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土地上的小国大势

2015-09-10北石

旅游纵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申根梵蒂冈小国

北石

小时候,书本里常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也经常被告知中国的国土面积全界排名第三。那个时候我会以祖国拥有如此大的疆域而自豪,似乎觉得领土这事越大越好,却浑然不知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即使面积极其微小,却各自在用它们的方式演绎着小国大势。

此行游历欧洲,有机会走访了一些面积小到似乎我们谈及时都带着一种玩笑心态的国家——梵蒂冈、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卢森堡,去探寻这些小国的大作为。

圣彼得广场

宗教“大国”——梵蒂冈

梵蒂冈, 应该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了,它究竟有多小?梵蒂冈的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很巧合,这个数字正好和我国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一样,也就是说,如果把我们国旗护卫队派过去升一场国旗,这些士兵一次任务就可以踏遍梵蒂冈的祖国山河。

再来看看他们的人口,官方公布的人口大概1000人,其中常驻人口仅540人,这又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不仅是面积最小的国家,人口也是最少的国家。

造型各异的大理石石像

左图 教堂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光芒    右图 长明灯

实际上,梵蒂冈是一个坐落在意大利境内的“城中之国”,四周领土都与意大利接壤。然而,这样一个主权国家实质上是没有工业和农业的,国民的所有生活所需,都由意大利来提供。这个国家更没有军队,进出梵蒂冈,会看到身着多彩军服的士兵在守卫,那其实是瑞士卫队在这里负责国家安全。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地理上极度微小的国度,却在宗教上树立着巨大的影响。

梵蒂冈被视为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为天主教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所以这里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享有最高立法、司法和行政权。教皇被天主教认为是“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所以,虽然说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众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追溯其历史,早在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酥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大教堂以示纪念。到了15~16世纪,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彼得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其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的教皇国。

上图 与宗教有关的雕塑下图 圣彼得教堂内部

上图 国家大公居住的城堡下图 用石砖绘制的邮票图案

邮票博物馆

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从罗马步行就能抵达梵蒂冈圣彼得广场,出入并不需要检查护照和签证。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到这里,或是游客,或是教徒,都想来一睹这个世界上最小国家的姿态。

在圣彼得广场前矗立着一座方尖碑,相传这块石碑是公元1世纪从埃及运到这里来的。在广场的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廊柱环抱,气势非凡。面向广场的石柱顶部一一雕刻了造型各异的大理石像,人物取材于罗马天主教历史上的殉道者,这些雕像给广场增添了庄严的宗教气息。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精华的广场,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于1667年设计,耗时11年建成。

当然,真正让这广场熠熠生辉的是坐落在这里的世界最大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相传,耶稣的十二门徒首领圣彼得在此被杀害,他的墓地就修建于此。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就在圣彼得的墓地上修建起了教堂,再后来的几个世纪里,教堂经过几次重建,由意大利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设计、施工,又得到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家比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等为这座教堂贡献的作品,使得圣彼得教堂不仅成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宗教建筑,还是一座拥有上百件艺术瑰宝的圣殿。

穿城而过的溪流

各样的街边商铺也是安道尔的  道风景线

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卢森堡

慢慢走近,能够感受到教堂传递出的神圣庄严和敬畏之势。可以容纳5万人的教堂被设计成了十字形,高高的穹顶和隔开的功能区让人感知教堂的深邃与大气。一路走过去,有一处聚集了很多人,不用说就知道那定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这是他24岁的一件作品,刻画了圣母环抱着死去的儿子。

走进教堂的中心,便能看见一个巨大的青铜盖,前面点燃着很多长明灯,据说下方正是圣彼得的坟墓所在地。而这样一处雕刻设计,由贝尔尼尼完成。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处宗座祭坛,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天主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宗教、艺术、权威在这里聚集,让这座教堂散发着光芒,也让这个小小的国家释放着它的影响力。然而,这样的一个世界最小的国家,和中国,由于宗教、政治、历史等诸多原因,至今没有建交。

邮票“大国”——列支敦士登

比梵蒂冈大一号的, 是列支敦士登。说实话,这个国名,一开始我都读不清楚,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它记住。这个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中间的小国,面积只有160平方千米,相当于北京市面积的百分之一,但是和梵蒂冈相比其实它已经算是大国了。

