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大师致敬

2015-09-10徐佳鸣

南都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法拉利米兰俱乐部

徐佳鸣

位于米兰世博会中心区的万科馆(VankePavilion),建筑设计工作由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完成,灵感取自中国山水画及梯田。因为形似,也补王石称为“盘龙”。万科馆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民独立建馆形式参展世博会,也是本届世博会第一个按预算、按进度完工的展馆。

世博会需要话题,要不然,21世纪的我们早应告别这种传统的展会模式。世界各国的风情不再遥远,一张张打折的机票,一家家跨境交易的网络平台,以及更多单项商品货物的交易渠道都畅通无比。还能让大家聚在一起的,应该是更高一阶的东西。

今时今日的世博,毋宁说是对美好情怀的一次展示,各国拿出他们的想象,搞出一个巨大的主题派对。

今年的主题跟食物有关,“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即一场对现代食物文明的大型反思:当人类开始习惯化肥、优选种子、大棚作物、大规模养殖带来的充裕原材料,更加工业化的制式菜谱,更加快捷的进食方式,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肥胖率的上升、多样性的下降,更要紧的是人们的不再珍惜、不需动手,实质上是文明的一次大规模倒车,人和食物都被异化了。

这是思潮,同等重要的还有呈现方式。可惜的是,中国对食物的思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也许是上届世博用力过猛,本届米兰世博中国馆呈现水准之差令人失望。设计图上的中国馆,应该是麦浪中一座华夏食物的盛堂,但我们看到的“买家秀”,是菊花丛中升起的一座东南亚神庙,里面是以“全聚德”和袁隆平的枯燥介绍为主的塑料展品和展板,因此有人甚至在网上发帖建议,还不如直接播放《舌尖上的中国》。

但中国馆附带的中餐馆加回了一点分。相对廉价,北方口味,出品在及格线以上,足够让外国人满意。

幸好,联合主题馆-零号馆让遗憾的我们得以醒了醒脑。零号馆是一座巨大的谷堆状的建筑,里面充满了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讲述了人类和食物的关系及其历史。在关于食物多样性的展示中,30种作物要为95%的人类提供食物能源的严峻现实让人震惊,瀑布一样下坠的照片墙里大量的农作物消失了。

在这里,米兰世博会艺术总监、联合主题馆-零号馆的馆长大卫·兰佩罗(David Rampello)先生,为我们上了一课。这是位68岁花白头发的老绅士,领巾、方巾、手表、蓝色西装、白色裤子、敞口皮鞋、红色细边金属眼镜全套齐备。

作为意大利著名策展人,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的节目总监,兰佩罗先生曾和贝卢斯科尼共同创建电台。他不仅在策划和设计领域具有影响力,他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也显而易见,在他的讲解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令人炫目的投影和拍摄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要讲述的故事。

除了投影,还有模型与机关设计。兰佩罗先生用一座火车模型串联起欧洲的文明革命,在十几平方米的微缩地图上,火车从中世纪一路开来,磨坊、水井匆匆掠过,大规模的播种和收割映入眼帘,地貌也发生了改变,信息时代到了,我们人类早已生产出了足够所有人食用的食物,虽然世界上仍然有8亿人需要忍受饥饿。

在看过最为用心的火车玩具之后,一面巨大的幕墙上是这位跨界电视人对信息时代的反讽,几百块小屏幕在实时播放着全世界各国的娱乐或真人秀节目,站在这里,好像在世界中心的导播台一样,让人发晕、愉快,兼有小小的恶心。这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地球,表面繁荣异常,而这面幕墙的背后则是一整个房间的厨余垃圾模型,看看我们浪费了多少,这个星球的不公平又增加了多少:

“每年,全球粮食产量的30%的损失和浪费发生在工业化国家,总量约13亿吨。而这个数量,是饥荒之人粮食需求量的四倍之多。与此同时,4200万的5岁以下儿童超重,超过5亿名成年人患有肥胖症”。

