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炼化:三维度玩转降本“魔方”

2015-09-24万志强魏君袁金财王振海赵雪山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炼化魔方大庆

□ 文/万志强 魏君 袁金财 王振海 赵雪山

大庆炼化:三维度玩转降本“魔方”

□ 文/万志强 魏君 袁金财 王振海 赵雪山

大庆炼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地区分公司,自上世纪80年代建成以来,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油田化学品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最全面的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聚丙烯生产企业之一,是亚洲拥有最先进异构脱蜡装置技术企业之一。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建设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特色炼化企业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成品油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大庆炼化公司更是将技术创新作为适应能源价格体系变化、实现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并取得成效。

由生产型向科技生产型企业转变

追求技术的领先性。就是要突出科技含量,进一步围绕企业特色,深化产研合作和技术交流融合,使公司成为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放大基地。大庆炼化公司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改技创,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效益;持续改善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公司在生产一线成立了4个科研机构,出台技术创新制度,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全员创新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全员技术创新格局。

推进技术研究。其中公司二套聚丙烯催化剂国产化、炼油含盐污水处理等取得阶段性成果。MTBE装置深度脱硫改造,为生产国Ⅴ汽油提供了保证。依靠自身力量在抗盐和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产品引进发展体系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引进发展体系配方核心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优级品率,成本也不断下降。石油磺酸盐结焦物清洗复合配方研制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磺化器在线清洗技术。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在线清堵技术攻关和工艺参数指标优化,丙烯腈装置已运行18个月,实现长周期运行,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

推进产品开发。大庆炼化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对市场需求的聚丙烯高刚注塑专用料HA860R批量生产,聚丙烯低温抗冲PA14D-2、高光抗冲产品正在市场评价验证。调和生产出变压器基础油,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结构。市场潜力巨大的耐高温抗盐聚合物、压裂液增稠剂等产品正在进行技术攻关。

推进技术改造。大庆炼化公司成功实施二套ARGG技术改造,在节省催化剂、多产蒸汽和减少油浆外甩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年经济效益5000万元。通过实施加氢改质技术改造,汽油加氢装置改水伴热,实施低温热改造等项目,年同比降低成本4650万元。聚丙烯酰胺直燃炉改造,燃料气消耗量减少1/3,全部生产线实施改造后,年可创效2900万元。

4650万

通过实施加氢改质技术改造,汽油加氢装置改水伴热,实施低温热改造等项目,年同比降低成本4650万元。

推进发明创造。大庆炼化公司积极推进全员创新,广大员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积极钻研、大胆实践,自主发明了煨管器、管道对口器、手摇升降车等20余项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多管膜式磺化反应器在线清洗工艺技术等6项发明专利,管板调整器等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通过股份公司审核。

推进成果转化。大庆炼化公司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在聚丙烯酰胺生产方面,继续应用研磨油配制与分散系统研究成果,应用新型抗盐聚丙烯酰胺生产配方;优化聚丙烯酰胺生产,力争产品优级品率提高到90%以上。在石油磺酸盐生产方面。应用在线清洗技术,解决磺化器结焦清洗难题。在聚丙烯生产方面。实施催化剂国产化科技攻关,实现二套聚丙烯国产剂与进口剂混配使用。

通过技术创新,一些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也大幅提升,有力地支撑了企业发展。

创新管理突破降本增效瓶颈

围绕降本增效,大庆炼化公司在管理体系总框架下,以“人、财、物、产、供、销”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全方位开展降本增效。

一、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员自主管理的能动性

精减组织机构,人员由“后线”向“前线”转移。大庆炼化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本着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拓宽成长通道的原则,积极推动机构重组和人力资源优化。通过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等方式,继续鼓励富余人员、后线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和新建项目,提高劳动生产率。规范用工管理,严肃劳动纪律,推进在册不在岗人员清理工作。按照定岗定编要求配备相关人员,达到“三控一规范”目标。3年来,由后线向一线转移员工560多人。清理外雇用工372人,年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改进绩效考核体系,由“单一、单次”考核向“全员、全要素、全过程考核”转变。对各级单位负责人,重点考核价值创造能力、经营管理效率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核科技创新成果、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对其他员工,重点考核职业素质、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使绩效考核上下衔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

