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牌特工是怎样炼成的

2015-09-10田浩

世界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瓦伦丁制作人员预演

田浩

马修·沃恩执导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是近年来少有的高分(IMDb:8.2、时光网:8.3、豆瓣电影:8.7)动作科幻片,影片充满着007系列电影的奇思妙想和神秘武器,以及《黑客帝国》般行云流水的打斗和枪战戏。影片既是对经典间谍电影的致敬,又在其中加入一些颠覆和好玩的元素。这些细节上的用心和整体呈现出来的酣畅淋漓的效果无不让走出影院的观众大呼过瘾。

过硬技术解决现实难题

这极具风格化的影像效果,是主创人员的天才创造力和幕后制作人员的精湛技艺的结晶。本文将分析该片四处值得一提的场景——爆头焰火秀、刀锋女杀手、教堂大屠杀、高空险跳伞,看看制作组在拍摄前期有怎样的考量,以及在拍摄时遇到过怎样的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影片中,伦敦青年埃格西(塔伦·埃格顿 饰)受超级秘密情报机构的一名特工哈里·哈特(科林·费斯 饰)招募,他们试图一起挫败互联网亿万富翁瓦伦丁(塞缪尔·杰克逊 饰)的疯狂计划。在一场极为出人意料的动作戏中,资深王牌特工梅林(马克·斯特朗 饰)触发了植入瓦伦丁的VIP和同伙脖子中的芯片,使他们的脑袋随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被炸成了碎片,好似一场绚丽的焰火秀。

这场戏的最终镜头是由法国特效公司BUF负责制作的。在短短的9个镜头里,共有216个脑袋爆炸。在前期讨论阶段,制作人员主要讨论的是如何设计一个前所未见的惊人爆头效果,既要彰显芭蕾舞般的艺术感,又不能显得很血腥,这成了他们的首要挑战。

导演马修和视效总监兼设计师凯文·托德·豪格给制作人员的指示是要兼收并蓄,各种效果都可以考虑,包括灯泡爆炸、西瓜爆炸、冲击波、超新星爆炸、烟圈等效果。为了让爆炸显得比较有趣,并且适合电影分级,BUF设计了超现实的、欢快而喜庆的效果。他们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二维设计,如烟花、五彩纸屑、颜料、火花、迷你蘑菇云,并通过五彩斑斓的颜色(从血红色到金橘色)来避免血腥的效果。除了这些设计外,BUF还研究了不同版本的CG烟雾模拟。为了达到幽默效果,他们把烟雾模拟成非写实的旋涡状,并让其呈现出人意料的色彩渐变。

画面中的演员都是实拍,但爆炸并不是实拍。考虑到在后期制作时,整场戏都要跟音乐同步,因此镜头是分开拍摄的,比如单独拍摄一小群群众演员,或者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单独拍摄每个演员。群众演员只需表演被炸后倒地身亡即可,在后期制作时,BUF会把群众演员放在画面中正确的位置上,并让他们与音乐节奏同步。为了实现爆炸效果,BUF找到了一些明确的参考方案:头要像西瓜一样爆炸;血液喷射的处理要谨慎,而且要迅速让喷出的血液变成粉末;爆炸产生的蒸汽和烟雾得被涂成五颜六色的,呈现出蘑菇云状,内含烟火状的火花。这些镜头的帧率都在每秒24到96帧之间,以实现慢动作的效果。

在角色颈部被植入芯片的附近,BUF精心设计了发光效果。他们制作了皮肤纹理,使其发光并穿破头部的三维模型,然后在裂缝中制作光线效果。头部破碎的效果是用刚体模拟来实现的,而血迹则是由点状的流体模拟来完成的。此外,BUF还绕脖子一圈创建了一个环状的三维模型,以实现头部被从脖子上炸飞的效果。

大多数模拟在场景搭建阶段就渲染好了,便于用在镜头中。为了提供给导演更多选择,BUF为最明显的一些画面元素都制作了一系列的版本:5种身体形状x 5种蘑菇云 x 5种烟花 x 5種颜色 = 625种效果!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这场戏的配乐和编舞。配乐出自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爵士的作品《威仪堂堂进行曲》第一号中的B段主题。其激扬高昂的曲调与爆头礼花的节奏完全同步,庆祝着正义一方的胜利。而在编舞上,BUF则参考了美国编舞大师巴斯比·伯克利的作品《Dance Until The Dawn》。

不同凡响的超级绝杀

瓦伦丁的助手嘉泽勒(索菲亚·宝特拉 饰)实际上是一名有着利刃假腿的刺客,在影片中有几次打斗、杀人和使对手致残的戏。在瓦伦丁的山中基地里,嘉泽勒与埃格西有一场令人激动的最终对决。

Nvizible公司为嘉泽勒的假腿刀刃制作了特效。嘉泽勒结合了演员本人和特技替身演员的表演,Nvizible做了面部替换(将替身的脸换成演员本人的脸),并添加了假腿。在片场,有些镜头是通过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来分别拍摄嘉泽勒和埃格西的。由于打斗戏很激烈,因此片场还用了Phantom高速摄影机、缆绳摄影机、360度支架和运动控制装备。