这场坦诚的秀,让人印象深刻,走出零号馆的最后一幕墙,被兰佩罗先生策划成了图书馆的模样,黑沉沉的,另一面不是门,而是巨大的门帘,外面有人进来,会投进阳光。

在世博园区另一处,我们又体会到了别样的中国风情。

巨大红色盘龙形状的万科馆,外头挤满了意大利警察、特警、保镖,还有列队欢迎的来自中国的万科工作人员。直升飞机不时飞过头顶,盘旋视察。烈日当头,人们的兴致却丝毫不减。

一个月前,万科刚在这里更新了自己的品牌英文名及Logo,便于老外发音:Vanke。

王石站在这座巨大建筑屋顶形成的阴影里,身穿D&G西服套装,头发花白、身形消瘦且笔直。得益于长年来养成的锻炼习惯,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64岁年轻不少。

米兰世博会主题馆“零号馆”内展品,本届世博会主题为“滋养生命,为地球加油”,提醒人们关注生物多样性与食物安全。

生命之树:坐落于米兰世博会意大利馆旁边,高30米,意大利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元素。第天晚上会有兼具灯光、烟火效果的音乐喷泉表演,是世博会的地标建筑,也是人气所在。

他们在等待一位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到来。这本应是这个成功商人非常熟谙的经验,却因为地点、时空的转移,增添了一些味道。

一个小时的反复推迟后,副总理汪洋出现在簇拥的人潮中,受邀到访意大利的他,顺道来本届世博唯一独立参展的中国企业场馆视察。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与毕马威以及意大利当地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完成了本次参展的程序性工作:给意大利政府交够一定的增值税。万科雇佣了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作为万科馆的建筑设计师,后者曾是柏林犹太博物馆和纽约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的主脑。

万科馆内的服务生及志愿者,一半是意大利人,其余的25%是中外混血儿,25%是中国留学生,他们也穿着公司发的D&G套装,来到贵宾室的中国人一遍又一遍地对着他们说英文:“Cold water please。”

中国企业在外国的成功模样,大约就是这样。

汪副总理坐到了贵宾室的沙发上,大口喝着冷水,听着包括上述内容在内的介绍。王石着重讲了万科馆的Long Plan(龙计划):展馆外墙的4000多块红色瓦片状瓷砖“龙鳞”将被拍卖,款项被叫做“众筹”,用以资助山西芮城广仁王庙的环境整治项目。王石招呼来了当地的村长,老实的基层干部见了大官,说起了普通话。

汪洋开他的玩笑,“你就说方言,看谁敢说你不对”。王石笑着说,“对了,这就对了”。在场的中国人都笑了,意大利人也感受到了这种欢乐的氛围,他们羡慕中国企业强大的买单能力。

位于摩德纳的恩佐·法拉利故居博物馆,展出1920看恩佐转会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所驾驶的40/60型赛车。22岁时,这栋建筑曾被恩佐卖掉,用来资助自己的赛车事业。

中国商人、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对外输出软的东西了。万科馆的内部展区用竹子搭成了一个虚拟空间,好像香港街头工地的竹编脚手架一样。竹架上挂满了屏幕,向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中国食堂的故事:食堂与社会和谐、食堂与社会网络、食堂的味道,还有食堂到底是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就是曾经最贴近,现在逐渐遥远的共同回忆么?

油条、包子、豆浆;筷子、不锈钢餐盘、饭票;粽子、饺子、火锅……具象地呈现在屏幕上,外国人嗯嗯地砸吧嘴,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来自国内的贵宾、采访时往往需要王石作陪。有时,他自己也穿插在这些游客中间。老外纷纷好奇,这是谁,蛮威风的样子。“中国最大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定语足以让他们第二次咋舌,嗯嗯。

交谈中的王石眼神专注、手部动作很多。看得出,他对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十分笃信。他反复讲述的,除了万科的理念,做现代社区云云,还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眼下是划船。只要有条件,他每天早起都要划船一万米,在剑桥、波士顿、纽约、北京、深圳、台北……他滔滔不绝地向客人介绍自己的战绩。

