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京食尸鬼》的移植之“理”

2015-09-10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排异狒狒李四

在《东京食尸鬼》的剧情中,人形怪物食尸鬼神代利世(外表是一位女神级的美女)打算吃掉大学生金木研,不料她在捕食过程中遭遇意外丧生,金木也因此受重伤性命垂危。不知情的医生给金木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然器官供体却是利世本人。接着,从病床上醒来的金木逐渐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对劲,原本记忆中的美味食物变得难以下咽,同时身体开始渴望其他的“食物”……

在医生眼里,“由于你移植了某人A的心脏,术后性格大变,与A越来越像了”,这类规律暂时还不存在,也没得到确切证实。因此,我们仍然可将此类情节视作“传说/神话”(次元墙被炸裂)。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器官移植是什么样的呢?

哪些器官可以移植?

常见的有:眼角膜(因角膜伤病导致后天失明的可重见世界,姚贝娜逝世后就将自己的眼角膜捐赠)、肾(生存时间相对较长的大型移植)、肝、心、皮肤、肺、胰腺与胰岛、甲状旁腺、小肠、骨髓(用于治疗白血病等)等。也有个别是多脏器移植,如心、肺、肝或心肺联合移植。

移植并不一定都是别人移植给自己,有些器官可自身移植。如: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由于烧伤等原因,会导致皮下组织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易感染,水份损失多;有医生尝试用猪的皮肤先覆盖病灶,等待自身皮肤准备好,之后再移植自身皮肤。

排异反应

从《东京食尸鬼》的剧情来看,人类在食尸鬼面前只是一个战斗力仅为5的渣不说,连能折磨死人的排异反应在面对食尸鬼器官的时候也完全没了一丁点脾气——不仅不排异,反而把人格都被转化了……

什么是排异呢?人体对于“不属于自己”的细胞、组织、器官会产生排斥,也就是人的免疫系统会启动,直接杀灭移植来的器官。当移植过来的器官衰竭后,人体就会再次面临死亡的威胁。所以,器官移植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理应是比较慎重的一件事,否则,移植后病人很快死亡,弊大于利。

1969年,由挪威Sandoz(山道士)公司的科学家首次分离出环孢菌素(FK506);3年后,同一家公司的科学家发现该药有免疫抑制的作用;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可将此药用于抑制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而美国匹兹堡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则将此药用于肝移植的排斥反应抑制。当然,西药的研发过程是:先确定治疗方向,再通过临床试验才能够大批量上市销售,所以,Sandoz(山道士)公司直到1983年才开始正式大批量销售,从此,此药扫清了最后的技术障碍。这意味着,我们人类的医学可以将器官移植正式提上议程了,术后因脏器再次衰竭的发生概率下降了。

目前,肾移植患者的10年存活率已经超过60%,存活时间最长的是32年;肝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是12年;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近16年;肺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是8年;心脏瓣膜(生物瓣)术后20年生存率已达到90%以上。

即便如此,术后恢复除了翻越排异关,还需要攻克感染关。环孢菌素等这类抑制排斥反应的药物,同时也抑制了我们人类的正常抵抗力(免疫能力),术后病人应该终身服用这类药物,这意味着:一次对于正常人可能产生不了多大危险的小感冒,让术后病人碰上了,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支气管炎、肺炎,最后恶化到死亡(并发症致死)。

伦理之困

一方面,为了治疗救人,医学家们积极探索各种各样的器官供体;另一方面,反对者认为:有些医学家的探索过于离谱,引发伦理危机。下面就来讲三个异种移植的例子。

狒狒的肝脏

1992年,美国匹兹堡大学附属医院-35岁乙肝患者的肝脏已坏死,生命垂危。由于担心移植人的肝脏可被乙肝病毒感染,所以,医生决定尝试移植狒狒的肝脏。医生们移植了一只15岁雄性狒狒的肝脏,术后当天,狒狒肝脏就开始发挥功能。为了减少患者体内对狒狒肝脏的排异反应,医生们采用多种抗排异反应药物,包括环孢菌素(FK506)。7月2日这位男子术后第一次刮了胡子,并开始食用流质食物,可下地走路。但是,两个月后这名男子出现了发烧症状,经X光胆管检查后又发现血液感染,不久后就死去。

