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环保:“久违了,手帕君!”

2015-09-10段定锋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45期
关键词:梭梭阿拉善手帕

段定锋

在很多人看来,手帕早已成为一份遥远的记忆。如今,人们用一次性纸巾代替了手帕,在方便的同时,却带来了环保的问题。其实,手帕具有更多优点,不仅私人、干净,还可以重复使用,更早些时候,它还承载着文化意义。现在,有些人呼吁回归传统重新使用手帕,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砍伐大量树木,更环保。近期,七位艺术家用艺术跨界的方式为手帕赋予了新的意义——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土地荒漠化问题,并献出一份力。

“久违了,手帕君!”活动由ARTPLUS 与阿拉善SEE共同发起。ARTPLUS是雅昌旗下的专业艺术礼品定制服务的平台,而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是以企业家为主体,以保护地球生态为实践目标的公益机构。ARTPLUS邀请了七位著名的当代艺术家进行创作,并将这七位艺术家的作品制作成为精美手帕。此次活动一共准备了2016套手帕,其产生的全部利润所得将用于支持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项目。该项目计划在内蒙古阿拉善的关键生态区域,10年种植一亿棵梭梭树,恢复200万亩梭梭为主的荒漠植被,重建历史上曾有的梭梭林生态屏障。据悉,购买一套手帕,相当于在阿拉善地区捐种140棵梭梭树,固定1400㎡荒漠土地。

“久违了,手帕君!”得到了艺术家的热烈回应。丁乙、谭平、汪建伟、马晟哲、彭博、冷广敏、颜磊七位年龄范围涵盖50后、60后、70后、80后的当代艺术家,精心挑选了适合此次主题的作品并无偿捐赠版权。

当代艺术家汪建伟从他2014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览《时间寺》中挑选了一件灵感来自动物切片的架上作品。在他看来,这件对时间进行思考的作品与环境保护一样,都具有普遍性。他赋予这块手帕象征的意义——一场对日常生活的革命——在我们重拾手帕的过程中,学习与环境新的相处方式,经由手帕做出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点积极改变。

作为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教授设计的老师,谭平认为设计师应该从设计的观念出发,将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概念纳入到作品中,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而手帕在当下的设计与使用正好贴合环境保护的理念。

公益手帕在当晚一亮相便得到了企业家的热烈支持。这套“久违了,手帕君!”被阿拉善SEE现任会长任志强、创始会长刘晓光、第二任会长王石、第三任会长韩家寰、第四任会长冯仑等SEE会员企业家倾情演绎。任志强更是在晚会现场唱起老歌《丢手帕》,鼓励会员积极认购公益手帕。

在这场环保活动中,小小手帕起着关键作用。手帕本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寻常的生活用品。对于大众来说,我们也可以试着放弃一次性纸巾改用手帕,参与到环保中来。

猜你喜欢

梭梭阿拉善手帕
梭梭的建筑课
花花草草染手帕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手帕游戏1、2、3
烧不坏的手帕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阿拉善的西夏建筑遗址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群(狭义)的形成时代
穿透杯子的手帕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