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命于皇 仪态万方

2015-09-10王诤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洛可可银器

王诤

银,一种白色贵金属。左思在《蜀都赋》中洋洋洒洒,“江珠瑕英,金沙银砾”,可知其贵。然而,把一块银子变成精美艺术品,则是一代代手工匠人于案几桌台上,耗毕生之工孜孜以求的极致成就。去年,Puiforcat博艺府家来到中国,进驻爱马仕·博艺府家·圣路易精品店。如果你相信,不,抑或说信仰爱马仕品位,那看看店址所在就该知道这一品牌的分量:授命于皇,仪态万方。《北京青年》 周刊专访了该品牌CEO Helene Dubrule女士。

Q:关于品牌创始人Jean-Baptiste Fuchs先生,他是路易十五禁卫军中一位弓箭手的后裔。众所周知,路易十五时代是洛可可艺术趣味的年代,但我看Puiforcat博艺府家的设计并不追求繁复,而是有种简约的美感,为什么呢?

A:Puiforcat博艺府家以其装饰艺术风格及简洁的线条著称,但这些系列是在Jean Puiforcat的影响下于20世纪20年代设计的。19世纪初,Jean-Baptiste Fuchs携手两位表亲Emile Puiforcat和Joseph-Marie Puiforcat创立Puiforcat博艺府家时只生产餐具,其产品系列也未被洛可可风格所影响。历史上,Puiforcat博艺府家确实跟皇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世纪末期,Louis-Victor Puiforcat接管家族生意后,命工匠复制了其私人收藏中路易十七和路易十八时期的精美银器。受他影响,公司开始高端定制银器业务。在他私人收藏中,有“奥地利的安妮”酒杯,曾是法国女王路易十三世之妻的珍藏。

Q:银器的制作历史悠久,作为法国银器的代表品牌,能否谈谈法国银器与欧洲其他银器制品的同异?

A:受类似的历史事件、各宫廷之间的相互交流及游历于欧洲各国的艺术家的影响,法国、英国、德国和瑞士的银器制作在工艺技巧和风格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事实上,在演变出餐具和餐桌装饰艺术之前,银器最初是作为重要的宗教装饰器皿出现的。17世纪期间,法国银器工艺技巧享誉欧洲,迅速催生了受自然启发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在欧洲各宫廷的盛行。这种风格的特征是有繁复的装饰,及树叶、贝壳、弧形曲线等不对称的形状。英国和德国的银器制作迅速受到影响并将这种法式洛可可风格运用在银器制作上以取悦各国权贵。

Q:你个人对中国皇家银制品有何评价?对于今天中国市场上的目标客户如何定义?

A:在亚洲市场,Puiforcat博艺府家首先进入台北和首尔,去年我们来到中国。中国古代金银器不仅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而且工艺复杂精细,科技价值含量很高。从其用途划分,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金银制品最初就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形式出现,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当下的中国顾客越来越重视生活艺术,并追求高质量和精美工艺。

带着对生活的美好感悟和对创意的无限热爱,一向以色彩鲜艳、造型奇趣的手袋而著称的意大利皮件配饰品牌braccialini为您择选新年开运单品。光润的皮面彰显品质感,以特殊的金线热印技术打造出华丽的哥特风格图案,本系列款式简单却奢华无比。魅惑的红色与奢华的金色搭配,散发出大气、神秘的韵味。

农历羊年PUMA将潮流与传统完美结合,新款在PUMA经典的TX-3鞋型上巩固了科技含量,三重密度发泡的橡胶外底和TPU外鞋跟避震片等为跑者提供绝佳保护。鞋舌与鞋身相映成趣的刺绣金羊标识、鞋带上金灿灿的元宝扣饰和鞋垫上别出心裁的红底金花剪纸图案,满载新年美好愿景。

本季DELVAUX新品的设计灵感源于印象派圣地——田园牧歌的诺曼底,让人仿佛看到马奈《草地上的午餐》以及宜人的乡村闲情。Delvaux标志性的皮条织布“Toile de Cuir”在富有结构感的“Le Brillant”与柔软的“Every D”系列得到了全新的诠释。

KATE美妆小物保佑你在新的一年里好运当头。粉金色调聚光焦点眼影盘,独特质地更贴合肌肤,闪耀色泽打造迷人明亮双眸。吸引“他”的目光。2015年3月即将发售的聚光焦点眼影系列运用轻盈光润的流行色调,细腻的质感,仿佛聚光灯般焦点汇集的光芒x透明感,塑造清澈亮泽的魅力双眸。是春季彩妆中最不能错过的彩盘。

猜你喜欢

洛可可银器
银器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俄罗斯银器有多少种装饰手法
17世纪 洛可可艺术风格 繁复与浪漫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老佛爷的洛可可迷情
洛可可风格的时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作品《Recoco》为例
巴洛克与洛可可室内装饰设计比较研究
洛可可风格在现代针织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老银器漫谈—小议地域特色之徽州老银器
银器一试,鸡蛋猕猴桃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