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特的价值

2015-09-15

摄影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摄影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与讲述。人们经常在这两种欲望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摄影作为体验与讲述的一种方式,有时确实与其他讲述方式相斥。但我同时相信,只要真诚,文字讲述与摄影讲述之间,仅是工具不同,方式却一致。重要的事情可以说三遍,表白却只是一次。就像我们只用一种方式爱这个世界。方式多了,就不叫方式,而叫手段。

在很多摄影场合,我默默观察过。有的摄影师,除了拍摄前后喜欢呼朋引伴,摄影过程中,也更乐于挤在人群中,因为那里是公认的获得好照片的位置。有的摄影师,不仅平时沉默得近乎无趣,即使发现了一个摄影的好位置,当大家凑上来,他竟然会远远离开,仿佛一只不合群的动物。

在纪实摄影领域(或许这个范围还可以谨慎地扩大),是否我们可以断言,那些可以重复的影像价值必定有限。这或许是那些选择离开人群的摄影师的理由?

同样,人存在的意义或许也在于独特。于是,在一群人里,你会注意他们,认出他们,记住他们。不是因为他们高谈阔论,而是因为他们的沉默。廖攀和任世琛就是这样的摄影师,在不同的摄影活动中和他们相遇,然后记住不忘,进而发出问卷邀请。

这算不算是对他们影像和个人独特价值的一个微小的肯定?

吴晓凌

Q: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A:上大学时就喜欢摄影,后有幸成为《西部商报》社一名摄影记者,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梦想。

Q:谈谈你用的第一台相机?

A:佳能EOS-1N,是报社当时为我配的。我喜欢听它的快门声音,不拍照的时候听听快门声音也是一种享受。

Q:你现在用什么摄影器材?

A:相机是工具,思想是境界。我的器材箱里有佳能EOS 1DX、EOS 7D,镜头有8-15mm、16-35mm、70-200mm等。

Q:你最合手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A:佳能EOS 7D机身配16—35mm的镜

头。

Q:你觉得摄影最好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A:摄影表达思想,这种表达是凌驾在记录之上的“上层建筑”,是对社会发展当中某些现象深刻的挖掘,让人们在忘乎所然中有所反思,有所改变。

Q:胶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A:在影像碎片化的今天,胶片已经是昨日的“过客”。从拍摄、储存、经济、便捷的角度来说,都是没有存在意义的。在高科技快速度发展的今天,影像艺术也要与时俱进。

Q: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A:诠释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改变社会某一领域现象的“法宝”。更重要的是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Q:你从摄影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拍摄16年之久的《旱区的孩子》图片专题,对解决西部干旱山区孩子饮用水做出了贡献,这是我从事摄影多年最大的收获。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摄影的价值理解为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人民群众生活巨变绘制美丽的画卷。

Q: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以及它们的重要次序?

A:学习、思索、践行、坚持。

Q:你曾经最大的困难或挫折是什么?

A:有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就觉得没有困难或挫折。

Q:你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A:人要学会战胜自己,在生活中要自立坚强。立志需要勇气、信心和自信,这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保障,因此,我们要学会面对困难,多大的困难都不可怕,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

Q:你最看重摄影师的什么品质或素质?

A:谦虚好学,热爱生活,坚韧不拔。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应该在生活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拓宽自己的思维,在创作中丰富自己的境界。切忌将摄影和功利融为一体。

Q:你最喜欢的在世和过世摄影师各是谁?

A:在世的是中国的卢广、巴西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法国的法兰克·福涅尔。去世的摄影师我没有喜欢的。

Q:你最喜欢的摄影主题是什么?

A:有挑战性,或者说是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水、污染、沙漠化、空村、教育、经济、城市化的“畸变”等等。用朴实的镜头语言长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才是摄影人的责任,也是摄影发展的方向。

Q:你最喜欢的摄影作品是哪些?

