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说明”之美

2015-09-10陈祖平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5年5期
关键词:通州区南通市说明文

本期“名师导学”配合苏教版七(下)第三、四单元学习

本期作者:陈祖平 赵雨舒 朱通明 易培培 陈莉烨

陈丽丽 朱爱民 瞿晓艳

名师简介

陈祖平,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有数十篇语文教研文章发表于《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爱好文学创作,曾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200多篇。

赵雨舒,中学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班主任,南通市通州区德育先进工作者。曾开设区级公开课并获得一致好评。有十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朱通明,中学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双心’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带班人。

易培培,中学二级教师。曾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现任教于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

陈莉烨,中学一级教师,南通市通州区教坛新秀、通州区名师之路成员、“简约语文”团队成员。近年来,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上。

陈丽丽,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嘉奖,通州区优秀初中教师。曾在省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现任教于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

朱爱民,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语文一线教学工作,曾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瞿晓艳,中学一级教师,曾获得南通市通州区新长征突击手、教学六认真先进个人等荣誉。曾在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现任教于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

如果问同学们喜欢什么体裁的文章,我想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散文和小说。是的,散文——语言优美形象,情感深沉蕴藉;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学习这样的文章,同学们自然情绪高涨,兴味盎然。但是,我要说,说明文同样魅力无限,七年级(下)的三、四两个单元就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说明”之美。

“说明”之美,美在知识呈现明了。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知识)。有人认为,介绍性的文章干巴枯燥,没有嚼头。其实,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从把事物(知识)介绍清楚的层面来看,说明文的要求可能远远超过散文、小说之类。介绍一样事物(知识)容易,而将其说“明”却着实不易。如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等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娓娓道来,我们仿佛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领略了纪念碑的雄伟,目睹了中山陵的巍峨,感受到了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

“说明”之美,美在课文结构井然。说明文讲究条理的清晰、结构的严谨。有的说明文以游踪为线索,有的以方位显层次,有的以逻辑示缜密。以《松鼠》一文为例,作者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统领全文,然后依次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性,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凸显了说明文的结构之美。

“说明”之美,美在语言驾驭得法。不少作者写作说明文时,并不是板着脸孔在介绍,他们犹如一个个技术娴熟的水手,在语言的海洋里任意东西,应付自如。读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我们可以随处捡拾到那闪烁着语言的无穷魅力的珠贝。“方山如屏,秦淮似带”“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四字句的运用,清新流畅;“每当傍晚降临,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松树”“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巧用拟人,栩栩如生。这些语句或说明,或描写,或记叙,看似信手拈来,实乃作者匠心所至。

“说明”之美,美在情感抒发自然。人们通常认为,说明文往往不善抒情,抑或认为说明文就根本不会抒情。其实不然,倘若你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在说明事物或介绍知识的时候,说明文也处处有情,时时含情。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你能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由衷的崇敬之情;读《凡尔赛宫》,你会在简洁明快的介绍中,品味出作者发自内心的惊叹;读《松鼠》,你可以透过生动的语言,领悟作者对松鼠真切的赞美与喜爱。文贵情真,说明文亦是如此。

同学们,请用欣赏的眼光来学习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只要用心去感受,相信你会和我一样,在“说明”之美中徜徉流连。

猜你喜欢

通州区南通市说明文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说明文阅读专练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南通市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