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重:兄弟情重于爱情

2015-09-10康荦张玉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任重哥们儿哥们

康荦 张玉

1月17日,年代情感大戏《别叫我兄弟》在北京卫视播出,其中,任重扮演男一号“韩子辉”,命途多舛但为人却奋斗不息,他和朱雨辰饰演的“佟海涛”是一对儿“情谊变质”的发小儿,喜欢上同一个女人,又为了尊严和面子斗得你死我活。任重的表现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不少人觉得这是任重从影以来的突破之作。

《别叫我兄弟》原名《光阴的故事》,第一次看到剧本时,任重一口气读了十几集,被跌宕起伏的剧情、人物命运的走向深深吸引。虽说任重真正的青春不在那个年代,但1979年生人的他是标准的80后成长模式。直到现在,任重仍然怀念小时候吃过的三分钱的小豆冰棍儿和北冰洋汽水儿。再加上他又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孩子,所以对这部戏很有感情。拿到剧本之后,任重第一时间给爸爸妈妈读了剧本,妈妈还把她和爸爸结婚时的照片拿给他看——照片中就是那个穿绿军装的时代,爸爸也有海魂衫和蓝裤子,这让任重更坚定了拍这部戏的想法。

说起80后的时间坐标,有两件事让任重记忆最为深刻,一是小时候邻居家有电视机,画面上播放战士们过天安门时,都戴着大壳儿帽,英姿飒爽,回家后的任重一直央求母亲给买一个一样的大壳儿帽戴上,而且拿着扫把自己在屋里踢正步,一板一眼,表情严肃。还有一个是,任重很喜欢那个年代的衣服,海魂衫、绿军装还有蓝裤子,在那个年代这些是很时髦的打扮,“如果放在现在,这一身行头儿上街应该也挺酷的”。任重回忆道,记得小时候上初中,最流行的穿法是校服套在外面,穿一条西裤,再配一双黄边片儿鞋,走起来特别的帅。

剧中,韩子辉吃尽了苦头,起早贪黑地忙碌,终于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成了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京东第一倒爷”。“在韩子辉身上我看到了只要有一颗不死的心,就一定不会死;只要有一颗上进的心,就一定会上进。人的生命力都是极强的,自己的信念不能丢。”任重说。

Q:你会怀念那个年代(上世纪80年代)吗?

R:会啊!前两天我小学同学的朋友圈,还在发小时候玩过的弹弓、吃过的零食、拍过的洋画,看了真的特别怀念,可能这一代人都比较怀旧吧,还好我很幸运经历了那个年代的尾巴。

Q:如果现实中你和自己的哥们儿喜欢上同一个女孩你会如何处理?

R:我相信一个优秀的女孩都会被很多男孩喜欢,所以在现实生活里一个女孩被很多人追求的事情很多,尤其在那个年代里更多。现实中嘛,那要看我够不够喜欢,我跟兄弟的感情够不够好。如果跟兄弟够好,那就别跟兄弟争了;如果对女孩儿够喜欢,跟哥们的情谊又不是很深,那只能当仁不让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但是还好我还没有在成长过程中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不希望碰到,因为太尴尬了,可能一辈子都做不了朋友了。

Q:在现实中你会因为什么样的问题和哥们儿翻脸?

R:翻脸我应该不会,我只会对事从来不对人,比如说我对现场的一些艺术处理的方式有见解的时候,我可能会跟制作部门或者跟艺术部门发生一些争执,仅此而已,事儿过了就过了,我从来不针对某一个人。如果我觉得这个人有问题,我可能会不太愿意和他接触,就避免接触,因为很难沟通还不如就各走阳关道。

Q:到现在还频繁联系的兄弟认识时间最长的是多久?

R:应该说真正称得上哥们儿的是我大学的同窗、上下届的师弟师妹,因为毕竟是在一个背井离乡的地方认识了一些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相处了十几年。像我跟我大学同学相处时间最长的十七年了,现在还经常一起共事,应该算是我最好的朋友,比如说王阳、张铎、冯鹏、刘宇、赵达啊,我们在一起都非常好,我现在每部戏几乎都能碰到我自己的同学,特别高兴,演《青年医生》的时候就是和张铎、王阳在一起还有我师弟。虽然小学、中学也有很多朋友,但因为大家从事的行业领域不一样,可能只能说认识二十几年。

Q:你怎么看待兄弟情?亲情、爱情、兄弟情,怎么排位?

R:亲情是第一位的,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我们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说实话我没什么兄弟的概念,在我的世界里,北京的孩子到头了是表亲,但是表亲在一起就没有成长的经历,没有睡在一个炕上的经历,没有分享事情的经历,没有跟自己的朋友翻过脸的经历。所以当我们成熟懂事了之后才认识了一群所谓的哥们,这样一群哥们把你真正当朋友的时候,他们会借给你钱,会有饭叫你一起吃,会到你家里来玩,甚至会和你分享他很私密的礼物。所以如果让我排位的话,第一位肯定是亲情,其次是兄弟情、同窗情,我觉得其实他们和家里人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爱情对我来说还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我还没有结婚、没有成立自己的家庭,也许我成立自己的家庭后会回归得多一点,现在玩心比较大。

猜你喜欢

任重哥们儿哥们
任重
画一朵牡丹
画一朵牡丹
为粉丝清空购物车 任重生日会举行
知足吧
哥们,让人煮了?
准来
亲一个
钱多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