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郁山擀酥饼 藏身古镇的民间酥饼王

2015-09-20黄荣莉无忌简文相黄荣莉

城市地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酥饼老师傅供销社

文+黄荣莉 图+无忌 简文相 黄荣莉

英文导读:Du Yede makes crispy cakes in Town Yushan. The cakes are delicious and famous so that many local people like them. How Du Yede learns the skill is legendary.

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擀酥饼几乎家喻户晓。每逢中秋,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到集市购买。条件稍好的家庭,更是自驾到郁山古镇品尝最新鲜的擀酥饼,这使得郁山古镇里遍布擀酥饼手工作坊。在所有擀酥饼手工作坊中,“杜氏擀酥”以其“香、酥、甜、脆、爽口”的特点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江湖马夫传技艺

从郁山古镇出来,沿着盘山公路向上前行,在半山腰的一处岔路口右转走上几十米,就看到一栋两层楼房,二楼外栏中间挂着一块写着“杜氏擀酥”的匾额——这里就是郁山擀酥饼传承人杜业德的手工作坊。

走进一楼堂屋,只见6个工人分坐于长约3米的工作台两侧,正专心致志地做着擀酥饼。工人们分工明确,先是取适量精面粉,切入饴糖,再加水揉成团;紧接着,第2个工人拿着和好的面分成30克左右的团,将团手工压成3毫米厚薄的片;第3个工人则将制好的酥放入薄皮中间,用擀面杖将包好酥的面坯擀成酥皮;最后,剩下的3个工人分别将制好的馅包入擀好的酥皮中,把面坯放入铁制饼圈内压成生饼使其成型,再将成型的生饼放于布满芝麻的簸箕上,使其一面沾上芝麻,并将其送至偏房的烤炉内……空气中弥漫着面粉的味道,各道工序井井有条地进行着。“现在是淡季,请的工人不多,在中秋节前夕,工人是现在的两倍。”杜业德说,“手脚快的,一人每天能做上千张擀酥饼。”

最初,杜业德的擀酥饼手工作坊在郁山古镇的老宅里,后来出于扩大规模的考虑才将新作坊选址在这半山腰上。看着自己初具规模的擀酥饼手工作坊,从事擀酥饼手工制作已经37年的杜业德不免一阵感叹。

擀酥饼在食品中属糖果、糕点类,最早的生产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由“严富春斋”名师传承而来,至今已有200余年。杜业德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第几代传人,只知道我的擀酥饼手工技艺是跟着老师傅学的,而老师傅又是跟着更老的师傅学的。”无论是来自官方或者民间的说法,郁山擀酥饼的来源都颇有一丝传奇色彩。那时,严富春斋是郁山有名的旺铺和客栈,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有天,一个远道而来在此寄宿的不知名马夫,见严富春待人谦和,便将祖传的擀酥饼制作秘方相授。从此,郁山便有了擀酥饼。

民国时期,擀酥饼在郁山得到迅速发展,除严富春斋外,殷氏家族“凌鸿盛斋、段永顺斋”也学习研制出擀酥饼。那时,民间订婚,如无擀酥作聘礼,多受非议,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好事告吹。因此,郁山擀酥饼经常供不应求。

解放后,郁山供销社建厂组织规模化生产,郁山擀酥饼的技艺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承。20世纪80年代市场放开后,郁山供销社停产,随后“老师傅”冉隆权、罗登文相继去世,杜业德等人才各自开设手工作坊继续生产郁山擀酥系列产品。

极其讲究的制饼工艺

郁山擀酥饼的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品种和规格较多。它以上等精面粉为主料,选用20多种材料为配料,经过和面、制酥、制皮、包酥、擀酥、制馅、包馅、成型、上芝、烘烤、分检包装等工艺流程精工制作而成。成品有酥饼、月饼、印花饼、罗汉饼等系列,有桂花、豆沙等品种。月饼、印花饼、罗汉饼都有木质印模。

杜业德告诉笔者,郁山擀酥饼制作工艺中最关键的是制酥、制馅和烘烤。其口感主要取决于制酥和制馅。“酥”是将精面粉揉成团后放在蒸笼里蒸熟,晾干后粉碎成粉末,用箩筛筛去渣或较大的颗粒,剩下的较细粉末倒人盆或缸中,后加入熟猪油揉均匀,使其成团。“馅”选用黄豆、花生、芝麻、冰糖、白糖、饴糖、桂花、猪油等20多种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制酥和制馅是整个擀酥饼手工制作的核心环节,所以往往秘而不宣。

烘烤也很有考究。烘烤用的灶有两眼:一眼为文火,一眼是高温。烘烤时,平底锅置于文火之上,将生饼放入平底锅内,有芝麻的一面向上,烘烤2~3分钟后,待生饼下半部半熟后,再用高温灶烧烫的形如一顶清朝官帽的锅盖覆盖在平底锅上面,约3分钟后吊起锅盖,取出烤好的擀酥饼,整个过程约需6分钟。

