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创新型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5-09-25

旅游纵览 2015年8期
关键词:开发区驱动科技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创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原有理论、观点、认识的突破和对过去实践的超越。早在商汤时期,就有《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话,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诗经》中也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名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引领着世界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潮流。但后来由于长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之明清以来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导致近现代中国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只能被动挨打,陷入丧权辱国的地步。所以一个民族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够增强凝聚力和发展力,一个国家只有在创新中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所以创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区、试验田,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开发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锲而不舍的创新史,就是与因循守旧思想和强大习惯势力的斗争史。创新是开发区的应有之义和个性禀赋。什么时候创新功能停止,开发区的存在价值就没有了。只有创新,才能使一个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权,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是止步不前的;只有创新,才能使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中抓住机遇,实现适者生存,一个默守成规的企业只能是市场经济的牺牲品;只有创新,才能使开发区在管理、产品、技术、服务不断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个缺乏创新的开发区是缺乏活力的;只有竞争,才能使个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个人是难以自立的。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经济竞争激烈,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步入新常态,开发区正处于产业“转、调、创”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创新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必由之路和紧迫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成为开发区帮助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下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创新之区”这一主题,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细致谋划提升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着力在强化企业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针对新时期面临新形势,开发区的人才创新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人才强区,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新局面。

近年来,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环境得到改善,但制约科技和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科教优势未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所以,开发区在科技创新中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将科教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各级开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发区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确定重点领域,避免同质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不断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开发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模式。

开发区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大背景,以及本地政治、经济等小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不断探索开发区发展的制度、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开发区特色的道路。开发区在不断地建设过程中,其功能也从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功能向商业、金融、娱乐生活于一体的综合功能转换。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发区对社会的迫切需求,要使得经济开发区的社会功能更为健全,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完善开发区的社会管理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开发区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集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开发区扎根于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开发区积极主动地创新也必然为其转型升级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整个社会实现持续、健康、稳健的发展。(本文由本刊记者孟竹据相关资讯综合)

猜你喜欢

开发区驱动科技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