扮演嘉泽勒的索菲亚·宝特拉穿的紧身裤在膝盖以下是绿色的,上面覆盖着黑色标记点。摄制组用另外两台监视摄影机拍摄并跟踪这些标记点的运动轨迹,以便于后期制作时替换成刀锋假腿。数字假腿的动画基本上是照着实拍素材逐帧制作的,然后再为刀刃制作一些微妙的动画细节,以赋予其个性。

制作人员在片场扫描了宝特拉的动作数据,以便逐帧制作数字假腿的动画。为了让演员们在这场对决中跳得更高并显得身手更加敏捷,制作人员采用了弹力很大的地板,这就要求制作人员进行更多精细的调节。此外,画面中有地板,有躺在地上的无头群众演员,有配合迪斯科音乐的舞台灯光,还有假腿,因此数据量很大,多亏制作人员事先对场景做了扫描,才能更容易地处理这些数据。

特效与替身 决战的法门

在终极决战前,特工哈里·哈特曾被引诱到肯塔基州的一个极端组织教堂,教堂里的每个人全都突然失控,互相攻击,这全都是瓦伦丁免费提供的SIM芯片搞的鬼。最终这场混战只有哈里一人幸存(哈里单方面屠杀)。

Prime Focus负责了这场戏的视效制作,包括血液制作、变速镜头、镜头衔接和面部替换。拍摄前,制作人员预演了整场教堂打斗戏,精心地做了计划和布置。这场戏是在伦敦南部用两或三周的时间拍摄的,本来是想拍摄成一个长达6分钟的一镜到底的打斗戏。

特技协调员兼第二小组导演Brad Allan事先拍摄了一些替身的表演,然后依此制作预演和动画。制作人员得确保打斗完全与情节匹配,并且看上去像无缝衔接的一个长镜头。由于饰演哈里的科林·费斯已年过五十,无法完成所有的动作,所以一小部分镜头得由替身表演,这时就需要做面部替换,即把替身的脸换成科林·费斯的脸,这是个不小的挑战。此外,这场戏原本是很血腥的,但导演想把它卡通化,看过这场戏的观众想必可以看出其中的卡通感。

这场戏拍摄时用的快门角度是45度,这意味着画面边缘清晰锐利,没有什么运动模糊。一个主要挑战是把几个长镜头通过剪辑无缝衔接起来。整场戏有几处剪辑,但仍有三个超过40秒的长镜头,每个长镜头中都要处理面部替换、血液、枪口闪光、火、火花、动画制作的椅子等。现场拍摄时得确保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过渡必须精确。即使有很多手持拍摄的镜头,也得确保前后两个镜头的取景一致。

包括埃格西在内的王牌特工候选人都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训练,其中就包括空中跳伞考试。他们在空中降落的途中被告知他们其中的一个人没有降落伞,这无疑使得这次考试变得危机四伏。

这段戏由Nvizage制作预演,Baseblack完成最终特效。起初,Nvizage只是照着故事板做了一些动画,但当他们看了一些真实跳伞录像后,他们意识到必须让预演中的镜头更具电影感。他们意识到如果不参考真实片段,就很难制作出逼真的预演,没有云层等参照物他们也很难判断下降的速度。

Nvizage从观看《菲利普船长》中获得了一些拍摄角度方面的启发,并且导演马修也希望让跳伞看上去尽可能真实,而不要设计那些不可能完成的动作。Nvizage在Maya软件中使用流体箱模拟在大气中摄影机急速下降时所引起的波纹效果,以便在预演动画里也能真切感受到角色正在急速下降。当角色离地面越来越接近时,他们采用了长焦镜头来加强速度感。

当然,跳伞表演是由红牛跳伞队完成的,他们都是专业的跳伞员,也就是说最终画面中的演员都是被替换过的,综合利用了多机3D投影、纯三维头部、额外拍摄二维头部后进行光线和动作匹配等多种技术来实现。

Baseblack原本打算用三台摄影机拍摄,在进行头部替换时在3D环境下匹配光线,但是这对于空中镜头来说并不适用,因为跳伞时的光线变化太复杂。但是在剪辑方式确定下来后,他们就可以逐个镜头地进行运动匹配。匹配完后,他们就能把演员的面部锁定在屏幕中央,并去掉攝影机的运动,以便仔细观察演员的头部动作和面部表情。基于此,就可以制作一个合适的面部动画,并匹配上实拍素材的摄影机运动和光照变化。在完成面部替换后,还需要加上CG护目镜和天空的反光,并用数字绘景和CG云层来调整画面背景,使各镜头之间能够匹配。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从影片前期设计阶段开始,就始终秉持着创意第一的理念,虽然看上去《王牌特工》的特效并不如《美国队长》、《X战警》、《变形金刚》之类的那么火爆,但是正是由于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让《王牌特工》能够做到如此的出类拔萃,或许这就是特效领域的“特工精神”。

猜你喜欢

瓦伦丁制作人员预演
山岳的瓦伦丁 Marco Pantani
论电视节目包装的画面语言与拍摄技巧
当善良遇到诚信
清平乐·“9·3”大阅兵预演①
时势造出个艺术家
首届“清博会”预演清洁革命
巨型蚂蚁
新时期军队拨乱反正的一次成功“预演”
泸州顺庆起义是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