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务员遴选笔试备考策略

2015-09-10李源

决策 2015年6期
关键词:省直机关笔试公务员

李源

从考查能力上看,每年的考题虽然灵活多样,千变万化,但考查的内容无一例外,主要指向考生三个方面的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中组部、人社部于2013年1月24日,制定印发了《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中组发〔2013〕7号),由此公务员公开遴选长效机制有了制度保障,公务员遴选成为中央和地方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年度工作,同时也为基层优秀公务员选拔到上级机关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基层公务员本身承担着大量的基层工作任务,对于有意愿参加遴选的公务员,如何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再利用“八小时之外时间”有针对性地备考?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安徽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笔试试卷的分析,并结合考生们的经验来谈谈备考方略。

遴选与公考之不同

公务员遴选考试与公务员考试有较多不同之处,了解这些不同之处便可有的放矢。

首先是含义不同。遴选,顾名思义,就是慎重选择。公开遴选是指市(地)级以上机关从下级机关公开择优选拔任用内设机构公务员,是公务员转人的方式之一,是在公务员队伍中“二次择优”的一项制度创新。而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法》规定的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一种录取办法,实际上是行业性的录用考试。

其次是考试对象不同。遴选考试的参与主体是公务员本系统人员,而且是要求拥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基层公务员。而公务员考试一般则是面向大中专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或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理想的人员。

第三是选拔目的不同。遴选考试有利于选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公务员到上级机关,优化上级机关公务员队伍机构,是保证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公务员考试是作为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一种透明、公开、平等、择优的准入性考试,有利于充实公务员队伍,实现公务员队伍血液的新旧更替。

遴选笔试题分析

2009年1月,中组部会同人社部专门印发《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中组发〔2009〕2号),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有计划面向下级机关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2011年,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首次在中央机关组织开展公开遴选公务员试点,首次遴选有63名基层公务员脱颖而出。

紧跟步伐,安徽省同年在省直机关开展了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至今年,安徽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已经实施有四年时间,每年1次,笔试时间一般设在当年下半年。笔者梳理并统计了近年来安徽省每年一度的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笔试试题,作一归纳分析:

2011年考试内容设为“填空题+材料题”结构,共计六大题,分别是:10小题填空题,涉及时政、省情(经济、历史、文学)等综合知识。政策理论题为根据背景材料,回答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什么。调研题要求补充调研通知中关于调研方式和调研具体要求方面的内容。接待题为接待方案要点和座谈会方案要点的制作。处理指定事件题为处理一项因开发涉及文物保护方面的事件。材料题中第1小题是谈材料中工作举措的认识。第2小题是根据材料整理一份关于转变作风,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汇报材料。

2012年考试内容有所变化,填空题被取消,只有材料题,共计六大题,分别如下:政策理论题为根据材料,归纳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着力点有哪些方面。处理指定事件题,设置情境为跟随领导下访,要求考生拟定解决下访中村民反映的问题的方案。学习活动方案题为拟定一篇学习先进人物的活动方案。公文题要求草拟一份表彰先进人物的决定。归纳题要求依据材料,总结经验做法。作文题则是为领导起草一份建设美好乡村的动员讲话稿。

2013年考试内容同为材料题,共计五大题,题型变动不大:处理指定事件题为根据给定材料反映的事件,提出调查处理此事件的工作思路。第二题是根据网友提出的疑问,起草一份回复网友的材料。文字写作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中的活动,写一篇新闻报道。归纳题为根据给定材料,归纳材料中某项工作的成效。最后作文题给定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2014年考试同为材料分析题未出现知识选项等考察题,题量有所增加,共计六大题。接待能力考查题为根据材料,写出做好指定接待工作的细节问题。学习活动方案题要求根据材料,起草一份专题学习会议的方案。文字写作题为根据材料,参照模块一表达方式,写出其他几个模块内容。阅读材料题,要去简要说明一份规划纲要从酝酿起草到出台,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公文写作题为拟一份《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最后作文题要求根据背景材料,围绕“三边三线”环境治理工作,写一篇工作情况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综合以上几年的考题以及考点分析,从题量上看,每年笔试试卷试题在5-6大题左右,要求考生在18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阅读量6000字左右的题目及材料,同时写出3000字左右文字答案。

从题型上看,除2011年遴选试题中有填空题外其他几年均为材料题。2011年是安徽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的首次试水,相对来说,试卷出题可能处于摸索阶段,从2012-2014年三年的试题来看,试题类型已经基本成熟和相对固定,即全为材料题。

从考查能力上看,每年的考题虽然灵活多样,千变万化,但考查的内容无一例外,主要指向考生三个方面的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细心的考生,也许已经注意到,这也正是考试公告上明确提出的考试要求。

遴选笔试备考要点

正确认识了遴选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存在的根本区别,根据历年的试题分析了遴选考试方向,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有针对性备考。笔者认为,考前应有针对性地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关注时政热点,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关心时政,实际上是公务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来不分基层与否。中央及省市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都是需要学习的重点。中央、国家以及本省部署的重要活动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笔者发现,每年的最后一大题的背景材料,基本都是关于上一年或当年国内、省内某项重要工作、活动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如2012年最后一题关于美好乡村建设主题的题目,实际上是考前不久才在全省召开的动员会。2014年最后一题关于“三边三线”环境治理的主题是上年度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考前不久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

二是熟知机关工作流程,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关工作中办事类工作最能直接体现公务员个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每一具体工作的处理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程序和固有的方法。如做好一次接待工作,需要有周全的接待方案,可能涉及住宿、餐饮、车辆、考察、参观、座谈,以及与其他单位部门的沟通协调、上传下达等方方面面;如完成一项调研,需要有明确的调研主题、调研目的、具体的调研内容、调研方法等。

2011和2014年的考题中均出现了接待工作方面的题目,2011-2013年的考题中均有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方案与思路方面的题目。特别是2014年的考题中,明确要求回答出一份规划纲要从酝酿起草到出台、需要经过的程序,这更是直接体现某类工作的具体流程。

三是勤写勤练多看,提升文字表达能力。省直机关一般承担着对全省性的工作指导或对下部署工作的重要职责。办文无疑是省直机关工作中的又一重中之重,办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字表达能力体现出来。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公文的基本写作方法,特别是掌握常用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多阅读、勤学勤练,平时多阅读中央、省委等规范文件的内容,多留意规范文件的形式、结构,多总结归纳,从而不断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2011年和2014年试题中,有要求写工作情况汇报,且分值较大。2012年题目中有具体公文写作,写表彰决定、领导讲话稿等。2013年题目中有要求写新闻报道,写议论文等。因此,文字写作题在遴选考试中占大头、分值高、分量重,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差异较大,主要还是基于长期的养成和平时的积累,虽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质的飞越,但如果多留心、早积累,平时再进行针对性练习,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作者系公考研究专家)

猜你喜欢

省直机关笔试公务员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疫情下的笔试
篮球公务员
省直机关积极参加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
黑龙江省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