这些话有时会被翻译出来,给外国客人听。他们眼带秋波,完全卸掉了原本对中国富豪的想象,而是尊敬地半鞠个躬,说一声,Nice to meet you, Mr. Wang。

自诩来自富裕的祖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逛过街,在鄂尔多斯、温州、义乌、东莞溜达过,还常年关注北京超跑俱乐部的动向,为他们在北京金港凑齐20辆全世界最贵跑车的举动感到羡慕。我们见多识广了,什么限量版的跑车中国没有?应该不会震撼吧。

这是我们几个中国男青年在去往马拉内罗路上的聊天,充满了中国味道。我们几乎不懂什么叫做跑车文化,只有想象与无处安放的欲望。

到了小镇,期待着满大街嗡嗡的发动机轰鸣并没有出现,一年一度的马拉内罗法拉利嘉年华还没有开始,街道上更多的是布置舞台,摆摊位的工作人员们,比萨、啤酒的味道倒是不少。

远处的地面上画满了50个车位,蜿蜒出了几百米,几个小时内,这里将停满来自意大利各区的法拉利,从古董款到最新款。

来自上海的朱裕华主席兴致很高,这位老华侨80年代因工作关系来意大利,后娶了意国妻子,定居于此,从事中意贸易,他是两台法拉利的车主,也是法拉利中国俱乐部的主席,他的经历和身份让他在法拉利内部吃得很开,他安排我们见到了车队、博物馆、工厂的负责人,还在这个嘉年华开始前的午后,找到了新当选的马拉内罗市长,30岁的莫里尼和我们聊聊。

小哥完全是手舞足蹈的模样,他站在恩佐·法拉利博物馆里,一辆2004款法拉利赛车的旁边,这是人类交通工具的极致体现,他热情地欢迎我们都来马拉内罗看看,这一片地区,是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的故乡,一切始于法拉利。

他咳嗽了一声,接着讲到了深层的东西,对于常见的、有城府的政治人物来讲,没有必要对普通外国参观者讲这些。他说,“我们这个地区算是比较富裕的工业区,但长期以来公共建设、资源分配的情况都不透明,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了无生气,法拉利是我们的骄傲,但更多的机会应该应运而生,我现在正在致力这么做,让我们的城市更具活力”。

我们对他刮目相看,朱主席在旁听了一直笑,莫里尼是新思潮的代表,他虽然年轻,背后的民意基础不少,市民喜欢这个新鲜、滔滔不绝的面孔。

芭芭拉·贝卢斯科尼上任后聘请法比奥·诺文布雷为AC米兰设计新总部大楼Casa Milan,大胆使用几何图形和红黑撞色,彰显更为年轻、活泼的球会形象。图为内景。

和市长告别,出来已是黄昏,小镇的广场一半被餐厅的外席占据、一半是摆摊卖食物、啤酒、衣服、运动鞋的集市。转头往那条路看去,50辆法拉利都停好了,他们的主人多是老头,身边围着其他一群中年以上的男人,他们对着车品头论足,蹲下来、起立、踮起脚看着车,然后再讨论,抽着烟,我无法听懂他们说的内容,但他们的神态好像多和我们在国内见到的不同。

朱主席介绍,意大利不少中产也会存钱买车,真的是存钱,存够七八万欧元,从入门级开始,在周末度假的时候开出来,沉浸于那一小会的快乐,钻研汽车,从不让别人保养,自己以此为乐。到了嘉年华和慈善活动时候,再开出来,穿得笔挺,像今天我们见到的一样,挺直了腰板,不轰油门。

很遗憾,没有听到想象中轰鸣的马达,我们在马拉内罗看到了世界大同般的意大利集市,跑车只是点缀,全城大多数男女还是沉浸在喝酒、唱歌、吃饭、跳舞的乐趣中。物质没有拖累精神,成为主人,却让人欣慰。

