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2015-09-10李洁

新闻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工作者广播电视

李洁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新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行业人员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都有了快速的提高,这也对广播电台的新闻采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积极进取,以适应这种新环境,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来探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在社会中的引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及人民心声的传话筒,是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所以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不仅可以使得社会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智力和精神上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广电系统需要不断加快转型,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形势。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成效的好坏不仅与机器设备有关,也与新闻工作者有着深深的联系。其中,采编人员是最重要的因素。作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更需要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创新,熟练掌握和运用新闻采编的方法技巧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获得在行业内的一席之地。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近300万,传统媒体所有的记者编辑仅75万,从规模上和数量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已超过传统媒体。从专业素质层面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已从具有计算机背景的技术编辑发展到拥有新闻、文、史、哲、经、情报、出版等多专业背景的文字内容编辑,呈现出学科背景多元化,不同专业与行业相互渗透的现象。

对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资讯,如何在有限的播出时间选取最及时、最准确、观众最关注的新闻信息,是每位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立足点。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出现的新特征,并就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

1、信息来源广

许多采编人员在做传播的同时,也是受众,在不断地进行着转发的搬运工作。但是有的人不懂得媒体规律,一直在被动的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表现的无所适从。一些新闻信息重复报道的现象比比皆是,观点不清,使受众往往陷入不知所云的状态。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学者就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它会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面对这些现象,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擦亮自己的双眼,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度,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筛选出有价值可以引发社会关注的新闻信息,由此才能编辑出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2、传播多样性

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传播方式有了新的需求,新媒体层出不穷,引发了与传统媒体的革命。如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新闻信息。如今的电视媒体改变过去的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窘境,可以通过网络电视,BBS,视频链接随时观看,还能进行点评。这就使得采编在采写报道的时候,需要充分表达出信息,针对新媒体的情况,将新闻信息做撒网式的传播。

二、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1、深度挖掘新闻事件,彰显新闻的潜在价值

新闻有深度,才能引发社会关注,产生社会价值。如今,许多采编人员只是单纯追求新闻数量,采访中看到什么就拍什么,在整个编播过程中立意不明确,没有主题,缺少思考。这样的新闻形式雷同,引不起受众的兴趣。新闻事实是客观的,我们所说的深度不是说增加字数,而是要透过这个新闻事件看到本质,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价值,把最值得人深思的一面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一篇有深度的新闻,在采访前是需要做足功课的。首先要有一个详细的选题准备,做出初步的思考和研究,设计好提纲,对采访对象要多角度了解。

2、新闻采访灵活多样、扎实而清晰

电视新闻采访表面看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编人员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事实上,新闻采访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需要有采访前的策划、准备,所谓“七分采,三分写”。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与手段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是做好新闻采访的重要前提。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中,通常表现的形式有等候采访、追踪采访、隐性采访、同步采访、体验采访等十余种。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采访具体方式往往会从一种过渡到另一种,几种采访方式交替进行,这些就要求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人员应该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新闻采编方法,提升采访效率。方式多变的同时,还要注重方法:首先,坚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采访过程中,要启发诱导被采访者,按照采访者的谈话线索进行提问,通过自然深入的方式获取对新闻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在细节中发现新闻线索。在实际采访中,采编工作者需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心多用”。这便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工作素质,培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最后一点就是,坚持原则,尊重真实。真实性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失去了真实性,那么新闻也将无任何价值。在采访中,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应该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将主观认识提升至客观认识的高度上来,理性分析,准确把握事实,报道事实的新闻事件。

3、拓展知识面,深化新闻采编工作方式

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知识的多寡决定了他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敏感度,一个知识面广博的新闻工作者必然能敏锐地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反之,如果知识面狭窄,不能深入采访,新闻敏感度降低,不能及时判断和捕捉眼前的新闻。因此,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保持传统采编方式的同时,拓展思路,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学习和应用网络技术、视频技术等,不断拓展和深化新的新闻采编工作形式,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

4、拍摄和制作尊重新闻事实,找准新闻切入点

拍摄的画面是最有说服力的新闻点,尽可能去挖掘受众关注的热点。在制作编辑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把新闻介绍清楚,还要考虑如何能够表达得更精彩。另外,在技术处理上,要保证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的客观真实。此外,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受众感兴趣的问题,并且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尤其注意在采编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受众对新闻有着不同的需求,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如教师较为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病人则较为关注医疗等,更为具体的说,即使是农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对种植技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些都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才采编过程中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无论媒体的形式和体制如何发生变化,对于新闻来说,内容为王。高品质的新闻内容仍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了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媒体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才能在市场上发展壮大。

5、新闻采编人员应具有信息时代的策划思维

电视新闻的采编,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有两个重要内容——“采”和“编”。在具体操作中,“采”和“编”没有非常明确的时间先后顺序上的划分,更多的是需要“采”和“编”的相互协调,巧妙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两者协调的好坏,关键在新闻采编人员的策划工作能力。从90年代中期至今,新闻界就提出了很多关于新闻采编策划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加大了实践应用的力度。做好新闻的采编及策划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还可以正面、理性地引导社会舆论。新闻策划工作就是选取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新闻事实案例,从独特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报道,综合运用消息、特写、评论、图片、资料等手段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新闻事件,揭开新闻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本质,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发挥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6、运用新鲜活泼的群众口头语言,实现良好传播效果

群众语言,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充满智慧。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群众的语言,能在群众的语言里提炼出思想精髓。一则新闻里如果洋洋洒洒都是理论宣讲,那么群众怎么会愿意听?在新闻采编工作实践中,只有充分运用好群众语言,才能引起思想共鸣,切实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亲和力和渗透力。总而言之,群众的鲜活语言,可以较快地抓住群众的心理,通俗易懂,生动鲜活、言简意赅,提升舆论影响力,拉近新闻报道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最佳舆论宣传效果。

结语

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亡的过程,广播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淘汰。互联网影响下的新媒介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广播电视新闻依旧有它的优势,并且在与时俱进的不断改革发展。作为21世纪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全面掌握应对新形势工作技巧,本文主要是在探讨新形势下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相应的方法技巧,相信只要能够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的采编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形式上,唯有掌握较强的新闻采编技巧,扬长避短,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创新新闻采编形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①姚伟,《电视新闻策划的原则与创新发展策略》[J].《华章》,2011(16)

②占莉芳、武文颖,《虚拟的悖反——关于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思考》[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

③汪竟鸿,《浅议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世界》,2012

④栗思倩,《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0-17

⑤《浅谈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中国论文网,2014-08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六四台)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工作者广播电视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