以业绩的好坏决定薪酬的高低,通过实施量化考核,客观真实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履职尽责情况,为“严考核、硬兑现”打下良好基础,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科学依据,解决了常规考核存在的“老化”、“软化”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人岗相适度,解决了干部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的问题。

二、科学理“财”,精细资金管理

1)突出资金管理在“快速”周转上。在收款方面,自销产品坚持“先款后货”,统销产品坚持“按流程结算”。加快结算频率,缩短结算周期,提高资金回笼效率。在付款方面,按计划办理结算,并做好昆仑银行商票开立工作。

2)突出资金管理在“缩减”费用上。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国石油“二十条要求”,做“减法”,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强化五项费用、公务用车管理,修订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明确接待标准,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优化车辆,努力降低非生产性支出。做“加法”,增加内部再利用。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在检修、技改技措和项目建设上使用闲置物资。2014年,五项费用同比减少678万元、下降33%,公务用车减少27台、油耗同比下降25%。

3)实行固定资产精细管理。突出资金管理在固定资产“盘查”上。始终坚持每半年对资产进行一次盘点,彻底清查各单位资产情况,对清理出的报废资产按规定审批程序进行申报。3年来,累计处理闲置和报废资产原值88047万元,进一步推动公司资产轻量化、减少损失。

三、转变“物”资采购管理理念,强化物资储备管理,优化库存结构

1)扩大直接采购的规模。加强采购方式管理,取消零星采购,严格控制单一来源采购;扩大代储代销和框架采购范围,降低储备资金占用,提高采购效率;招标管理实行管办分离,通过加大公开招标采购力度和增加直采供应商等措施,2012年—2014年降低采购成本2.9亿元。

2)实行物资采购价格监控。将大宗原料采购价格与历史同期价格、历史最低价格、最近一次采购价格进行对比,并按保本原则测算最高限价,在招标过程中严守最高限价。2014年,通过采取增加供应商、厂家直采和代储代销等措施,招标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降低采购成本7427万元。

7427万

2014年,通过采取增加供应商、厂家直采和代储代销等措施,招标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降低采购成本7427万元。

3)优化存量资产管理。从2013年开始,针对库存物资长期高位积压的实际情况,首先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物资管理规定》,修订《仓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细化量化考核细则,对新形成积压物资的责任单位进行追究考核,对使用积压物资的单位按使用额的3%-5%进行奖励。其次,建立物资管理平台。利用ERP数据,对物资库存各方面的数据进行监控、分析、预警、预测和考核,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第三,专业部门综合统筹。强化物资全过程管理,财务部门从物资计划提报、使用、平库利库、考核全过程参与管理。通过2年来的不懈努力,降低物资库存6930万元。

4)推行物资违约追责机制。依法维护企业权益,对合同履约过程中,质量、数量、时间、型号、品种等方面未达到标准的依法进行追责。在处理逾期到货违约行为中,其中11家供应商因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约而承担了违约责任,共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810.36万元。

“动态调整”建立产销结合模式

一、制定炼化生产优化方案。

大庆炼化公司成立了优化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工作方向、工作方式,并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有序开展,将优化贯穿于生产各环节。

优化原料加工→根据市场丙烯、苯、丙烯腈等原料价格变化,及时进行测算,并调整外购原料量及相关装置负荷;对生产方案进行效益测算,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合理分配中间原料走向;做好聚丙烯酰胺原料平衡工作,合理安排单体装置运行方案,进一步节约加工成本。

模拟化市场三年创效一览表

模拟市场化试点单位创效一览表

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调整石蜡、变压器基础油、聚丙烯PA14D等高端化工产品结构。改善产品分布,增加高效油品,降低干气和烧焦率,提高高附加值石蜡产量,润滑油基础油优化。