列支敦士登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外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所谓双重内陆国,指本国是内陆国家而周围邻国也是内陆国家的国家。列支敦士登坐落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莱茵河谷中,其西面以莱茵河为界,与瑞士相邻;东侧则以属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岭地带为界,与奥地利接壤。

从奥地利乘坐火车抵达列支敦士登,由北向南再换乘公交车就能来到首都瓦杜兹,继续往南乘坐公交车就到了瑞士。从地图上看,全国似乎只有一条笔直的公路贯穿南北,整个国家人们的生活都围绕着这条公路展开。

然而,这个小得似乎只剩下一条公路的国家,却是一个邮票大国。行走在大街上,会发现他们在地上用石砖绘制了很多邮票,这应该是这个国家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列支敦士登以出产精美邮票闻名于世,自1912年发行第一套邮票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碰巧走到了这里的邮票博物馆,里面展览了很多不同时期的邮票,真可谓方寸天地方显大千世界。除了常规邮票外,还有很多纪念邮票,比如戴安娜王妃、奥地利茜茜公主等邮票,另外,还展出了很多中国的邮票,用剪纸设计的中国长城、熊猫等,当然,这些邮票价格不菲。

据了解,邮票曾挽救过列支敦士登的经济危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国经济陷于萧条,国王法兹·约瑟夫二世就将祖先珍藏的油画复制成邮票,画面之精美为世界罕见,这个国家也从此成为“世界邮票王国”。该国每年出版邮票约20种,每种印量都在50万枚以上,其中80%被全球集邮者订购,每年邮票收入占整个国民经济总收入的10%左右。离开的时候,抬头看见位于悬崖边上的城堡,据说这个国家的大公就居住在里面。它就那么安静地出现在山间,如同这个小小国家给人的感受一样,那么安静,那么祥和,那么与世无争。

购物“大国”——安道尔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都德曾经说过:没有去过安道尔那还算什么旅行家。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确不知道安道尔在哪里,打开地图寻找了半天,终于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发现了它,如果不是刻意了解,我想很多人都会把它当成是这两个国家的一个边境城市吧。

优美安静的小镇

卢森堡的中国工商银行

到达安道尔的确是艰难的, 让我一下子理解了都德那句话的含义。我首先乘火车抵达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然后再次换乘火车抵达法国和安道尔边境的小镇,由于只有一早一晚才有大巴车前往安道尔,所以我站在公路边竖起了搭车手势,等待将近半个小时后才顺利搭上进入安道尔的车,这还没完,车辆只行驶到安道尔边境的小城,我下了车换乘当地巴

士,一个小时之后,终于抵达首都安道尔城。抵达后徒然生出一种“翻山越岭去看你一眼”的感慨。

这是一个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内陆小国,面积只有467平方千米。这个小国也是山国,高山峡谷遍布全境,全国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欧洲地势最高的国家。谈及这个国家,似乎像是法西斗争的产物。早在1278年,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和约,对安道尔都享有行政权宗教权。然而在之后的几百年里,这两国争夺安道尔的冲突一直不断发生,终于在1993年,安道尔通过全民公决,宣布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同年加入联合国。走进首都安道尔城, 你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因为这里长期与世隔离,所以比其他欧洲国家保留了更多的中世纪风貌。而四周山谷湖泊环绕,还有一条山溪穿城而过,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份清新之感,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很多人旅游休闲的地方。

在安道尔,旅游业是整个国家的第一财政收入,安道尔人口在9万左右,每年却接待外国游客近1000万人次。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原因,除了优美安静的环境外,还因为这里是免税天堂。在安道尔,所有商品都是免税的,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比欧洲其他国家便宜很多,因此云集了各类世界名牌商品,称得上是欧洲的购物天堂。

这里的商品品种齐全, 汇聚了欧洲各国的特色。瑞士的表、法国红酒、德国的电子产品,西班牙的服装等,重点是比其他国家都便宜很多。而安道尔盛产香烟和雪茄,所以也会有很多人专门跑到这里来购买香烟。望着大街旁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川流不息的游客,我不禁感慨,如此小面积的一个国家,却能让游客蜂拥而至,足见它的魅力。在这里,那种古朴的中世纪建筑和现代的时尚大街相互交融,繁华和自然在此结合,还能顺手买些便宜的东西,谁不愿意来看看?

