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历史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2015-09-23黄妙茜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历史学学法学案

黄妙茜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研究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学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对加强历史学法指导的必要性、关键、途径等进行论述,以指导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加强历史学法指导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实践表明,加强历史学法指导对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把外界知识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对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加强历史学法指导的关键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学习技能、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思维等方面的指导。在这些学法指导中,教师要把加强学习思维指导作为关键。

1.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历史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如阅读、阐述、评价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时,历史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注重对历史基本线索、基本特征、基本规律等隐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重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的指导作用。

(3)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释。

(4)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三、加强历史学法指导的途径

1.在课前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目标,指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体系。在课前,教师可通过学案把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根据学案阅读教材知识,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案梳理教材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根据学案解决问题,探索和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时,我设计了以下学案: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过程;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既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依据学习目标,形成初步知识结构。

2.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端正听课态度,专心听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了让学生认真听课,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课边做题,手脑并用。

(2)指导学生勤于思考,勤做笔记。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如课本记号法、要点记录法、板书扩充法等,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在课堂上,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笔记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主动把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对此,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解决问题。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点拨与引导,并教给学生解答技巧和规律。

(4)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当课堂内容讲完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3.在课外加强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熟悉课本基础知识,做到“准”、“熟”、“灵”。“准”是指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准确理解,不能似懂非懂,模棱两可。“熟”是指对学过的内容要记准、练熟。“灵”是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

(2)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模块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历史知识整体框架。

(3)指导学生建立纠错簿,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为了使学生在做题时减少出错,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纠错簿,把平时做错的试题记录下来。只要学生能及时把错题记录下来,并进行纠错改正、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能有效减少出错,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4)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思维广度与灵活性。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就说明反思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解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透彻地理解了题意,是否找到了条件与设问之间的联系,是否迅速发现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这样通过反思,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加强历史学法指导的效果

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学法指导,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经过指导,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爱学、会学、好学,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中学历史教学的作用。

猜你喜欢

历史学学法学案
乡愁导学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比例尺(一)”导学案
历史学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军事历史学的形成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