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电梯的十三个陋习

2015-09-23英飞

环境与生活 2015年8期
关键词:开关门陋习扶梯

◎英飞

乘电梯的十三个陋习

◎英飞

近日,国内接连发生电梯“吃”人事件,让许多人对乘坐电梯开始担惊受怕起来。在问责电梯厂商及维护和使用单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作为电梯乘客,个人的一些乘梯“坏习惯”也会引发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乘梯的“陋习”,看看你是否“中枪”了。

垂直电梯篇

1.任性急按开关键

这种人性子急,“专梯”意识强,往往手不离开关门键,其他乘客在他眼里仿佛成了透明人,不管他人是否上下完毕就急着关门。如果是新型带防夹感应的电梯还好,强行关门顶多是有惊无险。但那些因为安装年代较早没有配置感应装置的电梯,乘客出入电梯时按下关门键是可以致人死伤的,笔者所住的老旧小区就发生过好几次险些致伤的电梯人为夹人情况。

2.人多时不帮忙按开门键

电梯的默认开门时间都是有限的(有专人操作的电梯除外),当客流较大时,这点时间往往不够用。一旦电梯门打开的时间用完,就会和上述强按关门键面临相同的风险。对于守在按钮区旁边的乘客来说,按住开门键不过举手之劳,但很多人却对此善小而不为。

3.用钥匙等硬物戳按钮

笔者在自家住宅楼电梯按钮表面上,总能看到明显被戳、划的痕迹,一层的和开关门按键首当其冲。原来,这些伤是不少居民拿钥匙等硬物戳按造成的。电梯按键千人碰万人摸,确实是藏污纳垢之所,然而,如此“爱干净”得不是地方。人一天要用手接触无数富含细菌的东西,少摸一次电梯按键既无助于少洗一次手又不能少生一场病。

相比之下,被戳坏的按钮给居民乘梯带来了很大困扰。据笔者观察,自家小区楼房的电梯平均三五个月就至少有一个按钮需要更换。但是由于配件有限,新换按键有可能换成白板或其他符号,于是很多乘客就凌乱了。特别是开关门按键,不硬生生记住位置,每次操作都有50%的差错率,大大妨碍了电梯的效率和安全。

4.用手脚阻挡电梯门

对装了防夹感应装置的电梯来说,这条恐怕有不少人“中枪”——通过用手挡门的方式友好地保障他人进出。这种方式出发点固然好,但严格来说也算是不符合乘梯须知的违规操作。

首先,感应装置也有失灵的时候,赶在关门最后一刻突然伸进手脚来挡门,强行冲进电梯的方式尤其危险,万一电梯碰巧“走神儿”,很可能会发生被电梯拖行的惨剧。其次,电梯设计这种安全措施的初衷,是为了防止乘客在进出电梯时被夹,而不是让轿厢门一直开着,强行挡门有可能引起电梯故障或触发警报。因此,不论是出于礼让还是赶电梯,最好的方式还是按下电梯外部的呼叫键或内部的开门键,防夹感应只是一种应急安全措施。

5.进出迈腿不看地面

乘坐老旧电梯尤其应该注意,电梯门是双层的——外部厅门+内部轿厢门。不可预知的故障可能会让两层门的开启位置不一致,因此一定得避免条件反射式地开门就迈腿,以防轿厢没停在这一层而跌入电梯井。

Tips Pack

6.开门就往电梯里冲

这类乘客充满了“危机意识”,恨不得用上高峰期挤地铁的本事坐电梯,完全无视“先下后上”的基本规则。在高峰期需要排队乘梯的写字楼,这批人更是顺理成章地成了加塞王。那么问题来了:电梯里有座位吗?您急个啥呢?