离开安道尔后再次回到法国,火车上碰到了刚才和我一起在路边搭车的一个法国老头,我看他包里鼓鼓的,便问他买了什么,他打开包给我看,原来是好几条香烟,我顿时笑了起来。是啊,我翻山越岭去只为看一眼这个小国,而有的人翻山越岭只为买几条便宜的香烟。这,就是安道尔的魅力。

人均GDP“大国”——卢森堡

这些袖珍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当属卢森堡了,2586平方千米,是一个被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三国包围的内陆小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被包围的欧洲微型国家,却发生过一件至今影响整个欧洲的大事。

相信现在人们对于“申根签证”这个名词已经不再陌生,如果你要到欧洲来,最便利的方法就是申请一个申根签证,凭借此签证可以在20多个申根成员国间自由穿行。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签证的名字叫作“申根”,原来,申根其实是一个位于卢森堡东南角与德国、法国边境交汇处的小镇,距卢森堡首都30多千米。1985年,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5国代表在申根附近摩泽尔河的一艘游船上签署了旨在消除内部边界控制的《申根协定》,从而拉开了这些国家居民自由流动的序幕。它的发展也标志着大部分欧洲国家之间边界控制的取消,对欧洲的和平自由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已有26个欧洲国家加入到了申根区。

现在卢森堡的申根仍然是一个优美安静的小镇,而在摩泽尔河畔屹立着的3块钢碑,名为申根协定纪念碑,纪念着当年在此发生的这件影响久远的事件。对于我来说,申根最大的意义就是进出欧洲旅行更加方便、省时;对于整个欧洲而言,它对推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持续发生着作用。

所以说小国常常蕴藏着巨大能量,这一点,卢森堡在经济上给予了更好的证明。卢森堡在国土上是小国, 在金融上却是一个大国。早在上世纪60年

代,卢森堡就开始仿效瑞士严密的银行保密制度,加之对金融行业极其优越的税收优惠政策,卢森堡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来自20多个国家的150多家银行和近200个金融企业在卢森堡

设置了自己的机构。为了避税,周边的国家打造成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目前,卢森堡市已经是欧洲第一的金融大都会,是欧元区最大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中心,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基金管理中心。从卢森堡中央火车站出来,两分钟就能抵达一条叫作自由大街的街道。这条街是通往卢森堡主要景点的必经之道,可一直通往峡谷边著名的阿道夫大桥。然而这条街道可不是其他景点的陪衬,这条被称为“卢森堡的华尔街”的街道, 见证了卢森堡金融的辉煌变迁。卢森堡早期金融业刚起步的时候,很多大银行都在这条街的两侧设置了办公机构。如今,古朴的历史建筑外加上神话般的金融创造,让这条街成了众多游客的必到之处。

在欧洲一体化,乃至经济全球化今天,这个小国孕育了欧洲最繁荣的金融景象。世界各地的银行分支机构都在这里扎根,其中也不乏中国银行的身影。国家的客户甚至常常开着装满现金的车来到卢森堡办理金融业务。充沛的资金流将这个面积不足3000平方千米然而,小国的故事还没结束。当查阅这几年的人均GDP排名,有一个名字连续好几年都问鼎榜首,它不是北欧或中东的富国,它便是这个西欧小国卢森堡,它就是世界上首个人均GDP突破10万美元的国家。

行走在卢森堡市的街头, 并不如预期般一样看到这个人均GDP世界第一的金碧辉煌,没有迪拜的高楼大厦,没有巴黎的人潮人海,没有苏黎世的高昂物价,再想起卢森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不战而降,或许,这就是小国的处事之道,宠辱不惊,不争不抢,自得一方安宁。

猜你喜欢

申根梵蒂冈小国
小国名企斯太尔
成为申根国要满足什么条件(答读者问)
申根签证现重大改革:统一各国多次签证长期有效,半年内或可在线申请
袖珍小国,博物胜地——探访梵蒂冈博物馆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梵蒂冈城市概貌及建筑特色分析
意大利禁止在梵蒂冈刷卡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