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松林抚育对油松毛虫的影响

2015-09-17翟慧宁李晓娟淄博市鲁山林场山东淄博5505淄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山东淄博55095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油松林株率松毛虫

翟慧宁,赵 杨,李晓娟(.淄博市鲁山林场,山东 淄博 5505;.淄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山东 淄博 55095)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是林业生产危害较大的害虫,该害虫的危害加速了油松林的衰退[1~3]。本研究主要针对油松林油松毛虫虫害状况展开调查,分析了淄博市鲁山林场油松林抚育对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的影响,并探讨抚育时间与油松林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的相关性,旨在为油松毛虫防控提供参考。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样地设置

根据标准地设置条件在油松林分中设置667 m2固定标准地12 个。其中,在2002、2006、2010 年抚育林分中分别布设3 个样地,在2002 年未抚育林分中布设3 个对照样地。

1.2 油松毛虫调查方法

采用漏斗法,每年10 月上旬幼虫未下树越冬前,在树高1.5 m 处用塑料布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漏斗,上口的直径比树干直径大5 cm,将漏斗的上口用细铁丝做成骨架,防止刮风后漏斗与树干接触,标准地中所有植株均围塑料漏斗。下树越冬的4 龄幼虫顺着树干向下爬行即被漏斗阻断在漏斗中。每天及时分别单株统计处理漏斗内活虫,累计下树的虫量;此外,调查树下树冠范围内石块、草丛下的松毛虫数目,两者相加即为单株活虫数[4]。根据样地单株活虫数计算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计算公式:

虫口密度=调查总虫数/调查面积

有虫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株数×100%

1.3 数据采集

分别在2002 ~2014 年对样地进行虫情调查,采集各年度的虫情数据。分别记录抚育和未抚育样地中的样地号、调查面积、调查株数、有虫株数、活虫数、最高虫口数,并观察林木生长势,同时收集、查阅鲁山林场林业生产、虫害发生和防治工作总结及历年虫情监测记录等,以备参考。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各调查年份抚育样地与对照样地的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株率。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LSD-t 检验法,多组间用方差分析法,当P <0.05 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抚育对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2.1.1 2002 ~2014 年抚育对虫口密度的影响

图1 油松抚育样地与对照样地油松毛虫虫口密度Fig.1 Population density of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in tending plot and control plot of Pinus tabulaeformis

从图1 中可以看出,2002 年对油松林进行抚育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而抚育样地油松毛虫虫口密度下降幅度更明显。与2002 年抚育样地虫口密度相比,2014 年时,降低了81.19%,而对照样地仅下降了60.58%。对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虫口密度的统计结果表明,2002 年和2006 年调查的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的虫口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2010 年抚育样地的虫口密度为0.33 头·m-2,低于对照样地0.46 头·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而2014 年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油松毛虫虫口密度分别为0.19 头·m-2和0.41 头·m-2,两者差异呈现极显著水平(P <0.01)。由此可见,开展森林抚育可以有效地降低油松林的油松毛虫虫口密度。

2.1.2 不同抚育时间对虫口密度的影响

图2 不同抚育年份的油松林油松毛虫虫口密度Fig.2 Population density of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in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with different tending year

图3 油松抚育样地与对照样地油松毛虫的有虫株率Fig.3 Percentage insect-infected trees of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in tending plot and control plot of Pinus tabulaeformis

从图2 中可以看出,不同抚育年份抚育样地的油松毛虫虫口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抚育时间越早,样地的虫口密度越低。对不同抚育年份的虫口密度的统计结果表明,2002 年抚育样地的油松毛虫虫口密度为0.19 头·m-2,低于2006 年0.23 头·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2010 年抚育样地的虫口密度0.26头·m-2相比降低了26.92%,两者差异呈极显著水平(P <0.01)。2006 年与2010 年虫口密度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由此可见,对中幼龄油松林开展抚育时间越早,油松林内油松毛虫虫口密度越低。

2.2 抚育对油松毛虫有虫株率的影响

2.2.1 2002 ~2014 年抚育对有虫株率的影响

从图3 中可以看出,2002 年对油松林进行抚育后,随时间推移,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有虫株率均表现为逐年下降状态,而抚育样地的有虫株率下降幅度更明显。与2002 年抚育样地有虫株率相比,2014 年抚育样地的有虫株率下降了87.19%,而对照样地仅下降了72.63%。对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有虫株率的统计数据进行t 检验,结果表明,2002 年和2006 年的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2010 年抚育样地的有虫株率为20.86%,低于对照样地的30.1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而2014 年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有虫株率分别为11.23%和24.76%,两者差异呈极显著水平(P <0.01)。由此可见,开展抚育可以有效降低油松林油松毛虫有虫株率。

2.2.2 不同抚育时间对有虫株率的影响

图4 不同抚育年份的油松林油松毛虫有虫株率Fig.4 Percentage insect-infected trees of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in Pinus tabulaeformis with different tending year

从图4 中可以看出,不同抚育年份抚育样地的油松毛虫有虫株率存在明显差异,抚育时间越早,样地的有虫株率越低。对不同抚育年份有虫株率的统计结果表明,2002 年抚育样地有虫株率为11.23%,低于2006 年抚育样地有虫株率的17.8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而与2010 年抚育样地有虫株率的24.03%相比,降低了53.27%,两者差异呈极显著水平(P <0.01)。2006 年与2010 年有虫株率相比,两者差异呈显著水平(P <0.05)。由此可见,对中幼龄油松林开展抚育时间越早,油松林内油松毛虫有虫株率越低。

3 结论与讨论

以山东鲁山林场的油松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抚育当年、4 a(2006 年)、8 a(2010 年)和12 a(2014 年)油松毛虫的虫情变化,结果表明:除抚育当年和4 a 外,可有效降低油松毛虫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差异可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抚育可改善林内通风、光照条件和卫生状况,提高油松林的生长势,增强油松林的抗虫性。因此,开展抚育可有效降低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株率,且抚育时间越早,林内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株率越低。

[1]张星耀,骆有庆.中国森林重大生物灾害[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徐金明,王东升,杜锦洲,等. 长春市道路绿化树种黑皮油松受害分析及保护建议[J]. 吉林林业科技,2013,42(1):16-20,25.

[3]司风义,高凤华,李晓辉. 油松雄球花的花期物候观测与分析[J]. 吉林林业科技,2013,42(4):8-9,16.

[4]王小军.油松毛虫测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1):35-39.

猜你喜欢

油松林株率松毛虫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北方油松林病虫害预防及措施研究
建平县规模型油松林近自然化抚育改造技术探究
城市绿化中不同位置油松林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