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病药膳食疗(二十四)

2015-09-10乾人

食品与生活 2015年1期
关键词:仙灵脾牛鞭食疗

乾人

阳痿是指男性虽有性欲,但却不能勃起或勉强勃起,时间很短,导致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男子性功能减退症。一般此症多与心理因素有关,中医分析可有“心脾两虚、思虑过度”或“中年肾亏、命门火衰”。

食疗原则

针对心脾两虚用“补脾养心”,肾火亏损则用“温肾壮阳”。常用中药材有人参、党参、黄芪、当归、茯苓、白术、肉苁蓉、鹿茸、仙灵脾、肉桂、牛鞭、鹿鞭、鹿角胶、海马等,食物可用芡实、莲子、桂圆、鲜海虾、牡蛎、板栗等。

海马牛鞭盅

牛鞭100克,海马1枚约5克,巴戟6克,辅料适量。牛鞭洗净,去腥切段;海马加黄酒浸泡;将处理好的牛鞭和海马放入炖盅,加水烧开后,小火蒸至酥烂即可。可温肾补阳、强身抗衰。

板栗虾鳝背

活杀鳝背100克,生板栗50克,虾仁50克,淫羊藿6克,巴戟6克,杜仲6克,山茱萸6克。淫羊藿、巴戟、杜仲、山茱萸加水200毫升煎汁,浓缩至50毫升制成“杜仲壮阳汁”备用;鳝背、虾仁去腥上浆;生板栗切片;鳝背、虾仁下油锅滑炒,加板栗片翻炒,加杜仲壮阳汁,调味勾芡即可。可补血生精、益肾壮阳。

风寒

湿痹

中医认为多由“素体卫表不固、复感风寒湿邪”所致。初起多局限于筋骨、经络,如迁延不愈,则深入脏腑、痹阻经络导致痹血凝滞、肝肾不足、气血亏损。

食疗原则

“肝肾不足”以“补肝益肾”为主。常用中药材有:当归、白术、生地、熟地、冬虫夏草、牛膝、仙灵脾等。“气血凝滞”以“补气活血”为主,常用中药材有人参、党参、黄芪、灵芝、桃仁、红花等,食物可用:草鸡、鸭子、生姜、板栗、鲫鱼、黄鳝、黑鱼、鹌鹑等。

益气猪蹄煲

猪蹄100克,党参9克,黄芪9克,川红花3克,茯苓12克,调料适量。党参、黄芪、川红花、茯苓煮成“参芪煎汁”备用;猪蹄洗净,切块焯水后,入油锅煸炒加水小火煨至近酥时,加入“参芪煎汁”、酱油等调料收汁即可。可益气补肺、活血祛湿。

补肾鳝筒煲

黄鳝筒100克,当归9克,仙灵脾6克,板栗50克。当归、仙灵脾预煮成“当归灵脾汁”备用;黄鳝筒洗净,加葱姜煸炒,加调料煨至半熟,加入板栗、当归灵脾汁和调料,煮半小时后收汁即可。可温补肾阳、活血补血。

(本栏目由上海药膳协会供稿)

皮疹

肿疡

皮疹是各类皮肤损害的统称,西医和中医对“皮疹”名称概念基本一致。各种疾病都可有皮疹表现,按形状分斑疹、丘疹、疱疹等。比较严重的有带状疱疹、麻疹。近期儿童“手足口病”受到关注,虽不是常见病,但皮疹初期症状也容易与夏季常见皮肤病混淆,要特别注意。肿疡在中医亦称“无名肿毒”,属中医外科的病名,包括“疔、疮、痈”等,也属常见病。

食疗原则

中医理论认为皮疹和肿疡都是“热毒或湿邪”侵入经脉、肌肤的表现。药膳食疗对“湿热毒邪”均可起到“清热利湿、托毒透疹”等辅助治疗作用,虽能预防疾患和缓解症状、加快康复,但还宜早诊断、早治疗。常用中药材有黄芪、金银花、茯苓等,食物可用薏米仁、芡实、山药、泥鳅、鲫鱼、兔肉等。

益气金银饮

黄芪6克,金银花6克,水250毫升(可辅备适量蜂蜜)。黄芪、金银花略浸泡,加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20分钟即可取汁(酌情可加蜂蜜)。可清热袪毒,凡痘疹、疮疡初起未溃或皮疹气虚者均可用。

金银泥鳅煲

泥鳅100克,金银花15克,金针菇50克,豆腐50克。泥鳅洗净焯水后备用;金银花煎汁备用;泥鳅、金针菇用油煸炒后加入豆腐、金银花汁,略煮后加调料调味即可。可清热利湿、败毒健肤,有助于改善季节性皮肤感染,还可润肺益肠。

猜你喜欢

仙灵脾牛鞭食疗
春耕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耳鸣的中医治疗与食疗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骨质疏松,服熟地黄仙灵脾
刘文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耳鸣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啤酒游戏”的视角
干旱对扁穗牛鞭草生长、营养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仙灵脾对大鼠卵巢中雌孕激素受体和Fas、Bcl-2 的影响
基于需求预测技术弱化牛鞭效应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