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2015-09-19刘羊杨

新农村 2015年5期
关键词:主产区流通储备

刘羊杨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就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出台的首个专门文件。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颜波就此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十一连增”后增产的挑战更大

对于意见出台的背景,颜波表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总体看,当前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至少有以下几方面情况要考虑到:

一是我国的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耕地、淡水资源都较紧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后,粮食增产面临的困难会更多、挑战会更大,所以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否则粮食生产就容易出现大的滑坡。

二是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结构在升级,包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所以紧平衡是我国粮食供求的一个长期态势。

三是“十一连增”后,尤其是当前部分粮食品种供求是相对宽松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有的地方也存在着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出台意见,其意义重大。

地方粮食储备是维护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的首道防线

颜波表示,地方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加强市场调控的最重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粮食安全、维护市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消费量、商品量和社会流通量都在不断增加,中央掌握的粮源有所增加,农民、消费者和粮食企业的存粮明显减少,比如城镇居民是吃一点买一点,农户生产出来之后因为缺乏一些仓储设施,也要把它卖出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地方粮食储备。”颜波说。

对此,意见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储备规模和完成时限,抓紧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进一步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落实储备费用和利息补贴资金,完善轮换管理和库存监管机制。

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带来流通矛盾

“现在的一个趋势是粮食生产逐步向主产区集中,应该说这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流通当中的矛盾和保持供求平衡的矛盾。”颜波说。

目前,我国各区域粮食产量、库存量和消费量是不平衡的。我国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特别是北方7个主产省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差不多五成;13个主产区的库存占全国的71%,销区占到9%。

“这种生产和消费的布局给粮食流通带来了很大压力,维护区域市场的供求平衡和稳定的任务是非常重的,这就需要不同的区域在保障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颜波说。

对此,意见明确,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和管理;积极发展粮食物流网络;加强粮食产销合作。

(新华社)

猜你喜欢

主产区流通储备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流通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科技支撑战略研究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