第二天,我们到了更为偏远的法拉利官方博物馆和故居博物馆,那里周边有赛道,听得到那刺激的声音,墙上刻着一排字:“这座房子在恩佐二十岁的时候被卖掉,用来买他的第一台赛车,从此,开始他一生的传奇。”

提到米兰,人们除了联想到时尚,也会不由自主地提起另一个名词:足球。

AC米兰是一支伟大的足球俱乐部,却也是足球江湖里“旧世界”的象征。它背靠巨大的政治、经济势力,有一套稳定强势的管理团队,几十年就这么下来了。

Casa Milan外景,立面采用红黑两种颜色的同心圆图案,象征如波浪向整个城市传递正面能量。屋檐有足球运动员形体剪影,象征球员的拼搏精神。

意甲是最早被中国球迷熟知并热爱的欧洲联赛,80、90年代的世界足坛,意大利队也是最强的。从那个时期延续到00年代,米兰诞生了一批如巴雷西、马尔蒂尼、阿尔贝蒂尼、博班、皮尔洛、因扎吉、舍甫琴科、西多夫、加图索、卡卡这样的足坛巨星。

这是过去的辉煌,也掩盖了问题。伴随着2011年老板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黯然告别政坛,老将纷纷离队,米兰在欧陆一众豪门、巨星的映衬下显得黯淡不少,很多米兰老球迷面对曼联、巴萨、皇马的风生水起,只能慨叹时间已过、风头转向,徒生羡慕。

事实上,过去20多年来,AC米兰才是最值得羡慕的俱乐部之一。1986年,传媒大亨贝卢斯科尼收购俱乐部,1994年贝氏成为意大利总理,开始他断断续续将近20年对意大利的绝对影响力,足球成为他生意、形象中的重要一环。

AC米兰俱乐部副主席、CEO芭芭拉·贝卢斯科尼接受田朴珺小姐访问,并接受礼物:慕思寝具特制的凝胶枕头。

他的女儿芭芭拉·贝卢斯科尼(Barbara Berlusconi)在父荫中成长,哲学系毕业后成为家族企业的一员,并在2011年进入俱乐部管理层,2013年成为CEO。

她对俱乐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包括新建俱乐部的总部,集办公、博物、售票于一体的Milan Casa;引进新的总经理;在国际市场上向东亚、东南亚地区推销 AC米兰的品牌,更多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夏季表演赛。

芭芭拉本人对俱乐部的感情,用她自己的话来形容是“从小看到大的英雄,球员就像是我们的英雄,在球场上为我们搏斗,享受所有人的崇拜”。

的确如此,1984年出生的她上一段出名的感情经历,就是俱乐部中的小英雄巴西金童,1989年出生的前锋亚历山大·帕托(Alexandre Pato)。芭芭拉很自信,并不回避这个话题,也不展露出过多的兴趣。

从小到大,她在瑞士、意大利、美国等地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设计、时装、商业管理的强烈兴趣,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名媛所能涉猎的。此行拜访的另外一位大师,法比奥·诺文布雷(Fabio Novembre)就被她请来设计米兰的新logo、新总部、新博物馆。他们两位一致同意用可爱的几何图形,大量的红黑碰撞塑造新的形象。米兰人的风格就是这样,到了重要时刻,更要拗好造型。

好消息在我们到来的那几天来临:代表亚洲资本的泰国商人成为俱乐部的第二大股东,为俱乐部注入鲜活的资金。AC米兰新球场项目也持续进展中,在一家男子足球百年老店的复兴之路上,很难想象,是一个不踢、不懂、不插手足球的女性“二代”引领着庞大的英雄团队,重新找回威风。

猜你喜欢

法拉利米兰俱乐部
开过法拉利吗
曝法拉利812最新信息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侦探俱乐部
法拉利永不打造SUV不考虑电动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因扎吉接过米兰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