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山涉水,寻找地道的西班牙吃食

2015-09-10潘一鸣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30期
关键词:橄榄巴塞罗那毕加索

潘一鸣

由于现在是夏天,西班牙的沙拉是橄榄油拌西红柿,厨师推荐的时候都会说,“新鲜摘下来的西红柿”。

酸的西红柿配上香浓醇厚的橄榄油,构成了独特的风味,用叉子叉起一片西红柿,慢慢送入口中,舌尖上感觉到的第一个味道就是橄榄味,闭嘴轻抿,橄榄味中就有了酸的西红柿味道。这道菜每家有每家的做法,我在西班牙的三座城市中的三家店,都品尝了这道菜,口味都不一样。

沿着弯曲的高速公路开往西班牙的第五大城市萨拉戈萨要两三个小时,这是一个宁静的城市。我们在骄阳下走着,这座小城和巴塞罗那的面貌一点也不一样。这里,大街上只有四五个行人,汽车都没有一辆全身上下车漆完好无损,哪有巴塞罗那生机勃勃?

我们一直前行在未知的城市小巷,现在已是当地下午五点多,本以为会伴着夕阳来到市中心,哪想到天还是两三点那样碧蓝的天,太阳还是那么刺眼,漫步着,突然看到左侧有一家餐馆,依旧像巴塞罗那的那些餐馆,店的四周全部都挂着大火腿,这里的西红柿沙拉,就是这家马尔诺餐馆的推荐开胃菜。在服务员的鼓动下,我们要了一盘,这盘沙拉是现在全国的时令菜,前面说了各种不同,这家人就下了点血本,把几棵大橄榄放在上面。橄榄是西班牙的特产,营养价值非常高,它有些苦,不像国内超市里卖的罐头装的那样,又有些发涩,但这可是上等的宝物。加上几颗橄榄,并不光是为了装饰,还提升了橄榄油的几分醇香。一开始肯定是吃不惯的,入乡随俗还需要一段时间。

第二盘番茄沙拉是在毕尔巴鄂被我干掉的,当时天还下着细雨,我们来的这家餐厅在全毕尔巴鄂人气排名第一,餐厅也牛气,从来不在晚上八点之前开门,而且需要预订。这次大厨们撒的不是橄榄而是蒜泥,香醇酸爽,又冒出了蒜香和微微的辣味,更让人有胃口。

第三盘被消灭在圣塞巴斯蒂安的小巷子里。这是一个海滩城市,有风平浪静专供人们游泳的海滩,也有让人们冲浪享受刺激的海湾,从这里我体会到了西班牙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疯狂,这家酒馆在当地排名第四,身居小巷,只有四五十平米,但生意确兴隆的不得了,再瘦的人也会感觉拥挤。这里的沙拉,没有任何花样,是最朴实的做法,也许厨师们认为,只有以最朴实的做法拌制,才是最可靠纯真食物。

西班牙人把他们的特产,海盐、橄榄油发挥到了极致,不过我在西班牙吃的正餐,除了海鲜饭和香肠煮豆子之外几乎全是牛肉,其中我最想说的,就是上述这三家餐馆的牛肉。在萨拉戈萨的马尔诺,我和家人们整整吃了两大块牛肋排。人们管吃十成熟的牛排的人叫土包子,我在巴塞罗那的四只猫餐厅就扮演了一回土包子。

四只猫餐厅是大艺术家们的根据地,毕加索、高迪等常在这里喝茶。据说这家餐厅是有着装要求的,我在这么高尚的地方居然吃了全熟的牛肉,太难堪了,口味也太苦太涩,于是我决心要在萨拉戈萨试一试半熟。萨拉戈萨的马尔诺牛排店的WIFI密码是很长的一大串西语,翻译过来竟然是:马尔诺的大肋排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肋排。这家的冷库是透明的,就像一扇橱窗一样临街展示,那一扇扇牛挂在里面示众。一份肋排要46欧元,我们点了两份,端上来巨大的一盆牛肉,一个铁板还有一个煤气炉。生平是很少看到这么大的两坨生牛肉,其实他们已经被腌制好,随客人的心意放在铁板上自己烤。牛肉还在淌着血的时候已经被告知可以吃了,牛肉里的汁全部被挤到了我的嘴里,那汁水夹杂着橄榄油的香和海盐的咸香,我现在几乎描绘不出来当时的感受,嫩和香,总之快美哭了。

