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罪责问题

2015-09-10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罪责有罪坠机

【德】《明镜》4月4日

他是凶手还是病人?他是不是第150个受害人?关心德国之翼坠机事故的人都会思考这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是关于罪责的讨论。一个患有心理疾病多次就医的人是否能承担罪责?这一切偏偏就发生在复活节前,因此是时候对罪责问题进行思考了。教会有自己的一套罪责标准,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罪。然而,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罪责的判断标准,是否有罪,在于偏离人的正常状态多远,于是做出清晰罪责判断变得非常困难,许多精神鉴定书成了案件审理的关键。但定义人的正常状态已经够难,更何况确定偏离正常值的范围?另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是否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还是像木偶一样完全受疾病摆布?答案恐怕是前者。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周围的人,一旦发现患者的危险性,就必须采取措施,这是我们的责任。

猜你喜欢

罪责有罪坠机
他们就是“有罪”
出人意料的坠机
从波音公司坠机事故看安全与效益
回到规范分析:克隆人行为是否有罪的方法论审视
埃塞坠机,157人遇难
比较《朗读者》与《德语课》中的罪责问题及主人公态度的异同
浅谈《蛙》中的罪责与自我救赎
论功利主义刑罚观对罪责原则之支持
应验吧
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