7.超载报警不肯下

在商场、写字楼等公共高层建筑,这种既有“时间观念”又有“危机意识”的人非常普遍,当他们成为压停电梯的“最后一根草”时,不论超载警报怎么咆哮都岿然不动,仿佛下一趟电梯再也不来似的。根据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电梯超载达10%以上就会触发报警,同时无法关门和升降。如果没人退出电梯,那谁也别想走,超出的负重还徒增电梯的安全隐患,这样损人不利己有啥意义?

8.带狗乘梯不拴绳

狗狗在家憋久了,下楼的时候想要迫切地钻出电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狗主人任由它这么干,而外面恰好有人等电梯,通常会有两种结果(可能同时发生):要么人被狗吓一跳,暗地里“画个圈圈诅咒”狗主人;要么人把狗吓一跳,然后狗会做出什么冲动之举就不可知了,总之对狗主人自己和别人都没什么好处。

9.重手频频点按键

这也是一帮急性子,他们热衷于使劲连按电梯外部的呼叫键和内部的关门键,来修炼“一阳指”神功,并奢望电梯能因此提高反应速度,快点开门或关门。很遗憾地告诉你,电梯只能根据第一次按下按键的指令时间,执行开关门和上下行动作,而且始终按自己的节奏匀速运行。你频频的按键动作全然是徒劳的,而且损伤电梯。

手扶电梯篇

10不抓扶手玩潇洒

“请抓好扶手”是乘坐扶梯最常听到的语音之一,然而不抓扶手乘梯的人却是一抓一大把,不少人是因为嫌脏或者腾不出手。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抓扶手完全无碍,不过要是遇上扶梯因故障而急停甚至突然反向运行,2011年北京地铁动物园站的死伤惨剧就要重演了。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4日,北京地铁枣园站的扶梯因为卡进石子而急停,摔伤了一位女乘客的膝盖。虽说这些往往是电梯厂商和管理单位的责任,但既然可以通过握紧扶手提高自保能力,又何必把人身安全交给别人把控呢?

11.无视“左行右站”规则

远望地铁的扶梯客流,总能看到几位想气死处女座的“人肉路障”破坏“左行右站”的和谐队形,用行李物品挡住左侧通道的也不在少数。那些并排站或者独霸一级踏板的,让着急赶路的人很苦恼——明明因为路权被占而心怀不满,但为了不起冲突,嘴上还要客客气气地说上一句“对不起,请您让一下”。

12.放任幼儿单独乘梯

2014年1月1日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儿童必须有成人陪同看护才能乘坐扶梯,商场扶梯通常也设有相关的提示牌。然而,幼儿因为扶梯摔伤或被夹的案例还是经常进入公众视野。有些家长事前漠视安全,出了事则满腔悲痛、义正词严地要求商场或电梯制造商为自己的监护失职买单。

13.用防夹毛刷擦鞋

大部分扶梯的踏板两侧都各有一排固定的毛刷。它本是扶梯的防夹装置,相当于扶梯两侧的安全边界,而部分人借助扶梯的运动用它来刷鞋(说来惭愧,笔者也曾干过此事,但知道它的作用之后就痛改前非了)。这样一来,鞋带、裤脚、长裙等衣着边缘就很容易卷到踏板缝隙中,带来被扶梯“啃食”的危险。

另外,逆行、脚踩踏板黄线区、把身体部位探出扶梯范围之外等危险行为,也都有“先驱”吃过苦头,我们就不要再重蹈覆辙啦。

当然,除了上述陋习之外,还有在电梯内抽烟危害他人健康、蹦跳打闹、把所有楼层挨个点亮(多见于“熊孩子”)、垃圾遗撒,以及令人厌恶的在电梯上吐痰让别人“分享”细菌等不文明行为,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

猜你喜欢

开关门陋习扶梯
轨道列车开关门过程对客室温度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
拆梯人和扶梯人
浅析CR400AF型动车组塞拉门系统功能以及控制原理
吉利汽车:史上最无聊的直播
安全乘扶梯
基于物联网的生猪精细饲喂系统设计
乘扶梯
炒楼陋习
育儿陋习
官场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