A:我最喜欢自己的摄影作品,如:旱区的孩子、艰难取水路、群众的力量、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白马人池哥昼、沙漠娃娃护林军、戈壁滩上的能源基地等。这并非是我“自恋”,摄影人应该要有自信,这样自己的作品才能独树一帜。另外,自己十几年倾心拍摄打造的专题,对改变社会某些方面起到了作用,我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吗?

Q:决定一幅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是什么?

A:眼、脑、手、趣味性、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

Q: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忠告?

A:静下心来,切忌浮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有情感的镜头语言去诠释一个长项摄影专题。

Q:你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怎样?

A: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很快成为历史,职业摄影师更加职业,高品质的艺术影像成为市场的“新宠儿”。

Q:你有什么未来的摄影规划?

A:用一生的精力拍摄水、沙漠、污染这三大主题。

Q: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我现在的生活方式:自由、浪漫、任性、惬意。

Q:决定你一生重要走向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场景?

A:2008年8月8日,我和爱人李映冬结

婚,我的获奖摄影作品展也开幕了。结婚之日举办摄影展,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对我摄影事业再次“起航”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向自己的浪漫人生“宣战”。

Q:你一生最初的记忆是什么?

A:小时候,妈妈抓住我的手,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现在回想起来,特别美好幸福。

Q: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A:我结婚的那天。

Q:你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是什么?

A:2015年1月,父亲突发心梗去世。

Q:你喜欢读什么方面的书籍?

A:哲学、文学艺术、人文地理、历史、社会经济学等。

Q: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是什么?

A:离开喧哗都市到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清静,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Q: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是什么?

A:在新闻采访现场,相机突然没电啦!

Q: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A:儿子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躲藏在自动取款机的玻璃门内,我找见后揍了他一顿。至今想起此事,就莫名其妙的内疚和后悔。

Q: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A:没有。

Q: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A:行驶的车子侧翻。

Q: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A:回到童年,感受父母的恩爱,去开心的玩耍,无忧无虑地做各种游戏。

Q:你珍视自己的哪种能力?

A:吃苦耐劳。

Q:你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流利的英语口语。

Q:如果可以,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超能力?

A:鸟瞰地球的每个角落。

Q:自己的哪个弱点让你不能忍受?

A:干活磨叽。

Q: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A:妈妈、妻子、照相机和航模飞机。

Q: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A:幸福指数极高,有阳光的心态、自己喜欢的事业、幸福美满的家庭。

Q:你的行为准则,生活信条是什么?

A:行为准则: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兢兢业业,奋斗一生;生活信条:敬老爱幼,孝敬父母,教子爱妻。

Q:你有什么样的口头禅?

A:相信自己是最厉害的。

Q: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A:镜头语言,一生不变的追求。

Q:你认为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A:与人为善,乐观向上,大气豪迈。

Q:你认为人生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

A: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完美的家庭。

Q:你认为什么是不幸?

A:祸从天降。

Q:人身上可以被谅解的缺点是什么?

A:错后反思自己。

Q:人身上最使你厌恶的缺点是什么?

A:不自重,不懂装懂,狂妄自大。

Q: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命运最可悲?

A:无所事事,好吃懒做,怨天尤人。

Q: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品质?

A:实在,好学上进。

Q:你觉得男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自信、阳光、坚强。

Q:你觉得女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内涵和气质。

Q:你认为什么叫明智?

A:在事物变化中做出理性判断。

Q:你怎样看待名望?

A:要有平和的心态。

Q: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A:过失的错误。

Q:你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A:空虚攀比,教育畸变,一切向钱看齐。

Q:你怎样看待人类的未来?

A:离开地球到太空。

Q: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你最想改变什么?

A:改变“不健全”人的虚荣心。

Q: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A:奉献。

Q: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A:一百岁以后在睡梦中死去。

Q:假想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怎样撰写?

A:快乐一生,死而后已。

Q:除了上述问题,你最希望被世界提问并回答的是什么?

