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乡护土理念的成年礼“黄蝶祭”吸引台湾年轻人回归乡土

2015-09-23林吉洋发自台北撰文摄影

环境与生活 2015年8期
关键词:黄蝶水库志愿者

◎林吉洋 (发自台北) 撰文/摄影

爱乡护土理念的成年礼“黄蝶祭”吸引台湾年轻人回归乡土

◎林吉洋 (发自台北) 撰文/摄影

以保护生态为宗旨的台湾“美浓黄蝶祭”,自1995年第一次举办以来,迄今已满20届。在客家话里,“蝴蝶”被称为“扬叶飞”,美浓黄蝶祭的口号“扬叶飞飞归来”,表达了期盼蝴蝶回归山林的愿望。

返乡服务社区工作者带领学生志愿者制作“黄蝶祭”20年主题板

位于台湾高雄的客家小镇美浓,每年7月都会在当地的黄蝶翠谷,以客家古礼举行祭蝶仪式,让游客欣赏蝶舞奇景之余,体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意在向大自然道歉,因为人类无限制开发山林,毁掉了原本属于蝴蝶及其他生物栖息的山谷,当由人类召唤蝴蝶回来。这场运动始于反水库,经历了20年的发展,已成为例行的乡土环保运动。

政客参与签环保公约

2015年7月12日,第20届“美浓黄蝶祭”如期在美浓镇黄蝶翠谷举办。清晨的大雨令会场一片泥泞,开场是学生志愿者制作纸偶组成的生态多样性队伍游行,9点钟祭典正式开始,由地方领袖与各派政治人物共同主持,祭典受邀者身着客家传统服装,左胸挂上手绘黄蝶,共同参与献祭。

近年的“黄蝶祭”结合志愿者培训、环境艺术、生态教育与河川保护等主题,吸引各界人士聚集到美浓黄蝶翠谷。“黄蝶祭”邀请政治人物参与,是想借此机会让其签署环保公约,成为一种“政治承诺”,环保组织可以此公约监督政治人物的作为。今年的活动宣言里提出了三项要求:

一是要求高雄作为台湾最大工业城市,逐年降低对于石化及重污染工业的倚赖;二是要求各党参选人承诺放弃开发水库及“工程取水”等手段,并提出多元取水、循环用水之永续水政策;三是承诺推动农业复兴,杜绝农地炒作、兴建别墅等,通过政策鼓励年轻人投入农村产业,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对市民而言,“黄蝶祭”是一种自然教育活动,要组织一连串生态保护活动,例如保护生命树、植物拓印、寻找铁刀木、森林寻幽等。近年的“黄蝶祭”开始与艺术展演跨界结合,由专业舞蹈家编舞,当地艺术团队参与演出。舞剧描述因为人类发展的欲望导致环境异变、节令错乱,农民祈求“蝶神”回归山林,让人类与大自然恢复原本的共生关系。

“黄蝶祭”坚持不接受政府补助,完全由民间独立操作,成为台湾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众自主环境庆典。

日本殖民建热带实验林

关于黄蝶翠谷的故事,须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日本殖民统治时代。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日军登陆台湾后遭遇全岛的武装反抗,台湾民众游击队虽与日军装备悬殊,仍致日军伤亡惨重,征台司令北白川宫亲王战死台湾更震动日本朝野,而高温与山林瘴疠引发疟疾,更是日军最大的敌人。

黄蝶翠谷里的黄蝶沿着河谷迁徙,形成壮观的画面。 连伟志/摄

美浓地区小学生献舞

日本当时设立了统治台湾的机构——总督府,于1935年在台湾南部精选一处山谷开辟热带实验林,植物学家从东南亚、中南半岛、澳洲等地带回大量植物树种种植,包括金鸡纳树(又名奎宁树、可制作抗疟疾药物)及共生物种铁刀木(用于制作步枪枪托、铁道枕木),以储备战略物资。

这片林场位于高雄美浓平原东北端开合处,被称为“双溪热带母树林”,周围陡峭山岭激流而下的两条溪流,汇合于封闭式的溪谷,当地人称为“双溪”。山谷因袋状封闭地形的保护而远离人烟,减缓了开发的机会,孕育了大量的生态物种,吸引珍稀濒危物种在此地繁衍栖息。

