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015-09-19李远信

新农村 2015年5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和谐发展意义

李远信

摘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文体的决定》和云南省“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建设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了新农村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意义;问题思考及建议;和谐发展

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群众文化权利,而且对提升农村群众素质、优化人文环境、树立乡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现就无量山镇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思考及建议进行阐述。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新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发展概括了新农村的全部内容和建设任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群众中也出现了公德缺失、是非观念模糊、价值观变异、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如何以科学、文明、健康的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之举,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在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和活力;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乡风文明、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当前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实现可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还相对贫乏,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新农村建设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识上的不到位是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真正把群众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而忽视精神生活,不能正确看待向上的文化生活对群众良好精神风貌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二)是文化阵地建设和基本保障不足

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部分村庄的文化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仍有较大一部分文艺队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阵地,政府在基层文化事业上的投入仍未能满足当前群众文化发展的新需求,建设步伐缓慢,阵地建设和活动经费大部分仍依靠个人、集体和企业赞助,村文化室和文艺队的音响设备和开展活动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农村文艺活动只在比较宽敞的农户家里开展。

(三)是农村群众文化队伍严重不足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农村文艺骨干是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近4万人口的农业大镇,镇文化工作人员编制仅有2名,各村委会没有专职的文化宣传员,加之农村文艺队员外出务工多的因素影响,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呈现严重不足,缺乏足够的文化活动组织力和带动力,导致了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大规模展开的现状。

三、群众文化建设思考与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人心、聚合民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进一步加快群众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结合当地实际作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是切实把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切实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与改善民生、服务民生和保障民生紧密联系起来,将乡村群众文化事业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业绩考核,促进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二是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通过国家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重点扶持、免费开放等一系列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整合农村“一事一议”项目,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构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努力改善农村文体活动条件。首先要搞好以镇为中心的打歌、跳菜文化广场和老年活动场馆建设,积极拓展阵地,努力实现村村有文化室,村村有活动场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活动中心为依托,以行政村文化室、自然村为重点,以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为对象的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充分利用镇村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村村响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适时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文化骨干队伍,关键在于抓好文化专干的业务素质、专业能力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配足、配强乡镇村文化专业干部势在必行,充分利用专业文化人员深入乡村辅导培训,培养更多的农村业余文化骨干,再通过村业余文艺骨干,组建辅导培训文艺队,达到普及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鼓励农村文艺队活动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广泛利用农闲、传统节日、婚喜庆祝和朝山会等,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打歌、对山歌、跳菜和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并积极参加镇村举办的大型文体活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群众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675707)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建设和谐发展意义
新媒体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