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款人生

2015-09-10

优雅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杨绛时尚

禅宗里有人生三重境界的归纳,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仔细想想,这样三重境界同样适用于别的地方。

时尚的风潮吹来吹去花样百出,但剪裁得体、质地上乘的基本款的羊绒大衣、连衣裙、牛仔裤、白衬衫,穿十年都不会过档的基本款,早晨顺手拉两件就可以潇潇洒洒穿出门。就有专栏作家说:你看你看,如果你买的都是基本款,哪儿还有什么断舍离啊。

而能够果断选择基本款的,一种是站在入门处啥也不懂的时尚小白,nerd,比如万年灰T+蓝色牛仔裤的扎克伯格,又比如万年黑T+蓝色牛仔裤的乔布斯,他们图的当然是简单、省事。再就是在时尚圈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就爬上骨灰级高度成了精的那种,随手举几个例子吧:

时尚界的老佛爷、香奈儿的掌门人Karl Lagerfeld曾经是个大胖子,疯狂减肥后一直保持一个造型:白色发辫、西装、高领衬衫、宽大领带、墨镜、皮手套。美国版Vogue女主编,穿Prada的女魔头 Anna Wintour从来就没有换过她的齐腮波波头,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有40多个年头了。而Anna Wintour的同事,美国版Vogue创意总监Grace Coddington永远是黑色加橘红头发的造型。炙手可热的华人设计师Alexander Wang 无论在工作场合还是生活场合永远只穿一个颜色:黑。

——于他们而言,万花丛中过,早就明白了基本款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终极境界。其中的逻辑关系不言自明:简单才能专注。专注于基本款的人生,相信你会惊喜地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这山、这水,已然高出两个境界。

大概这也就能解释最近网络上一个叫Matilda Kahl的纽约姑娘为什么突然爆红。据报道,Matilda是著名广告公司Saatchi&Saatchi的创意总监,家住时尚之都纽约,但她并没有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般去上班,白色丝质衬衣、黑色长裤,以及领子下的皮质蝴蝶结就是她的“制服”。如果夏天是在太热,就用黑色裙子取代黑色长裤。到了寒冷的秋冬,则是在衬衫外加件厚外套。坚持了3年,Matilda现在不必为了选衣服而头疼,最近又做了一个更疯狂的决定:去ZARA买了十几件白衬衫,继续穿3年。对于她的举动,向来挑剔的时尚圈亦觉得相当时髦,BAZZAR网站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Matilda也瞬间红爆了整个网络。

一度很喜欢“ONE·一个”的广告语:复杂世界里,一个就够了。套用过来,也许我们可以向这个叫Matilda Kahl的纽约姑娘学习,酷酷地说一句:复杂世界里,一款就够了。

这个世界已经足够纷繁复杂,所以,请你线条简单。

基本款,一定是具有普适性和原初性的简单。

曾任美国版《Elle》、《Marie Claire》时装总监的尼娜·加西亚(Nina Garcia)的时尚守则之一是“留下基本款,和其余的说再见”,她认为衣柜中需要留下仅仅只有:经典款高跟鞋、芭蕾平底鞋、风衣、经典款白衬衫、小黑裙、开司米开襟羊绒衫或高领毛衣、一个好包包和牛仔装。基本款自然而简单,像是春风拂面,沁人心脾,又像冬日里的阳光,和暖却不刺眼。它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你可以用它搭配出千种花样,出席任何场。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最简单的才是最丰富的。”

低调、简约是基本款的灵魂,也一向上层人士的标志。人类学家凯特· 福克斯(Kate Fox)所著的《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一书中是这样描述上层妇女着装的:“穿得相对低调,相对简单,没有过度的搭配,也没有让人看得出的多余装饰,头发看上去随意,没有发型,但绝不会油腻。”而底层人士则“戴太多的首饰,化太浓的妆,梳太复杂的发型,穿着过度讲究的衣服,穿闪光的连裤袜以及紧得让人不舒服的非常高的高跟鞋”。

1985年,可口可乐百年庆典的时,当时的CEO宣布推出新口味的可口可乐,同时停售原有口味的可乐。这件事件在当时就激起了消费者的严重的不满,被各大报纸评为美国商界“有史以来最大的营销失误”。新口味销售低迷,而公众因为买不到传统的原味可口可乐而愤怒情绪持续高涨,大多数美国人都决定抵制新产品。不久之后,可口可乐终于发现:除了恢复最初的基本口味配方之外别无选择。——基本款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因为其原初性,最容易让人滋生出感情,而这种感情是再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口味也无法取代的。