A: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多少年?回答:看人类如何善待地球。

廖攀

1982年生于四川南充。2005年至2006年任《北京晚报》摄影记者。2006年至今在中国新闻社工作,现任摄影部采访组长。2009年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银奖,2012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年赛金奖、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三等奖。2013年凭借《莫言获奖后》获第24届全国摄影展金奖。2014年《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金镜头”评选(2013年度)中获得年度杰出记者称号。

Q: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A:中学时,我就开始拿相机拍照,舅舅做照相馆生意,给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在一次次尝试中摄影不断给我带来惊喜,也就喜欢上它了。

Q:谈谈你用的第一台相机?

A:珠江135照相机,相机没有测光,为了不浪费胶卷总是总结曝光数据经验。

Q:你现在用什么摄影器材?

A:尼康系列,D4、D3s、14mm到200mm

的3只镜头、两支闪光灯、3个离闪遥控。

Q:你最合手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A:iPhone, 随时随地摄影并分享。

Q:你觉得摄影最好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A:线上和线下都好。

Q:胶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A:必须有,就像黑白摄影依然有很多人喜欢,胶片有其独特质感。

Q: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A:一种观看态度。

Q:你从摄影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对世界不同的视觉体验。

Q: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以及它们的重要次序?

A:勤奋、思想和机遇。

Q:你曾经最大的困难或挫折是什么?

A:高考失利。

Q;你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A:从脚下做起。

Q:你最看重摄影师的什么品质或素质?

A:人文情怀和视觉素养。

Q:你最喜欢的在世和过世摄影师各是谁?

A: 安妮·莱博维茨、尤金·史密斯。

Q:你最喜欢的摄影主题是什么?

A:社会纪实、人物。

Q:你最喜欢的摄影作品是哪些?

A:《乡村医生》(尤金·史密斯)、《六十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王瑶)。

Q:决定一幅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是什么?

A:仍在探索中,内容和形式是一方面吧。

Q: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忠告?

A:热爱生活。

Q:你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怎样?

A:最深入生活、参与者最广泛的视觉门类。

Q:你有什么未来的摄影规划?

A:见证社会进程、表现人民生活。

Q: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宽松、自由。

Q:决定你一生重要走向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场景?

A:中学时,自己拍到一幅满意的作品。

Q:你一生最初的记忆是什么?

A:模糊了,县城的老街吧。

Q: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A:童年,以及大婚当日。

Q:你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是什么?

A:外婆去世。

Q:你喜欢读什么方面的书籍?

A:艺术、文学。

Q: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是什么?

A:泡在水里。

Q: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是什么?

A:新闻摄影稿件出错。

Q: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A:没有好好学外语。

Q: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A:不能日常照顾父母。

Q: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A:病痛。

Q: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A:看看历史中的中国。

Q:你珍视自己的哪种能力?

A:观察力。

Q:你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语言表达能力。

Q:如果可以,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超能力?

A:转瞬即达。

Q:自己的哪个弱点让你不能忍受?

A:交际能力。

Q: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A:妻子、相机。

Q: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A:平缓。

Q:你的行为准则,生活信条是什么?

A:心中有爱、热爱生活。

Q:你有什么样的口头禅?

A:去现场。

Q: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Q:你认为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A:向往美好。

Q:你认为人生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

A:家和业兴。

Q:你认为什么是不幸?

A:痛失所爱。

Q:人身上可以被谅解的缺点是什么?

A:先天缺陷。

Q:人身上最使你厌恶的缺点是什么?

A:贪婪。

Q: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命运最可悲?

A:懒惰。

Q:你觉得男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有担当。

Q:你觉得女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细致。

Q:你认为什么叫明智?

A:条条大道通罗马。

Q:你怎样看待名望?

A:水到渠成。

Q: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A:温水煮青蛙。

Q:你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A:剧烈变革。

Q:你怎样看待人类的未来?

A:更美好。

Q: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你最想改变什么?

A:环境。

Q: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A:体验、创造。

Q: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A:安静。

Q:假想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怎样撰写?

A:刻个二维码吧!

Q:除了上述问题,你最希望被世界提问并回答的是什么?

A:我是四川人。

猜你喜欢

摄影
摄影精选
梅(摄影)
摄影冷知识知多少?
夜垦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