基因工程的猪心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自1992年开始饲养世界上第一群心脏中含有人基因的猪,科学家是在猪卵细胞中植入人的一种基因后培养出这种猪的。在猪长成后,科学家将猪心脏植入猴子体内。实验表明,将猪心脏植入猴子体内后,猴子体内几乎不产生排异反应,植入猪心脏的猴子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为40天。

生物瓣膜(生物心瓣膜)

人们曾广泛使用机械瓣膜配合抗凝血治疗,但近年来在美国,75%的患者选择生物瓣膜,即以猪主动脉瓣或牛心包作为组织材料,经过处理后制成,瓣叶柔软,生物相容性好,对血细胞无损害,一般不用服用抗凝药,采用牛心包生物瓣的患者,20年生存率已达到90%以上。

综上所述,第3个例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其后果虽不如《东京食尸鬼》这么离谱,但其可能引发的灾难级数却可能更高。你想呀,原本猪-猪、牛-牛之间传染的病忽然之间变成猪-人、牛-人、猪-牛的传染关系,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伦理问题之二:当人类将自己的基因植入到猪卵细胞中,此时的生物体是人呢,是猪呢还是猪八戒?再将它的心脏移植到人类体内,等于是将非人非猪器官移植给人,移植后这个人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吗?如果这个人接受74个非人非猪的器官(心、肺、肾、肝)以后又怎么说?

第三,假设我们人类的医学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移植人的大脑了。下面的场景将会存在着严重的伦理问题:

当张三的脑死亡后,移植了李四的大脑,那么,你究竟是张三本人?还是李四?又假设张三与李四都是为人父为人夫,那么,你出院时,是应该回张三的家与妻儿团聚,还是回到李四的家去团聚?又或者,张三为人父为人夫,而李四是女性,为人妻为人母,那更加糟糕,在伦理上完全是一团糟!从记忆上来看,似乎大脑仍记得自己是女性,但是身体却是男性的。

综上所述,虽然《东京食尸鬼》的器官移植引起的后果是人格与口味的转变,其本质其实还是透露着作者的一丝隐忧——你可以说他是对器官移植的伦理思考,也可以说这是崩坏了的世界观设定。不可否认的是,器官移植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补完食尸鬼

食尸鬼这个二次元角色形象在我们这个世界能够流行,其实都得拜《魔兽争霸3》中不死族最猥亵的小兵所赐——平时伐木,战时凑数,战力不足数量来凑,打不死别人家的英雄起码也可以把玩家吓个半死。随后《Dota》流行,食尸鬼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又出来恶心人了一把。直到《东京食尸鬼》的出现,食尸鬼才披着“白富美”与“高富帅”的“美型皮”混迹在人间,这才算轻微地扭转了食尸鬼在流行文化中猥亵的造型。

说起食尸鬼的原型,应该是源于人们对鬣狗的恐惧与厌恶,大家都知道,鬣狗是看上去非常猥琐的喜欢食腐的动物。所以,有据可查的关于食尸鬼最早的传说就起始于鬣狗曾经活动广泛的阿拉伯地区——食尸鬼是一种藏身于沙漠中的恶魔,可以变身成鬣狗,偷掘人类的坟墓并啃啮尸体,又或者幻化成人形后将旅行的人诱惑至沙漠深处后吃掉。

到了当代的桌面游戏流行之际,欧美的“龙与地下城”系统才第一次创建出最为人所熟知的食尸鬼形象——一身腐肉的不死人类,行动缓慢且浑身弥漫着瘴气,一旦接触到它的人类将感染麻痹或者瘟疫。

日系动漫关于欧美神怪的“脑洞”开得一向比较大,除了美型食尸鬼之外,还有《圣魔之血》中披着神父外衣的专门猎杀吸血鬼的吸血鬼。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找来—探究竟。

猜你喜欢

排异狒狒李四
狒狒羞红了脸
有群狒狒在打斗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监测中的价值分析
你追我赶
熟人就是这样变成陌生人的
李四超前
洞见
十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