同样,因为它的常规,所以它几乎适用于所有人,你一点都不用担心会出哪怕一点点小差错,就跟橙汁和苹果汁这种大众口味大众化到几乎适合所有人,早晨顺手拉两件基本款就可以潇潇洒洒穿出门,想怎么搭配就怎么搭配,轻轻松松hold住所有我们能想象得到的场合。

因为简单而格外气质鲜明,成为无法取代的icon,具有弹性强大的普适性和可塑性。这就是基本款最基本的原则。

基本款的简单,决不等同于粗陋,而是一种高级的简单。也可以说,它不是因陋就简的简,而是化繁为简的简。

这种简单,建立在繁复的基础之上:

那些白衬衣、小吊带、牛仔裤,如果仅仅只是线条简单还只是徒具其型,必定要是材质上佳,做工上乘,才能算得上我们所称颂的基本款。

就像谷歌的搜索界面永远是干净简洁,但这种简单是建立在庞然复杂的算法基础上,一旦敲下回车,你能看到应有尽有的浩渺。

less is more,这句话是基本款的精髓:少但一定要精,简单,但一定要是高级的简单,优质的简单。

时尚从来都无关乎你穿得有多贵或者有多花俏,只要你有Dress Them Up的信心,再基础的基础款也能搭出强大的时尚感。

如果你仅仅是像蝴蝶一样追逐着潮流快餐时尚单品,买回一大堆往往第二季就再也不会穿出门的花里胡哨的衣裤鞋履,只会永远被断舍离所折磨。什么样的服装才是永不会过时,适合所有场合?答案当然是——材质上佳,剪裁得体,做工上乘的基本款。

今年法国影展上,温情家庭片《贝利叶一家》收获了极高的人气,女主角是一个法国少女,每天从农场骑车去学校,参加合唱团,后来考取了巴黎的艺术院校。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她在农场放牛、蹬自行车去学校、和男生约会、登台表演、参加面试……女孩都穿着同一双枣红色的马丁靴。无论是搭配牛仔裤、毛衣、校服还是小短裙,都毫无违和感;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完全能hold住全场!还曾经看过著名婚纱品牌的秀场用马丁靴搭配婚纱,顿时有朋克轻摇滚的感觉。

无论是裤装、裙装、牛仔裤还是西服、正装,只有搭配上一双球鞋,才是当下最潮流的指标。Stan Smith本人这样评价阿迪达斯那款著名的以他命名的网球鞋:“基本上它是百搭的,休闲裤、卫衣与它是我平时的必需品。”这双白球鞋自2014年由阿迪达斯全面复刻以来,几乎火遍全球,成为各大时尚网站必推单品,Instagram潮人街拍必备道具。其中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那款白配绿,拯救了多少美国代购、日本代购、法国代购啊!

同样经典的还有Nike家 的Air Force1和Air Max;converse的开口笑;来自瑞典品牌Tretorn的经典鞋款Nylite;来自美国的鞋履品牌Common Projects凭着简约的设计与意大利的手工制作逐渐成为高端球鞋的代表。

一双白球鞋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将你乏味的穿搭也能点睛出满满的格调:至于是时装感还是文艺感,端看你自己的选择啦。

1953年拍摄的电影《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饰演一位出走的公主。虽然已经过去62年,但是剧中她那经典的白衬衫造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赫本穿着一袭白衬衫,挽起衬衫的袖子,放下公主的矜贵,坐在西班牙台阶上吃着冰淇淋,她的天真无邪令人动容;同是这件白衬衫,配上一条小小的方巾,衬托出她的俏皮可爱,坐在格里高利·派克的摩托车后座,在罗马城中穿梭,观影者心中则随之涌起无限的甜蜜。

基本款中不得不提及的还有可以追溯到1926年的小黑裙,自它出现,人们的衣橱里再也少不了它。

历史上有不少属于小黑裙的时刻,伊丽莎白?赫尔利身着一袭仅用别针固定、造型十分大胆的Versace小黑裙参加电影《四个婚礼一个葬礼》的首映礼。自此,她在演艺生涯的路越走越宽。同一年,在查尔斯王子于公开承认了与卡米拉婚外情的当天,戴安娜王妃穿着一条露肩小黑裙高调出席画廊派对。这件黑裙戴安娜王妃一直放在衣柜里,因为她一直犹豫是否太过性感,这一天她终于坦坦荡荡的穿了出来。人们称这条裙为“复仇女神”小黑裙,后来以74,000美元的高价拍卖售出。

这些基本款给我们塑造出了如此多印象深刻的形象,留下了如此多的传奇故事,最奇妙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衣橱里现在也都有这些款式,可见基本款是跨越时代,历久而弥新的。