铁刀木的嫩芽是蝴蝶幼虫的食草,山谷因此成为蝴蝶的天堂,每到7月仲夏时节,成千上万只黄蝶沿着溪谷漫飞,场面蔚为壮观,山谷也被当地人美称“黄蝶翠谷”。

从反水库运动演变为生态庆典

然而,1992年,台湾“行政院”发布“美浓水库”计划,地点就在黄蝶翠谷,一座设计高约220米、蓄水量3.2亿吨的大型水坝将淹没山谷,距离最近的村庄不到5公里,水库兴建的消息引发美浓居民的恐慌。

此时黄蝶翠谷内的山林已被大量砍伐,用于种植果树,原来是有门路的政商人士早已获悉水库兴建计划,悄悄开发大片山谷内的森林地,密集抢种果树,以待水库兴建动工换取补偿金,谋取暴利。为了遏止在黄蝶翠谷肆意毁林开发事件,当地生态爱好者及青年教师成立“八色鸟工作室”,长期监测守护山谷生态。

随着一件又一件兴建大坝的黑箱作业曝光,反对水库兴建的声浪高涨,当地教师与返乡青年陆续组成各种队伍,邀集正反方与政府水利部门召开公众听证会,公开辩论在这里兴建水库的利弊,高达95%的美浓人明确表达反对水库兴建计划,最终使得这项计划流产。

1995年,反水库运动的精神领袖——文学家钟铁民以美浓爱乡协进会理事长名义发起,竭尽全力举办了第一届“黄蝶祭”,倡导“生态优先”的“黄蝶祭”就此拉开序幕。

社群主义催生“里山”热

美浓爱乡协进会总干事邱静慧介绍,美浓发起以“社群主义”(社区参与者为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并同意那些支配社群秩序的规则)为基础的环境运动,除了强调对自然环境生态的保护,更延伸到对农村整体环境的守护。

美浓是台湾南部具代表性的客家、农村地区之一,越来越多外来地产开发商在此炒作农地,他们多半先兴建农舍取得执照,再转为兴建豪华别墅,不仅造成基本农田流失,严重影响田间生态与田间水利设施,农地价格暴涨也促使土地废耕待价而沽。美浓的社区工作者看到,农民抛弃土地、离开农村的结果是,农村逐渐失去原本和谐的乡土文化,资本竞逐游戏的最终输家是整个社会。

于是,“黄蝶祭”每年都会设定新的主题,其宗旨从环境保护延伸到守护农村。今年“黄蝶祭”的主旨是“重返美浓、回到里山”。近年台湾社群运动兴起一股“里山”热潮,日文中“里山”

“黄蝶祭”让参与者共温美浓人童年的回忆——穿水桥游戏

一词指的是介于都会与深山过渡的浅山地带,“里山倡议”的宗旨是确保工业社会与山地自然区域的过渡地带能永续存在。

学生返乡服务找认同感

此外,每年“黄蝶祭”活动往往长达数日,需要上百位志愿者,因此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是“黄蝶祭”筹备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黄蝶祭”的青年志愿者来源有三。一是当地学校实践暑期公益服务的中学生;二是旅外大专学生组成的返乡服务;三是来自各地的学生等志愿者。

志愿者进行乡土踏查、海报制作、课程培训,除了增长责任感与基本的公益精神外,还培养了对于乡土的认同感。

当地农村的许多中学生是通过“黄蝶祭”,才深刻认识到故乡的生态与文化。“黄蝶祭”也是养成青年学生爱乡护土理念的成年礼。活动当天除了让志愿者们带领游客踏查小区生态,还特别安排“穿水桥”,参与者乘坐槟榔叶滑过桥墩水圳(人工修建用于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体验美浓地区青少年的儿时回忆。

今年“黄蝶祭”结束当晚,在感恩聚餐时,当地民谣歌手、早先的返乡青年林生祥为大家弹唱了《扬叶飞飞归来》的民谣作品。美浓爱乡协进会理事长刘孝伸说:“暑假后不少人将离开故乡外出求学、工作,希望每一年‘黄蝶祭’的青年、学生志愿者都能像黄蝶一样,在明年的此时再次飞回美浓。”

如果说“黄蝶祭”是要唤醒现代人用感恩谦卑的心,来回报大地对生命万物的供养,那么大自然留给孩子们的礼物,就是那些山林里古灵精怪的童年,儿时的山林记忆是孩子们一生受用无穷的想象力宝库。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

猜你喜欢

黄蝶水库志愿者
漳河有一水库群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墙角的花
墙角的花
出山店水库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一个人穿梭在乡村(外一首)
出山店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