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之“苦”

2015-09-10王潍青

食品与健康 2015年12期
关键词:汁液蔗糖奴隶

王潍青

自幼生长在北方,上小学的时候,虽物质生活已渐富余,但甘蔗仍不是有钱就能随时买到的。记得有次春节,父亲去广州出差,回程新买了一个手拎的大号行李箱,并不是捎回来南方特有的时尚衣裙,而是满载了一截截可着箱子长度削好的甘蔗。于是,在那个室内还生炉子的年代里,我们一家人的年夜饭除了鸡鸭鱼肉,餐后还有甘蔗作为甜品,羡慕坏了其他邻居小伙伴。大众对甘蔗的印象是费牙口、极甘甜,但很少有人知道甘蔗产业的兴起却是一次苦难之旅。

五百多年前,当哥伦布第二次到达美洲的时候,将大受欢迎的甘蔗带到了这里。由于当时的生产条件有限,甘蔗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为农场主换来丰厚的回报,而当时美洲大陆上大批可任意使唤的“奴隶”就成为了发展这一产业的最好“资源”。这一时期的蔗糖制造业是和压榨、苦难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大约在16世纪,葡萄牙人在巴西建立了甘蔗生产基地,至17世纪,英、法、荷等国也在加勒比海地区开发了种植园。于是,这些殖民者开始近似疯狂地从非洲掠来“奴隶”,并运送到各大甘蔗园从事甘蔗的种植与加工。在长达400年的时间中,大约有1100万非洲“奴隶”被运送到了这些地方,当然这还并不是总人数,因为有近半数的“奴隶”无法熬过人贩子的虐待和漫长艰险的海上之旅,而悲惨地死在了路上。活着到达目的地的“奴隶”,绝大多数会被派去种植甘蔗,生产、加工蔗糖。

制造蔗糖时,需要砍下甘蔗,压榨出汁液,在专用的锅中将汁液煮沸后过滤并去除掉浮沫,让其迅速冷却,最后形成蔗糖结晶。当然还有一些无法凝结的糖蜜,会被用来发酵成朗姆酒。蔗糖制作过程看似并不复杂,但如果您以为这很简单,只需“奴隶”付出力气,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奴隶”往往是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中,制造着欧洲贵族老爷们舌尖上的甜蜜。

操作甘蔗压榨机,照看锅中沸腾的甘蔗汁以及蒸馏设备,是极具危险性的工作。“奴隶”的任何一个部位,只要沾染或浸到了烧开的糖汁,就很难将它们从身体上剥离开。想要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摆脱掉这种伤害,几乎是不可能的。“奴隶”将甘蔗送到压榨机或是处理烧开的甘蔗糖汁时,可能遇到的危险更大。稍有不小心,等待“奴隶”的可能就是终身残疾或死亡,而对于丧失掉劳动价值的“奴隶”而言,即使并非致命的工伤也同样预示着死亡。当地的自由人,没有人会冒着死亡的风险从事这种行业,故而甘蔗生产者必须依赖大量的“奴隶”,这也是为何蔗糖制造业会同“奴隶”交易业紧密相连的原因了。

当然,这只是甘蔗产业在那个殖民时代里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现如今,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制糖业的风险被降到了极低,蔗糖的价格也已非常低廉,您大可不必纠结于送入口中的甜蜜是否隐藏着“苦涩”。不过,当品尝着滋味甜蜜的甘蔗及其制品时,如果能够了解一下蔗糖产业的发展史,会让我们对如今的生活多一份由心而发的感恩之情。

猜你喜欢

汁液蔗糖奴隶
为什么蝉会撒尿喷人?
蚂蚁奴隶的反抗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My First Sea Journey
有些中药渣要挤汁
手机奴隶
以大豆油与玉米油为原料的“液体皂”的制备
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游离氯检测中的应用
给麒麟掌给麒麟掌“打针”
木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离体保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