穿基本款不仅是一种自信,也是低调而有品质的选择。足够重视基本款,不是时尚圈灌输的概念,而是一种高品味的生活的态度。

在时尚之都巴黎,你会发现这里的女性们不在意正在刮什么风潮,无论什么年代,他们都很淡定。只需要一件开襟羊毛衫衫和一条及踝裤,或者一件风衣加上一条简单的连衣裙就能时髦感十足。比起盲目追逐潮流,她们更在意的是穿出自我,穿出舒服。

从2014年开始,全球掀起了一阵Normcore的潮流,旨在将最平常的衣服穿出不平常的格调。各种基本款是Normcore的核心,单色T恤,牛仔裤以及一双舒适的球鞋便能打造一套典型的Normcore风格。Normcore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重视的是自我和内涵,而不是logo,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洒脱。喜欢Normcore的代表人物有设计师Alexander Wang,他的秀场谢幕形象永远是T恤、牛仔裤和球鞋的搭配,与走秀的模特和看秀的嘉宾们都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们传达出一种信息:我不需要通过过分修饰的来表达自我,一件简单的基本款已经足以穿出不一样的风格,我有一种超强的自信。

选择“基本款”的生活态度不仅仅在时尚中奏效,也在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中进行指引。

渴求太多、拥有太多是现代人的通病,不仅仅只是“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那么简单。卡地亚CEO邓阁士(Stanislas de Quercize)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今天的平民物质资源占有已经超过了昔日贵族的水准。

这是一个物质丰饶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被欲望牢牢控制的时代。我们的电影里充斥着奢侈的物质,引诱人们像电影里的人物那样消费;我们的电视节目里展示着一夜成名的浮躁,让人们以为名利唾手可得;赴海外旅游最重要的购物环节,忽视了一程又一程的人文风光。

人们被强行塞进大量的信息,太多选择、太多纷扰让人们反而迷失,忘记什么重要,只知道多就是好。

或许我们应该学学两千多年前的智者苏格拉底,他逛完琳琅满目的雅典集市,只留下了一句感叹“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有这么多。”我们在面对极速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新款服饰,还有许许多多的产品时,也应该像苏格拉底这样保持头脑的清醒。

伊壁鸠鲁说:“超出自然需要以上的欲望是造成痛苦的根源。”怎样才能从这种欲望膨胀的困境中走出呢?

每遇到一件事,都想想这个是欲望还是需求,问问自己这些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眼红别人的拥有,所以想去模仿,还是被广告灌输思想,以为自己真的缺少什么,或者喜欢的只是一种拥有以后的虚荣感,不是这件物品本身。

如果我们把心思不是放在奢侈耀眼的物品上,而是放在每天陪伴我们基本品上,支出虽然减少了,但生活会更加安宁舒适,甚至比从前更有质量。比如说,一盏的瓦数和明度刚好的台灯,换来的是健康的双眼,免收近视之苦;或者一个贴合颈部的枕头以及一张柔软的床单,换来的是夜夜安眠,以及一整天的充沛精力。

更高境界的人会懂得,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带着露珠的绿草、新鲜的蔬果,这一切大自然最基本的恩赐就已经足矣。就像赫本的所说的:“物质越丰裕,我要的却越少;许多人想登上月球,我却想多看看树。”

17世纪的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欲望可以少到什么程度。梭罗痛恨当时日益弥漫的物质主义,崇尚简朴自然的生活,于是以身作则,做了一个实验。他搬到湖畔居住,用二十一美元买了些材料,给自己搭建了一间房屋,平日自己种豌豆、马铃薯、玉米、豆类和萝卜,并且用这些食物去换取生活费用,每周花费平均只有两角七分。他非常热爱大自然,从中吸取养分,使自己精神丰盈,在原始、平淡、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的生活中进行观察和写作,最终留下了《瓦尔登湖》这样伟大的著作。

最基本的需求灌溉出最丰满的果实的人可不止梭罗一个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将“基本”这种概念注入灵魂的人。

除了苹果的产品经营之外,乔布斯的个人生活也非常简单,保持着最基本的运作。他的办公室里除了冥想用的坐垫几乎空无一物,房间里“只有一幅爱因斯坦的画像,还有一盏蒂凡尼台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乔布斯定做了100多件一模一样的三宅一生的黑色高领毛衣,这件高领毛衣配上牛仔裤就是他最常见的打扮,无论是发布大会,还是日常生活,他都会以这样的形象示人。不得不说,整个硅谷多少受到了他的影响。