“烘烤用的灶,是我父亲亲手设计建造的。”杜业德的儿子杜磊说,“我们以前试过其他师傅造出来的灶,烧起来的火都不得行。要么将擀酥饼烤糊,要么受热不均。”

烘烤过后,成色上等的郁山擀酥饼呈金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爽口”的特点,食后“丹桂盈口”。有名人赞道:“食尽江南珍馐味,始知郁山有擀酥。”由于没有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药品,郁山擀酥饼春夏保质期为3个月,秋冬保质期长达6个月,存放期在同类食品中居于领先者的位置。

因为郁山擀酥饼的优良品质,1990年,在四川省商业厅召开的国际食品展销会上,郁山擀酥饼被评为“优质擀酥”。2002年4月,彭水自治县农村工作办公室把郁山擀酥饼收录进《彭水优质农副产品集锦》,并印制图片书面发行。2005年,郁山擀酥饼获彭水银都杯“民族特产小吃”。2009年9月,入选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郁山擀酥饼享有“民间酥饼王”的美誉,已远销北京、武汉、上海、福建、广东等地。

“间谍”般的学艺路

虽然如今的郁山擀酥饼已经声名在外,“杜氏擀酥”也已成为业内的翘楚,但回想在供销社当学徒的日子,杜业德仍旧有着不愉快的记忆。“那时,制作擀酥饼的技艺都掌握在少数老师傅手里,向来秘不外传,要想学习擀酥饼的制作技艺可谓难如登天。”杜业德说,“供销社在的时候,有这项技艺伴身,在供销社里就拥有了‘老资格’的身份。为了保持这种地位,老师傅在传授学徒时总是‘留一手’,在制馅和制酥等关键环节时,总会叫学徒去旁边忙活擀酥饼制作的其他工序。”为了能够学到擀酥饼的核心技艺,杜业德只能像“间谍”一样偷偷地学。

每当老师傅支开杜业德,开始制酥或制馅时,在一旁忙活其他工序的杜业德都会用余光偷瞄老师傅手里的动作,看他对原料进行怎样的比例搭配……而在这一过程中,杜业德还得不露痕迹,当老师傅感觉不对,眼光稍微向杜业德这边看过来的时候,杜业德必须赶在老师傅的眼光扫到他之前收回余光,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忙活他自己手上的事情。当老师傅回家后,杜业德一边回忆之前余光瞥见的老师傅制酥或制馅的过程,一边独自在供销社里慢慢还原。

为了能够掌握擀酥饼开料原材料——芹糖的熬制,杜业德常常将手伸入高温的芹糖中,亲尝芹糖的粘稠度,然后再对比之前在老师傅那里尝过的味道,看有什么出入。为此,他手上常常被烫起泡,十天半月也好不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过后,当杜业德掌握了全部的擀酥饼制作技艺时,连老师傅都感到惊讶。从此,供销社里,少了一个学徒,多了一个年轻的师傅。

2002年,供销社解体,杜业德就出来开办了自己的擀酥饼手工作坊。十几年过去,“杜氏擀酥”已经成为郁山古镇的一块金字招牌。每到郁山的人,除了鸡豆花、郁山三香等美食外,杜氏擀酥也成了他们必尝的地方美食。相比其他的擀酥饼作坊,杜业德生产的擀酥饼,酥更脆,馅更香,而新鲜出炉的擀酥饼也更软。

“我生产出来的擀酥饼,即使上面没写‘杜氏擀酥’四个字,但是只要尝上一口,都能知道是我生产的,从外面的这一层酥到核内的馅,都有我‘杜氏擀酥’的强烈烙印。”随后,杜业德给笔者讲了一件趣事。县里的某位领导特别喜欢吃他的擀酥饼,逢年过节都会预定。有一年中秋节,当他接到这位领导的预订电话时,自家的擀酥饼刚好卖完。单独再去开炉生产一批擀酥饼肯定来不及,为了不扫领导的兴,杜业德的儿子急中生智,从别家买来最好的擀酥饼,将包装换成“杜氏擀酥”寄了过去。几天过后,杜业德接到了这位领导的电话:“你这次给我送过来的擀酥饼,不是你们自己生产的吧……”杜业德只好坦诚相告,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现在,杜业德将“杜氏擀酥”的手艺传给了二儿子杜磊,他做起了甩手掌柜,在自家经营的小卖铺里打打杂,卖卖“杜氏擀酥”,生活其乐融融。采访结束时,杜业德送给笔者一盒“杜氏擀酥”,并一个劲地嘱咐:“将擀酥饼放在微波炉里打个七八秒,吃起来才最软最香。”

猜你喜欢

酥饼老师傅供销社
小镇供销社
卖早餐的 小贩
助农亩均增产200多斤!徐闻和安镇公港村供销社携手广东恒兴共促虾农长效增产增收
卖早餐的小贩
一个乡镇供销社的兴衰
盲人推拿
《一盒酥饼》点评
《一盒酥饼》点评
阳光下,有一种酥饼香
讨厌的“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