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尔纳:环球好导师

2015-09-10张得鑫 蒋述平

商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脸谱独角兽硅谷

张得鑫 蒋述平

米尔纳从不去寻求“占领”数字世界的中心,他依靠连接,把自己变成了数字世界最热闹的十字路口。

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脸谱网(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不同领域的、世界顶尖的精英们身旁都有这个俄罗斯人的身影——尤里·米尔纳。

米尔纳以外来投资者的身份“入侵”硅谷、继而横扫全球:他不但一手促成了数家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的诞生,还将这些可能水火不容的公司编织成为一个互相协作的互联网“全球脑”,并最终“改变了世界的中心”。

近来他还把手伸向了基础科学和外星球,促进了巨头企业们对科学探索的投入——与其说他是一位投资高手,不如说,这是一位站在世界中心呼风唤雨的环球好导师。

捕获“独角兽”的人

加州旧金山的一家星巴克店里,脸谱网首席财务官吉迪恩·余表情冷漠。他对面坐着一位俄罗斯投资人。在硅谷,和俄罗斯人谈融资是件挺跌份的事儿,因为开放的硅谷也有自己的圈子,人们在潜意识里就会抗拒那些“主流文化”之外的人。曾有人讲,“在这里,连纽约的有钱人都被视为低了一级,更不要提‘来路不明’的那些人了”。

——况且这个叫尤里·米尔纳的俄罗斯人其貌不扬,籍籍无名。此时外面下起了小雨,整个氛围显得更为阴沉。

“我发明了一个公式,我把它叫做‘扎克伯格定律’。”米尔纳毫不在意,一边喝咖啡一边侃侃而谈,“我认为每隔12至18个月,人们在互联网上彼此分享的信息会翻一倍。将来人们会越过谷歌这样的通用搜索引擎,依靠社交网络上的朋友获取信息、做出决策。”

吉迪恩大出意外,这个硅谷外来者竟与扎克伯格的观点极为相近。气氛很快融洽起来,两人相谈甚欢。吉迪恩甚至直接把米尔纳带到办公室去见扎克伯格。4个月后,米尔纳的DST投资公司以2亿美元的投资获得脸谱网1.96%的股份。

消息传出来,硅谷创投界炸了锅。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过去,社交媒体在其领头羊MySpace的沉没下更显萧条,脸谱网的最新一轮融资吸引的投资人也是寥寥无几。但脸谱网好歹也是估值十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是硅谷的骄傲,现在接受一个俄罗斯人的投资,难道真的走投无路到连“硅谷范”都不要了?

有人爆出DST投资公司的资金来自俄罗斯矿业大亨乌斯马诺夫,他曾因欺诈和勒索坐过8年牢。而米尔纳本人呢?他在俄罗斯的起家并不那么光彩:靠买卖电脑的灰色生意赚了第一桶金。后来到美国读MBA,回俄后他靠着“抄底”玩投资:当发现俄罗斯的食品进口将因国际债务而缩减时,他就投资通心粉厂大赚了一笔;而在俄罗斯最大的网络公司Mail.ru破产后,他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它。

Mail.ru为米尔纳“引荐”了高盛在俄罗斯的投资人,接着米尔纳就从高盛那里挖了一批投行老兵组建自己的投资公司DST。也从高盛的圈子里,他了解到脸谱网的情况,居然立马就跑到硅谷“抄底”来了。

随后,米尔纳的投资方案披露:DST既不要优先股,也不要董事会席位!

硅谷舆论立即调转了“嘲讽”对象。通常,董事会席位和优先股是投资机构向公司投钱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掌控公司发展方向和上市后尽快获利的保证。连掌控权都不要,这个俄罗斯人到底懂不懂投资啊?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米尔纳用他的“蠢办法”,又陆续拿下了其他的“独角兽”:网页社交游戏公司星佳、团购网站高朋,甚至是脸谱网的竞争对手推特!这些交易都数额巨大。

米尔纳有备而来。一方面,他资金雄厚,主要从被硅谷“排挤”的俄罗斯大亨和美国东海岸的一些高净值人士那里拉资金。“投资者基础应该是全球性的。”米尔纳对此坚信不疑。

另一方面,他专盯着独角兽公司下手,一般争取在公司上市前1~2年投资。不管投没投资,米尔纳都会定期拜访自己看中的企业创始人,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和他们成为朋友,之后再伺机登堂入室。据说京东的刘强东会优先选择DST,就是之前和米尔纳喝酒喝出来的友谊。

在硅谷,投资人和初创公司总有一种微妙的对抗:投资人期望公司快速上市,就能快速获利;而创始人希望自己掌握发展节奏。米尔纳的投资也不同于传统的“晚期投资”方法——上市前夕进入,上市后迅速撤出获利。DST的投资回报周期拉得很长,达5~15年,无疑令创业者们更有安全感。

以至于后来许多创业公司一谈投资就要求“DST模式”,搞得投资人们大为恼火,抨击米尔纳破坏规则。

至今,DST的投资总额已达50亿美元,获得了100亿美元的现金回报,还有价值90亿美元的股份。之前能在硅谷做到这种程度的外国基金只有一家——孙正义的软银。

“全球脑”

米尔纳的野心并不止于投资几家公司,不插手独角兽公司的具体事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布局更大的一盘棋。

法国多维尔是著名的度假胜地,2011年的八国集团(G8)峰会就在这里召开,这一年,互联网首次成为G8峰会的议题。马克·扎克伯格、谷歌的埃里克·施密特、日本乐天集团的CEO三木谷浩史等6名全球互联网“精英中的精英”受邀为各国首脑做演讲。

