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丛强班”的文化管理

2015-09-24孙铁军王锡适韩涛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班组班长文化

□ 文/孙铁军 王锡适 韩涛

中国石油“丛强班”的文化管理

□ 文/孙铁军 王锡适 韩涛

中国石油“丛强班”坚持动车组理念,打牢执行力根基,把实践经验变成规章制度固定下来,使执行力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把班组建设成安全生产的堡垒和基层文化的阵地。班组先后被授予吉林省“自主创新型团队”、中国石油“先进班组”、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红旗班组标杆、全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等荣誉称号。2010年10月,班组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命名为“丛强班”,是中国石油首批以班长命名的“十大班组”之一。2014年11月,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基层践行五十佳班组”。

“丛强班”在实践过程中,文化彰显了强大的力量。本文从理念和实践入手,对这个基层班组典范实施班组文化管理的路径进行初步研究。

实践成为规范,筑牢文化管理根基

生产一线是基层文化落地生根的沃土。“丛强班”认真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坚持把班组文化落到建立可行管用的管理规范上,为增强执行力提供保障。

文宣/图

1. “三级趋同”培训方法,促进全员技术素质提升。班组坚持“化工操作是整体,人人出手过得硬”,通过技能考核,把员工的技术水平划分为较强、一般和较弱三个等级,实施“练、带、考”的科学方法立足岗位练精兵,使强者更强,中者和弱者趋强。

2. 树立“细胞核”意识,彰显班长的带动示范作用。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长的作用如何定位?班长丛强提炼了 “细胞核”意识:工作叫得响,全员看班长。2005年以来,他先后参与实施了多个攻关项目,3次获得公司级科技成果奖,连续5次被授予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班组呈现出“干中学、学中练、练中比、比中创”的浓厚学习创新氛围,先后涌现出全国技术创新能手1人,省级劳动模范1人,中国石油劳动模范1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中国石油岗位技术能手1人。

3. “聚合升华”效应,助推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班组坚持围绕难题选课题,解决办法大家提,汇集金点子,换来大效益。以“不怕效益少,不怕贡献小,就怕用心找”的态度,开展“查症状、定措施、解难题”群众性技术攻关。遇到疑难杂症,就组织全体成员召开专题研讨会,集思广益制订整改措施,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激发学习兴趣。

班组核心理念,丰富文化管理内涵

根据时代变化,班组总结提炼了“人人发挥能动性、班组就是动车组”的班组理念,阐述了班长带动和团队跟进的作用,这是“丛强班”对合力出速度的认识,并以此作为班组文化管理的基础。

1. 合心提升合力

员工对文化理念的广泛认同是形成合力的坚实基础。开展技术练兵,班组不搞单出头,采取“大家讲、大家学”的形式,班长和技术骨干率先登台,班组成员轮流讲课。解决生产难题,班组提倡大合唱,全员发动查找制约安全平稳生产的瓶颈问题和隐患,聚集全班力量攻克疑难杂症。

2. 能力出自能动

“丛强班”承认每个人的价值,把每名员工都视为宝贵财富,正确处理了提升能力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班组既注重宣传班组骨干,又注重带动全员发展。在“根基”展室里,班组每一名成员的形象都得到了展示,这不仅让班组这支队伍自豪,就连家属参观展室,都为自己的亲人骄傲。2005年以来,班组先后有9名大学生跟班实习,全部成长为技术骨干,走上管理岗位,良好的机制激发了旺盛的斗志。

3. 实践基于实干

生产操作岗位是员工践行班组文化理念的大舞台,文化价值通过员工的实干业绩得以彰显。开展生产瓶颈攻关,班组做到了“四有”:岗位有攻关项目、人人有创效指标、天天有节能统计,班班有督促检查,着力解决“三个难题”:解决制约装置稳定运行的难题,解决制约装置节能降耗的难题,解决制约装置达产达标的难题。

班组文化实践,提升团队执行力

2011年,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新华到“丛强班”调研,参观根基展室欣然题词:让丛强班代代相传。2012年,丛强被提拔为车间生产副主任,由赵成浩接任班长,“丛强班”实现了班长的新老交替。建设有生机、有活力、可持续的基层班组,说到底靠文化。

1. 优良传统凝聚士气

化肥厂是“背山精神”的发源地。作为“背山精神”的传承者,班组始终把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牢记责任、埋头苦干的的爱岗情怀融入到工作中。2010年,荣誉班长丛强被公司评为新时期“背山精神”代表人物。2014年,现任班长赵成浩被评为“四种精神”红旗手。“背山精神”的旗帜在手中传递。在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下,班组先后涌现出“操作能手”刘华梁,“女能人”戚薇,“急先锋”马君等一批典型人物。

2. 职业道德引领执行

“丛强班”担负着安全生产的重要职责,职业道德操守及素养为精心巡检、精心操作提供了最重要的钙质。班组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设计了“感受·讲述·传承”活动,把功夫下在传递正能量上,挖掘整理来自身边的感人故事。“较真章的8小时”讲述了班长赵成浩主动请战,清理电机沟80多个,打赢了现场整治攻坚战的故事;“孩子眼里的泪花”讲述了吉林市巾帼标兵戚薇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语言虽然朴素,感情充满真挚,促进了职业道德操守转化为执行能力。

3. 情绪管理温暖人心

班组率先开展“亲情寄语”征集活动,邀请员工家属撰写安全寄语,同时配上全家福照片,制作成一块亲情寄语板。当班组员工换上工装,带上安全帽,准备走上工作岗位时,看到家人的笑脸,亲人的嘱托,都会在内心敲响安全的警钟。班组坚持“班前看情绪、班中看状态、班后看效果”的上岗状态分析方法,通过主控室设立的员工情绪状态揭示板,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员工的不稳定情绪,保证操作万无一失,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猜你喜欢

班组班长文化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差一点儿当班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谁远谁近?
班长的烦恼
每天一个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