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调结构、转方式,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四型农业”。

据了解,目前江西省农业厅提出了“123+N”的江西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即建设江西农业大数据云1个终端,农业指挥调度和12316资讯服务2个中心,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和农产品电商3个平台以及N个系统,既包含了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果业、农机服务等,又包含了行政办公、三资管理、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各类应用系统。力争3到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智慧农业的基本构架。

关键词:以点带面

如何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坚持点上突破,切实抓好十个重点园区建设。包括5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5个省级重点园区建设。省农业厅着力打造园区核心区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高标准农业生产设施及物流配套设施、高效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等建设内容,基本形成农业现代化雏形,率先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二是坚持线上延伸,形成东南西北中五条主线;三是坚持面上推进。严格按照“做强核心区、提升示范区、扩大辐射区”的要求,统筹谋划、梯度推进园区建设,既要抓好核心区建设,又要注重园区建设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园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

目前,省农业厅先后审核认定了三批共6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89个核心园区,建设水平均处于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的前列,具备了一定的可借鉴的示范主题;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监测水平评价,有效提升了示范区现代化水平;组织开展了示范园区logo徽标的设计、评选等工作,现已下发各地园区使用,树立了示范园区新形象,扩大了园区影响力。

关键词:资金投入

园区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帮助园区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破解投入不足的难题。江西省农业厅会同省委农工部、省财政厅开展“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6月底,累计批复信贷计划83.71亿元,实际发放贷款60.89亿元,受益主体2.29万户。

此外,还会同各相关部门筛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今年上半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2家,力争3-5年组织100家龙头企业到“新三板”上市,成立现代农业创投基金,支持园区建设。

加强与中国邮政储蓄江西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合作,共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平台。其中,省邮储将从今年开始,争取未来五年内,在全省“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超过300亿元。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包装推介,吸引广大社会资本投入到园区建设中来,形成“引进一个好企业、建好一个新产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联动效应。截止6月份,园区共累计完成投入217.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0.97亿元,经营主体投入172.67亿元,金融机构投入23.89亿元。

关键词:跟踪问效

为保证示范园区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江西省对示范园区实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能进能退”的考核管理机制,对园区项目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考核结果实行“三挂钩”,即:与园区目标绩效考核挂钩,与园区项目资金分配挂钩,与园区进退机制挂钩。对建设进度缓慢、建设质量和效益差、示范带动能力弱、损害农民利益、发生重大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园区,实行末位淘汰;对建设积极性高、进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的园区,及时纳入重点园区进行调度和扶持。

猜你喜欢

示范园区核心区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浅析贵州省正安县谢坝大鲵驯养繁殖示范园区建设
关于建设富宁县睦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