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问题何去何从

2015-09-10刘明礼

中国报道 2015年8期
关键词:希腊欧元区危机

刘明礼

6月底以来,希腊问题再次吸引全世界的关注,在经历违约、资本管制、公投、紧急峰会等一系列波折后,希腊与欧元区终于有望达成新一轮援助协议,“退欧”危机暂告段落。其实,这并不是希腊第一次发生这样的危机,也有理由怀疑这未必是最后一次。那么,达成新援助协议后的希腊发展前景如何,又会对世界经济和中国产生何种影响呢?

希腊仍危机重重

要展望希腊的未来,首先还是要总结过去希腊爆发危机的原因。这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希腊自身的问题。由于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差,希腊加入欧元区后要和德国等国家保持同样发展水平,只能“寅吃卯粮”,过度借债,危机自然无可避免。另一个是欧元区的机制缺陷问题。希腊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占欧元区的2%,其3000多亿欧元的债务对欧元区来说并非还不起,关键在于缺乏统一的财政安排,欧元区内的转移支付从制度上看缺乏合法性,其他国家即便想帮助希腊还债,法律上和政治上都面临障碍。同时,欧元区也无权直接干预希腊的税收体制,帮助其改善财政状况。

从以上两点看,希腊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的协议只能说是为解决问题争取了一些时间。新协议的核心思路和欧元区过去的主张一样,就是通过增税和削减公共支出继续执行紧缩政策。短期看,这似乎有利于改善财政状况。但从根本上讲,这对提升希腊竞争力的帮助是有限的。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新协议几乎没有涉及,也未见希腊在这方面有大的动作。这意味着,希腊要缩小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竞争力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欧元区的机制缺陷方面看,更是进展有限。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致力解决,建立了欧洲稳定机制等“防火墙”,“银行联盟”也取得了进展,但在“财政联盟”方面几乎没有进步。

6月22日,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欧洲议会议长、欧洲央行行长和欧元集团主席联名发表了《完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对欧元区的发展规划了新的蓝图,显示出欧元区对机制建设的紧迫性。但欧洲舆论对这一规划前景并不看好,认为这主要体现了欧洲的良好期望,实际做起来困难重重,“财政联盟”仍然遥遥无期。

因此,虽然新协议避免了希腊的“退欧”厄运,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希腊都将处于十分困难的局面。经济上看,债务危机以来,希腊GDP已经缩水四分之一,目前失业率高达25.6%,债务占GDP比例接近180%。未来,在产业结构没有调整的情况下,更多的紧缩政策可能会抑制已经十分脆弱的经济增长。近期,希腊2015年经济增速预期已经从2.5%下调至零。

政治上看,接受新援助协议的希腊政府可能面临政治危机。在希腊议会7月16日凌晨就改革方案进行表决时,总理齐普拉斯领导的激进左翼联盟党149名议员中,有32人投了反对票,6人投了弃权票,1人缺席。7月17日,齐普拉斯对内阁进行改组,撤换了一些在议会投反对票的内阁成员。这显示执政党面临着分裂的危险,不排除未来希腊政局动荡甚至提前大选的可能。

从欧元区的角度看,援助希腊仍缺乏制度性保障,如果再次发生危机,还只能靠成员国的政府间磋商来应对。未来如果希腊由于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压力无法履行改革承诺,欧元区是否继续援助希腊又会成为棘手难题,各方还得进行复杂博弈,难免再次引发外界焦虑。

通过欧元区影响世界经济

由于希腊和欧元区基本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协议并不意味着希腊问题将“柳暗花明”,希腊问题未来仍将是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但从此次危机的解决可以看出,不论是希腊还是欧元区,仍都不希望看到“退欧”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希腊经历这次危机的洗礼后,更多人对未来的思考更趋理性。未来希腊困境虽然难免,但“退欧”仍将是小概率事件。鉴于此,希腊问题未来更可能是世界经济的干扰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力量。

希腊对世界经济的干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全球经济信心。当前是全球化的世界,欧元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为希腊问题产生的风险很容易波及全球,比如希腊“退欧”前景扑朔迷离,导致全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近一段时间的市场反应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债务重组可能影响欧洲金融稳定。希腊的债务水平明显不可持续,某种形式的减记无可避免,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由于希腊债务主要为欧洲国家所持有,重组将会给欧洲金融稳定带来影响,而欧洲的金融稳定又将影响世界。

第三,影响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由于希腊等债务国问题的存在,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预计将保持宽松,而美国加息预期不断升温,两大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可能导致国际资金的大规模流动,影响全球金融稳定。

第四,影响欧元区财政政策。为避免成员国滥用财政政策,未来欧元区财政纪律势必严格执行,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欧洲经济很难有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拖累全球经济。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希腊作为小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欧元区这一“经济巨人”实现的,本身的直接影响有限。

希腊虽然与中国的直接贸易量有限,但基于希腊在欧洲的重要性,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地理上看,希腊自视为欧洲的“南大门”,船运业发达,是连接欧洲陆海运输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部分。今年年初,激进左翼联盟当选后,中远集团在比雷埃夫斯港口的经营曾有波动,可以看出希腊政治局势会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战略布局。另外,前段时间希腊形势紧张与中国资本市场波动也出现过“共振效应”。鉴于希腊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中国对希腊形势还应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希腊欧元区危机
从“碰碰船”到希腊火
寻找最美一抹蓝——希腊纪行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希腊Baiser餐吧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