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新常态

2015-09-24罗玉红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梦想心理健康

□ 文/罗玉红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新常态

□ 文/罗玉红

在新常态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他们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员工良好的道德修养,对支撑企业的文明和进步,构建和谐企业、积极创造、效率提高及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发挥,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疏导,是企业的一件大事。

探索新常态下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问题,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发挥好员工在企业中创新增活、扭亏解困先锋作用的新亮点。新常态下员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企业的职业培训以及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培训。职业培训是员工学习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岗位操作知识、增强自身修炼本领的基本手段,是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前提,也是促进企业员工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胡庆明/图

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的实现基础

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是个新成立厂,全厂约有员工1800余人。员工中,大部分是青年人。针对新装置年轻人比较多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让企业员工进行各种业务实战训练,无疑为装置安全平稳生产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企业中员工应该具备的资本,就是员工有扎实的岗位操作基本功,有应急处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而这一切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来自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培训。职业培训不仅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行工作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且能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管理需要,实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首先,职业培训应结合实际,让一线管理员当“讲师”,使岗位员工接受最直接的工作经验,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一线管理员,由于每天都跟装置、设备打交道,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让一线员工当“讲师”,将最本土的工作经验直接传授给新员工,这种培训符合节能降耗的工作要求,与公司的大政方针相吻合。

其次,职业培训应利用多种渠道改变员工的学习模式。企业过去对员工的培训,都是采取集中到培训中心去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经常是“台上讲得天花欲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培训效果不佳。为改变现状,企业在培训中尝试各种适合员工接受的形式,开展员工绝招绝技展示活动、举办技术比武擂台赛等,以提高企业的实际培训效果。

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归宿

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有机结合

工作是一次团结他人与服务他人的努力,通过它实现员工的社会价值也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人或者说成功的人的过程。员工对岗位、对工作的爱更多地体现在其综合素质上面。

首先,企业要开展提升综合素质的培训活动,让员工找到自信,为员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的实现打下基础。员工的自信、智慧是员工成长的内在动力。大到实现中国梦,小到企业的发展和扭亏解困,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充满自信的员工队伍。这正是烯烃厂工会凝结员工价值共识、激发员工潜能、发挥员工正能量、探索员工成长途径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创造机会为员工成长提供精神需求的正能量。在提升员工素质方面,读书、征文等活动,一定程度上能为员工成长营造浓厚外部氛围。企业还可以开展和探索其他方式,以烘托这种氛围。比如可以与电台、电视台联系访谈节目,邀请单位领导、学者专家、劳动模范和员工代表做客访谈,与员工代表共同找寻努力工作,实现企业平稳生产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新思维和新途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战斗能力。

经过企业的职业培训及多种形式的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使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逐步诱导企业员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他人提供服务的精神需求和愿望。

首先,企业员工要有一个职业梦想,激发自身活力。员工有了梦想就有了实现梦想的动力。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学习及生活习惯,工作岗位等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实现梦想和愿望,恰恰说明理想和愿望的多彩多姿。在精力有限,体能有限,时间太少,头绪太多的情况下,需要精打细算,需要掂量和判断,合力评估和安排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次,员工要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和信心,要寻找多维度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当前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就业的竞争力是工作经验和职业特长和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不同类型的人群、不同的岗位,展示优势和特长的方式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在荧屏上展示风采,有的在舞台上舞出美丽,有的敢于拼搏商海,有的喜欢官场气氛,有的精于传道授业解惑,有的听到军歌的嘹亮就会产生冲动一样。这说明每个人的个性、天赋、才能以及所处的环境等都不一样,要分别对待。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应尽量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企业需要的是做,而不是抱怨,只有细致地做工作,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企业的平安稳定生产,也是在创造社会价值,也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同样能实现精神需求与心理健康的满足。

第三,企业员工要主动探索让梦想升值的新平台,为社会创造新价值,实现自我目标,达到精神及心理一起健康。

学习,不仅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也是丰富和完善企业员工职业梦的内涵所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现职业梦的文化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转向更深层次文化理念的竞争。

因此终身学习,不断主动“充电”,是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明智选择,这样不仅有助于塑造一个心智丰富且有良好能力的职场能人,还能使员工有资本和能力去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终身学习是企业员工在新世纪的最佳生存方式。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党群工作部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梦想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梦想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