米尔纳也是其中之一。他最后一个上台,奥巴马、卡梅伦等首脑们已经有点心不在焉了。但米尔纳的发言重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脸谱网和推特等社交网络应被视为“全球脑”发育的一部分,“整个社交网络会形成全新的合作意识,改变信息的本质,改变现有的信息垄断。”

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全球脑”的概念:地球是一个大脑,人是其中的神经元。照此说法,米尔纳绝对是其中最活跃的神经元之一。他每年要出200多趟差,脚步遍布除了南极洲之外的6个大洲,且很少在一个大洲上停留超过一周。他的投资核心团队仅有20多人,但分布在全球各地。甚至在他莫斯科郊外的一幢豪宅里,墙上挂的不是提升“格调”的艺术品,而是挂着很多屏幕,上面永远滚动着全球新闻和社交媒体的网页。

他永远掌握着全球动态,这是他精准把握投资趋势,能与创业精英们做朋友的秘密。连“硅谷金童”马克·安德森也称赞米尔纳及其公司为“互联网业务模式的百科全书”。

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动“全球脑”的发育——就像他在峰会上说的那样——把这些独角兽们连接起来。

从投资脸谱网开始,米尔纳在美国所有的投资项目都与社交网络有直接关系。社交网络之间的合作,推动了这些公司的极速成长。

比如星佳依靠脸谱网的导流,成长为脸谱网上的“寄生帝国”,而星佳也为脸谱网带来了巨额广告收入;团购网站高朋在打通了脸谱网和推特的接口后,流量大增,业务迅猛提升。

社交网络之间的打通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哪怕是竞争对手都应该产生连接,这就是米尔纳推动独角兽公司们步向千亿美元市值的基本逻辑。而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是在自己的投资组合里牵线搭桥,促成这种连接。

接着他在中国接连投资了京东、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巨头,试图把东西方也连接起来。米尔纳是首个把冰桶挑战带到中国的人,他点了雷军的名,自此冰桶挑战活动才烧到了中国互联网。

他错过了优步(Uber),自称这是最大的“失败”。后来他在投资中国的滴滴、快的两家公司之后,极力主张两家合并,“否则优步会把你们都干掉。”事实证明这一建议非常有先见之明。

而当DST投资的小米公司在国际化尝试过程中受阻时,米尔纳轻松为他们在印度搭起了桥。

首先,小米要在印度复制它的互联网手机模式,最大的难题就是电商和物流。而米尔纳在印度投资了电商Flipkart,他促成小米与之独家合作,为小米在入印初期迅速站稳脚跟发挥了很大作用。

其次,小米的销售靠互联网上的口碑,米尔纳为小米嫁接了脸谱和推特的资源,让小米能在印度迅速复制其惯用的社交媒体营销。

而在苏格兰,米尔纳召集了全球所有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举行聚会,这样的连接几乎让数字世界的中心发生位移。

在完成了从硅谷社交网络到亚洲电商的连接之后,米尔纳又开始涉足云服务,这是全球各种公司背后更大的“连接器”。

这个巨大的网络在全球交织,却始终有一个动态的中心点——米尔纳和他的DST。通过这个点对全球资源的运筹帷幄,成就了米尔纳专属的“千亿美元市值公司孵化器”。

站在世界的中心

有人这样评价米尔纳在G8峰会上的受邀:“他来自俄罗斯,视角独特。代表着非美国的创业精神,是‘新经济’中最野心勃勃、最成功的那部分。”

米尔纳的“全球脑”视角,把硅谷那些已显固化的“美国中心视角”都比了下去。米尔纳从不去寻求“占领”数字世界的中心,他依靠连接,把自己变成了数字世界最热闹的十字路口。但这位“千亿美元市值好导师”还没有止步。

好莱坞影星摩根·弗里曼主持,莎拉·布莱曼献唱,还有众多欧美大牌明星参与捧场。这可不是哪个电影节的颁奖晚会,这是去年“科学突破奖”在美国旧金山颁发其首届数学奖的颁奖现场。

来自欧美的5位杰出数学家获奖,并各自获得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这让获奖者们都惊讶得无所适从——奖金是目前全世界在科学领域里的最高额,比诺贝尔奖还要高出两倍有余!

而这个充满争议的奖项发起者,也是米尔纳,以及他的全球脑网络“孵化”出来的千亿美元市值公司们。

他和扎克伯格一起设立了“生命科学奖”,接着又出资创立了“基础物理学奖基金会”——这也许与他从商之前是一名量子物理学家有关。他还为一家“全球脑研究所”提供资金支持,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有人质疑米尔纳在这些领域投入的动机,并认为这么做破坏了该领域原有的评奖规则。且不论这些质疑是否站得住脚,至少米尔纳在引起人们对科学的关注,也在引导科技企业与专业人才进行连接,并加大对科学探索的投入——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连接资金、连接企业,甚至是连接科学,米尔纳的网络越展越开,但他永远是实现连接的那个人,也就让他永远站在世界的中心。他可以是组织者,也可以是规则的制定者,他甚至可以是潮流的发动者——“环球好导师”的名号当之无愧。

现在,米尔纳还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站到了一起,他们要一起为寻找外星生命迹象的新倡议投资1亿美元。这一计划被命名为“突破聆听”。

——米尔纳的连接已经伸向宇宙了吗?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猜你喜欢

脸谱独角兽硅谷
帖脸谱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做个脸谱迎『六一』
遇见独角兽
灶王爷的“脸谱”
认不出了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