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2015-09-10刘圆圆刘茹李花花郑小雅

新闻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信息大学生

刘圆圆 刘茹 李花花 郑小雅

【摘要】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建立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90后大学生群体。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各方面影响,探究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智、科学地使用新媒体,同时,寻求让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生活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利用它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等的塑造。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调查背景

日益为大众熟知的新媒体,已经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各方面影响,对于社会各界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引导他们合理运用新媒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等。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于1990年到 1999年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看待问题较为客观,但其思想意识中的某些消极因素需要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重视。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以其快捷、便利、时尚等优点,对90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其的人际交往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变。

为了了解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我们充分利用图书馆、报纸期刊、网络等资源,了解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传播和主要影响,并进行实地走访,以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初步开展了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中,我们收到109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占57.23%,女生占42.77%。

微信、QQ和微博这三种社交网站位居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前三位。受访大学生中,每天通常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为1-3小时占据了绝大多数,使用新媒体通常用于聊天。52.1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新媒体交往会占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时间,33.38%则认为不会,14.49%表示不确定。56.42%的人认为新媒体交往最突出优势在于可结交不同领域的人。除了使用新媒体外,多数人还会使用电视传统媒体。7.1%的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使用频率是每天,37.23%使用传统媒体大概两周一到两次,34.27%很少使用传统媒体,21.4%从不使用传统媒体。51.3%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会替代传统媒体,48.7%认为新媒体不会替代传统媒体。

二、新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的影响

当今时代,媒体承担着传播社会事件的角色。新媒体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深入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媒体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新媒体又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90后大学生施加着积极影响,同时也有消极影响。

通过对西安各大高校的实地探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新媒体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实时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眼界和思维更开阔;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90后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网络传播速度快、言语思维表达较开放、言论自由,这些都比较符合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大学生们利用这些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也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的使用加强了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与传统媒体相比,青年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了解相互的心情,给予一些建议和安慰,保持良性关系。

此外,在实际应用方面,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它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师生交往模式和课堂模式。在大学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慕课”(MOOC)等网络在线课程平台观看到国内各大高校及国外高校的教学视频,并突破空间限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这种新的师生交往模式具有多样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同时更加灵活多样,可以节省师生双方的时间,激发大学生主动求知、发问的学习兴趣。

新媒体虽然有种种优点,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我们的抽样问卷调查中,一部分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存在使用时间过长,妨碍正常人际交往,易受不良信息困扰及影响正常作息和身体健康等问题。根据相关研究和统计,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表现:新信息的泛滥和优质劣质信息的泥沙俱下容易使大学生们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新媒体中,人们既是信息的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因此网络等新媒体上既有进步、合法、有益和真实的信息,也有反动、非法、有害和虚假的信息。新媒体带给人们的可以是一座信息宝库,同时也可以是一座垃圾信息站。这使得90后大学生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难以判断取舍,显得不知所措。在信息的接收上,大学生易被奇、异、新的信息所吸引,有时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显得左右摇摆、飘忽不定,从而感到心理疲惫和迷茫等。此外,过度使用新媒体使得人们在网络上比较活跃,而缺少现实的交流,导致现实交流减少,能力变弱。新媒体的应用容易使人沉迷其中,也使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大。

结语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以及更广泛的影响性,对追求时尚和刺激的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然而,90后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应注意的细节等相关问题,都是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在了解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传播演变及其在90后大学生成长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应为90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应为90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确定一个良好的方向,以保护好作为建设祖国未来的大学生们——尝试确立学校、家庭与个人三方面监督的机制,使新媒体在发挥新兴人际交往作用的意义不断扩大,同时也使弊端不断缩小;探索90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的创造性行为,建立9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有益性使用和长期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影响——以西安高校大学生为例,项目编号:2014107180 31】

参考文献

①林刚:《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②钟沈军:《媒体的演进趋势与战略转型》[M].人民出版社,2012

③李超民:《大学生网瘾的协同治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

④李路路:《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信息大学生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订阅信息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