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实践做法

2015-09-23阚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现实创设

阚芳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育改革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学科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真谛。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且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辩证思维也有较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生最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等进行详细讲解。对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教材,在实践中探索与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优化历史课堂教学。以下是我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从构建主义角度来说,教师要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这个过程可以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也可以是从复杂到简单的。历史知识是抽象、复杂的,所以历史教师必须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其浅显易懂。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发挥语言的作用。对此,教师必须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讲解复杂的历史知识。

例如,对于“资本主义”这部分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我用教材里的解释来讲解这部分知识的话,学生会越听越糊涂。于是我尝试用下面的方式来讲解这一知识点。我先说:“其实,资本主义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听我这么一说,立即集中了注意力,等着听我讲解。我接着说:“大家都学过,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学过来的,如股份制、市场经济等。”学生听后若有所思。接着我提出问题:“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封建社会具不具备呢?”学生回答:“不具备。”我接着说:“为了提供这些条件,必须建立一种制度,而这就是资本主义。”学生听完后恍然大悟。这样,我就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达成了历史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

要想让每节课都达到高效,教师就必须让每节课都有闪光点。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与深化学生思维。另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人手,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时,我创设了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将我国唐朝的法律制度和1787年宪法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合现实讲解历史

我们认识历史、回顾历史要依托现实,找到历史与现实的交点,用历史来见证现实,用现实来阐释历史。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将社会现实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历史教学的生活气息。

例如,在讲解“国际关系变化”的相关知识时,我先给学生提供以下资料: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而现在美国却成了欠债最多的国家。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导学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进行探讨,了解国际关系的变化。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中国不怕美国赖账呢?”我回答道:“假如你借了别人的钱,别人会害怕你不还吗?”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于是我接着说:“如果你欠债不还,你见了债主会有什么感觉呢?”这时学生就明白了,强大的经济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资本,也是中国制约美国的重要因素。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结合历史与现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现实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