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的页面上兴趣一栏填写“极简主义”和“减少欲望”。扎克伯格解释说,每天去想一些生活当中细小的决定,像是要穿什么、早餐要吃什么,实在太消耗精力,他需要决定的事情越少越好。

扎克伯格对Facebook的定位也是想将其打造成生活基本品。对于有人质疑Facebook不够酷,不够引人注目,扎克伯克很淡定的表示他希望 Facebook 的核心功能——促进沟通与连接——能够成为生活中的标配,这并不需要变得酷或是如何,它只需要成为你生活的日常,就像打开水龙头或者灯泡那样自然。

所以,保持基本是理清思绪,发现什么最重要的过程,它可以释放更多的空间,让我们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还可以将这种态度延伸到你所做的工作上。同时,当你渐渐懂得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抛弃精神上的杂念和物质上的溢出,回归到基本的状态以后,对于人际关系的相处也变得清晰起来。

人际关系也可以很简单,要知道90%的快乐来自于10%的友人。

如果是数“朋友圈”里的朋友,大概会有上百个,如果平日常一起吃饭喝酒的人,大概拥有几十个,但是,人真正的知己就只有那么几个人。你的喜怒哀乐是他们与你一起分享,你的成长和蜕变是他们与你一同经历,从友情中获得的支持和快乐,大多来自于这几个重要的知己。

这些朋友就算一段时间不联系,再见面也完全不会疏远,就像基本款的衣服,几年不穿也照样可以穿出门。

也如同觉得衣服越华丽越好,我们交朋友也经常被那些光鲜亮丽的人吸引,削尖脑袋试图去与他们成为朋友。但最终,一直不离不弃的人始终是朴实,贴心,在乎你的那些人。

我们应该做到保持友情的简单,不奢求通过交友给自己带来光环,带来利益,不看重朋友的数量,有少数几个真正互相关心和照应的朋友就已足够。就像弘一大师所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如水一般纯净没有任何功利之心,如果只因事物的表象去交往,看似距离很近,实际上会相隔千里。

爱情很简单,一生一世而已。

真正友情的获得已属不易,爱情则更加困难。

其实每当谈起爱情,讨论的最多的是一些外在的条件:对方的工资收入、房产、存款,不然则是长相、身高、身材。婚姻更是儿戏,甚至为忘记盖马桶盖这个原因,就可以导致一场婚姻的破灭。

不要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迷惑你的双眼,不妨试试选择最基本款的爱情。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基本款的特点:它注重品质,但不是难以企及;它的款式基本不变,是衣柜中最长期的陪伴;它贴合、舒适,懂得你的需求;它不那么亮眼,但实则有品质。

基本款爱情是体贴、温润、长情的陪伴,不涉及金钱的纷扰,不在乎琐事的蹉跎,就像像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

为了跟随钱钟书一起去英国读书,杨绛从清华大学辍了学。去英国期间他们经费很紧张,只够一人读书,杨绛便只做旁听生。大才子钱钟书在生活上笨手笨脚,杨绛以“不要紧”三个字包容他所有的小迷糊。有了孩子以后,杨绛更是专心做起主妇来,灯泡坏了是她修,孩子是她带,所有生活琐事都有她一手包办。杨绛的父亲心疼女儿,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

钱钟书对杨绛也是呵护有加,他知道杨绛是大小姐出身,第一次去菜场买菜不好意思,就陪着她一起去,两个人有说有笑,就当一起体验了生活。他觉得妻子操场家务非常劳累,便偷偷躲在厕所把衣服清洗干净。他用这样一段话形容他们之间的感情:“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一生有这样一个知己足矣。无所谓家庭背景的悬殊,也不是非要一争高下,在事业上比拼谁更出色,更不在乎谁来做饭谁来洗碗这种琐碎的事情。

反观现在爱情中的人们,想得到太多,这种不离不弃的已变得稀有,忘记了爱情中最基本的需求:相爱相知,包容理解,共同进退。

从今天起,可以开始尝试过基本款的人生。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过一种看似简单,却讲究品质的生活。

可以从这几点着手:

1、清理你的房间,来一场断舍离,大胆丢掉那些再也不会用的物品。

2、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基本款上下花心思挑选,而不是盲目买来更多不需要、低品质的东西。

3、打开你的各种社交工具,把长时间没有关注的账号和内容通通清理掉

4、每天给自己留出二十分钟时间,进行冥想

5、放弃那些表面热闹、实则虚无的友情

6、找寻互相包容,有精神共鸣,润心润肺的情人

7、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陪伴家人,锻炼身体

猜你喜欢

杨绛时尚
选择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时尚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杨绛:把一生活成传奇的女子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