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商老汪

2015-09-10柏代华

新民周刊 2015年30期
关键词:老总底线蜂蜜

柏代华

老汪和我有二十多年的交情,每次路过上海都给我捎来上等蜂蜜,叮嘱说,留着自己吃,这是最好的成熟蜜。年近七旬,却不顾舟车劳顿亲手提着沉甸甸的两桶蜜送我,这桶里盛满的哪是蜜,是情义。

老汪中学毕业时碰上“文革”风暴,他没去造反闹革命,而是上山做了蜂农。改革开放后投资建立了蜂蜜厂,精明勤奋,豪爽仗义,业内无人不知。

90年代初南方某国营外贸公司的一位经理帮老汪出口了几千吨蜜,开口要了一大笔钱,说是犒劳手下的几员干将。老汪二话没说把款打到了他私人账户。不久那位经理不知何故得罪了老总。军人出身的老总杀性依旧,派出几路人马到各地厂家收集回扣罪证,意欲凑到百万整数置之死地而后快,并亲自和老汪通话允诺,只要老汪配合日后定有厚报。老汪见势不妙,遣心腹连夜驱车南下,带回一张签字盖章的借据。那位登门查账的副检察长晃着银行提供的汇款凭证,以为这无疑就是棺材盖的铁钉了。老汪出示的私人借据给了他当头一棒,恼羞成怒地说,这么大一笔钱你就随随便便借给他了,不是给的回扣?那你能不能也借点给我?老汪嗓门更大,可以啊,只要你也帮我出口几千吨货,要多少借多少!他事后告诉我,拿钱是犯法,但够不上死罪,他才三十出头,一家老小的命根子啊。此人的一条命是老汪担着风险救下的。如古时的大侠,老汪在危急关头不依法,只随心,侠肝义胆,巍然大丈夫,非趋利避害的庸碌商人可比。

有一年老汪积压了千吨库存,银行不敢续贷,现金断流,危机突现。我把手中所有的存款现金凑齐八十万汇给了老汪。这笔钱当年可以在上海买几套房,心虽虚,嘴还硬:老汪,别放心上,不约还期,不计利息,还得起就还,还不起就算了。老汪激动地大声回道,我汪宗德砸锅卖铁也得还,一分不少!即便是求借,仍是豪气冲天。我这头也喊,千万别砸锅,留得铁锅在,不怕没米烧!果然,半年后全款归还。

中国蜂蜜出口几十年来质量风波不断,杀虫脒退潮,抗生素登场,最严重的危机是普遍掺假遭欧盟裁定为不适合人类食用,入关的销毁,途中的退回。当年我们是全球最大的蜂蜜经销商,几千吨货要退回并索讨货款,恶讯传来,一夜无眠。天刚亮我拨通了老汪的电话,这是最难谈的,因为是铁杆朋友。老汪没等我开口就嚷道,你根本不该找我谈,浪费你宝贵时间,这么多厂家够你烦的了,赶快找别人谈去。我这头你怎么说我怎么办,决无半个不字!侠气豪言,掷地有声。掺假事件导致欧盟禁运,中国蜂业鬼哭狼嚎。

未料想掺假风近来又卷土重来,且手段神奇,各种检测纯属瞎忙。于是有了一个委婉词“指标蜜”,意即符合质检指标却未必是真蜜。当一个加工厂进千吨原蜜却销售高达万吨时,脑袋不是蜜罐的人都能悟出点门道。但无人介意,产供销全线火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面临两个选择,跟风下水或淘汰出局。听说老汪因拒绝跟风而郁郁不得志,于是挑了一个周末专程去湖北麻城探望叙旧。

老汪领着我参观他的新工厂,投资数千万,产能万吨。他坦言,我进的原料都是真蜜,成本高,出口价格无法和别人竞争,以前一年出六七千吨,现在才千把吨。幸好有家法国客户说我的蜜口味胜过别家,愿意出高价,其实刚够保本。我还得养几十号人,这几年都不赚钱,但我扛得住。我说,趁别人忙着出口赚钱,你不妨以内销为重。质量优良的蜂蜜终会有人愿出高价。他说,是的,已经针对国内市场建立了网上店铺直销了。他感慨道,连老外都买中国的低价货,掺些本地蜜再卖回来。也常有人劝我随大流,但我六十多了,一辈子没做亏心事。别人怎么做我管不着,我坚守我的底线。

老汪说的是真话,他是当地名人,农业部优秀企业家,省特等劳模。他不能辜负荣誉玷污名声,坚持只卖真蜜。侠商老汪孤独地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猜你喜欢

老总底线蜂蜜
真相与底线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蜂蜜”CP
蜂蜜哪里去了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与IT界老总聊聊“医院云”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下篇)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