在西班牙几乎每一个城市里面都会有一个大的海鲜市场,类似于国内的大排档,说是海鲜市场其实海产品占一部分,还有肉、蔬菜、水果,以及小的酒吧和餐厅。巴塞罗那那个海鲜市场据说是全西班牙最大的,我称其高手如云。其中有一家大排档,在这里我品尝到了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香肠煮豆子和海盐辣椒,这两道菜是特色,香肠是西班牙肥肠,豆子是当地的一种豌豆,这两种东西是绝配,又香又好吃的肥肠加上软软的豆子,咬进嘴里沙沙的口感又透出了肥肠的咸香,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

在这市场里不得不提海鲜,因为,它在当地实在是太出名的餐后小吃了。市场里大部分是海鲜摊位,也有卖火腿和水果的。在那里我第一次吃了生蚝,味道很鲜美,尝起配着柠檬汁的生蚝,我不禁想起了大海和海里的生物,咬一口,你能尝出海水的海腥味,这就像是一次美妙的旅行。

相传是马可波罗在元代来中国的时候,把火腿制作的技术带去了欧洲,我在西班牙吃到好吃的Bellota的时候,对这一解释比较质疑,因为为什么西班牙火腿比我在中国吃到的火腿要好吃那么多。

到处都是悬挂着满满的猪腿的商店和餐厅,我见过的火腿也有成百上千个,西班牙啊,每年要杀死多少只猪呢。

在西班牙通常父母给新生儿吃的第一口食物就是生火腿拌鸡蛋,这种发甜的肉的味道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西班牙最常见的火腿有两种,一种是吃饲料长大的通白猪,价格一共800-1500人民币,是Jamon serrano;一种便是吃橡果长大的猪,不仅吃果子,还散养在大自然中,喝泉水,名为Jamon Iberico de Bellota,其中还精确区分系统的百分比,普通的一公斤在3500-6000人民币。因为难得,所以在西班牙一直都是在吃Bellota,它有淡淡的清香并且蕴含着丰富的咸味和一点点酸味,还有就是榛果香。我觉得美味的食物最离奇的体验就是在一种食物上面吃出另外的不同物种的香味,吃Bellota我们都是清口吃,就红葡萄酒。

Els 4 Gats,毕加索办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展览

在西语中,所谓“四只猫”,有时候指的是三五个人,那么三五个便有可能成为一个聚会的场所。

在巴塞罗那的Els 4 Gats就是因此得名,四只猫餐厅位于巴塞罗那哥特式老城一条狭窄小巷的深处。很多人认为毕加索是当年四只猫餐厅出名的原因,事实上当年不满20岁的毕加索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辈。

四只猫餐厅的创立人是Pere Romeu,其本身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Pere Romeu在巴黎的时候受雇于黑猫酒店的老板兼创办人Rodolphe Salis。黑猫酒店是当时巴黎艺文界人士聚会的地方,很多艺术家、作家、诗人、音乐家是酒店的常客。1894年Pere Romeu从巴黎回到巴塞罗那后,想在巴塞罗那也创办一间类似黑猫酒店的餐厅,让巴塞罗那的文艺界人士有个聚会的地方。Pere Romeu在巴塞罗那结识了当时的著名画家Ramon Casas,因此而深入当时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的艺术界,并在后者和其他一些人的经济支持下开了以黑猫酒店为灵感的四只猫餐厅,位于马丁之家(Casa Marti)一楼。马丁之家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Cadafalch于1895年设计建造的。

四只猫餐厅得到Ramon Casas等人的捧场,很快成为巴塞罗那艺术家、作家、诗人、音乐家、建筑师等人聚会切磋的地方。Pere Romeu还出版了《四只猫》艺文杂志。当时年仅17岁的毕加索也是四只猫餐厅的常客,但是,一直到毕加索以裁缝师的画像向裁缝师定做了一套西服后,四只猫的长辈艺术家才让他参加艺术家聚会。毕加索不但在四只猫举办了他的第一个个人画展,还为四只猫制作宣传海报,后来这个海报成为了菜单的封面。

这里是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塞罗那》的取景地,一走进餐厅,那位不靠谱的艺术家安东尼约会两个美国女孩维姬与克里斯汀娜的场景,便挡也挡不住地扑面而来。

猜你喜欢

橄榄巴塞罗那毕加索
橄榄林中的乡村酒店
《梦》和毕加索
毕加索之夏拾遗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巴塞罗那NATEXO办公室
骑行游走 巴塞罗那
冬清肺火用橄榄
橄榄情
榨橄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