优化单装置运行→对两套ARGG进行优化,在保障丙烯产量的同时,兼顾汽、柴油收率,并且做好汽、柴油的切割控制;对聚丙烯酰胺市场需求变化,做好生产优化,保证单线生产配方的稳定,减少产品切换频率;芳烃抽提装置在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期间进行检修,解决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存在的问题。

优化系统管理→优化燃料使用,生产装置、动力锅炉燃油优先使用糠醛抽出油,通过采取夏储冬用的办法,实现糠醛抽出油全部利用,并根据燃料油、天然气及液化气市场价格及时调整燃料使用构成。

通过开展优化工作,3年增效7个亿以上。

二、掌握销售节奏

实行推价销售→提高高效产品销售数量。争取97号汽油和-35号柴油出厂流向,提高成品油高效产品的出厂数量,增加销售收入;与各大区化工销售公司密切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聚丙烯高效产品的产销量;协调开展买断分割工作,争取产品多向“两北”市场买断。根据市场形势,调控产品出厂节奏,积极开展产品推价工作。

联动产品与价格走势→根据原油价格走势,预判公司原料及产品价格,根据库存情况调控原材料及产品入、出厂节奏,实现淡储旺销、高抛低储。在聚丙烯产品方面,在对市场价格的跟踪和预测基础上,结合公司生产成本和效益对比情况,找到最利于增收创效的生产牌号,与板块和各大区销售公司开展沟通协调工作,分别落实排产计划和买断计划。

实行产品价格监测→对于统配产品,随时对市场价格进行监测,及时向上级价格制定部门反馈情况,推动买断价格的合理性。对于自销产品,一方面做好定价测算工作,提高产品价格制定的针对性,实施分区域产品定价。对石蜡分别制定了汽、火运销售价格,并结合火运费用、目标市场价格情况,对各目标市场进行阶梯定价,既保证了原有市场的销售收入,又提高了产品在新的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为产品出厂提供依据,根据汽油、苯、乙苯、混合碳四、余碳四及MTBE价格的变化,及时对比乙苯、MTBE直接出厂与调油的效益情况,优化产品出厂,创益860万元。

费用控制一览表

“特色”炼化降本增效见成效

通过三维度的降本增效管理,大庆炼化公司在质量提升、效益提升、管理提升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质量提升。企业的97号高标号油品比例在中国石油最高,油田化学品生产能力在中国石油最大,聚丙烯PPR管材料在中国石油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最高,润滑油基础油产品质量最好,“中国石油精品炼油、中国石油油田化学品、高品质聚丙烯、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四大基地建设发展定位越来越清晰,产品的特色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特色炼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企业的发展定位和取得的成绩多次得到总部的肯定。

二、效益提升。近年来,面对出厂不畅、油价持续走低不利局面,公司坚持面向内部、深入挖潜、精细管理,经营成果好于预期,经济效益逐年攀升。2014年,加工原油525.9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69.93亿元,利润3.79亿元,同比增利7.37亿元,公司整体效益在炼化板块排名第五位。其中,2014年挖潜增效3.4亿元。一是生产优化增效1.03亿元;二是降低消耗增效1.24亿元;三是费用节约1.05亿元;四是退出低效业务节约1255万元。将费用、成本、效益与员工收入直接挂钩,在9个单位实行模拟市场化运行,2013年减亏5736万元,2014年将模拟市场运行业务扩大到12个单位,减亏3866万元。

三、管理提升。按照PDCA管理法,不断诊断缺陷、弥补漏洞、改进措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管理创新、合规创新、标准创新见到成效,企业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公司建立了持续改进优化整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经过3年管理,实现3个跨越,即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从严管理”向“自主管理”,由“合规”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迈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

(本文获中国石油企业协会行业部级2015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评审二等奖)

猜你喜欢

炼化魔方大庆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魔方廖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成语魔方
楼房魔方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李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