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龙湾海上民族的生活诗卷

2015-09-10青藤婉

旅游纵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竹排越南人游船

青藤婉

如果说不同地区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因地制宜的选择,那么越南下龙湾海上人家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上帝的恩泽,他们沐浴并享受着海上的日出与日落,与大海朝夕相处,看似漂泊,实则与大海融为了一体。日日夜夜远离世俗的渔家生活,使得他们成为了海的儿女。

海上人家的诗意栖居

很难想象自己跟随游船漂浮在越南的下龙湾海域,我的视线里观察不到海浪翻卷,知觉上也丝毫感受不到狂风扑面,这与我曾到过那些波涛汹涌的海域是如此不同。

传说上天遣神龙下凡,降临于北部湾,为了帮助当地人抗敌,龙口吐出颗颗龙珠打击侵略者,龙珠落入海中,化为岩石,耸立成山。于是那龙珠落海之处,便被称为“下龙湾”。下龙湾位于越南东北部广宁省的海湾区,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星罗棋布着3600座奇峰、异岛、怪岩,密布的石灰山峰形成了一种阻挡外界的天然屏障,海面因此变得超乎寻常的平静,水上人家将大海的安静与开阔注入进自己的生活态度当中,即使在远处,也能望见他们脸上幸福的容光。

下龙湾的海上人家往往聚居在背风的海面,沿着山峰将竹排连接,房屋建在竹排上,大部分是由木板和铁板盖成的,外表看上去简陋破旧,内里也不过几件普通的老家具,却组合成了他们生活与心灵的温暖港湾。或许是对自然的热爱,房屋前后的花花草草还是有的,户外的吊床也是挂着的,时而看到在甲板上玩耍的孩子和做饭、盥洗的大人们,海上的生活在轨道上有序地进行着。每家的竹排外都拴着数条船,这是他们游走下龙湾的交通工具。四季湿热的天气里,热爱生活的海上人家将自然赋予的一切变成享受生活的点滴理由,安逸而满足。

如虎的海上生意经

游船没行驶多久,伴随着海上巨幅水墨画的渐渐浮现,青山远黛间隐隐约约望见一艘小船在朝我们的方向靠近。大抵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紧紧贴上了游船。想必这就是越南传统的水上流动商船。船上摆满了各种热带水果,颜色鲜艳诱人。一位年轻的越南姑娘,直接攀爬到游船边沿,不放过每一个窗口,她转了一整圈,把芭蕉顺着窗户放在我们的桌子上,还不时用汉语吆喝着,看到船上一家人带着孩子,会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得父母不得不选择购买,甚至只为了博孩子一笑。越南海上做生意的女人如虎,价格有很大水分,砍价也是必然。只见有人砍到半价就交易成功,果然如虎的海上生意经让人提高了警惕,更使人神经紧张的是,如果没有零钱而是直接用整钱交易,海上生意人很有可能直接拿着整钱开船离开。

此时,船内的生意也做得火热,越南大姨手中盘子里尽是越南木雕和珍珠项链等漂亮饰品,虽然没有多少叫卖的吆喝声,但大姨满脸笑容,与我们慢慢攀谈起来,耐心十足,甚至直接把珍珠项链戴到了我们的脖子上,用夸张的手势和喜悦的表情表达我们的美丽,那种神态似乎在表达着,项链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快被打动的那一刻才真切体会到越南生意人的精明,越南人经商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陆上下龙,回归原始与纯粹的越南味

从海上下龙湾抵达陆上下龙市。当脑中图景依旧停留在下龙湾的宁静祥和之美,眼前这位头戴越南典型绿军帽的男人身上散发着当年战争的余味。这种奇妙的感觉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画面情景切换之迅速与突兀,以至于忘记了现实,似真似幻。越南曾经饱受战争侵袭,伤痕累累,绿军帽就成为了越南男人保家卫国的光荣标志,且颜色越深,代表主人地位越高或财富越多。而我对于绿军帽的初印象,是越南战争创伤的符号,留在了越南人心中。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尽管如此,我周围的气氛中充盈着悠闲与安逸,越南人的生活依旧是从容的。

下龙湾海上喀斯特地貌,是一幅巨型山水画

我坐在巴士的靠窗座位,窗外向后飘动着彩色的虹,那是越南典型的彩色建筑。越南的建筑十分讲究色彩的搭配,建筑外墙以米黄色为主,也有是翠绿或者天蓝色的。与绿树、碧草相映成趣。湿热温暖的气候下,建筑的阳台多而大,窗户不是密不透风的,从缝隙中吹来的海风反而使人感觉凉爽舒适。下龙市的建筑沿着海岸线建造开来,面朝海湾,波光入窗。法国人当年占领越南,在沙巴、涂山、大叻等地建造了许多度假区,唯独对下龙湾没有兴致,也因此在下龙市寻觅不到多少法国的痕迹,缺少些浪漫气息,但又留存了一份最原始最纯粹的越南味道。

陆上下龙市的街道上流动着彩色的建筑

猜你喜欢

竹排越南人游船
乘游船
马车与游船
童年“悔”事
一声叹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幻影游船
3版参考答案《竹排嫂》
未及终点
越南人爱看中国电视剧
太空游船慎开为好
在万泉河上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