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众文化的大众前景

2015-09-10应琛

新民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漫展糖糖动漫

应琛

手执权杖、白发飘逸,8月1日,上海China Joy进入高潮期。当“星女郎”徐娇以一身大主教的服饰缓缓走上展台时,台下的玩家们纷纷惊呼:“天哪,是大主教”、“简直美翻了”、“真女神”……而私下里的徐娇其实本就是一名Cosplay文化的超级爱好者。

Cosplay是Costume Play的简写,还可进一步简称为“Cos”,中文译为角色扮演或服饰装扮,特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及化装等来扮演动漫、游戏、影视等的某些角色。从事Cosplay活动的人则被称为Cosplayer或Coser。

历经20余年的普及与发展,尽管还属于小众文化,但Cosplay在中国已由当年的少有人知嬗变为多数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百度搜素“Cosplay”,结果高达到2000万之多。另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Cosplay的爱好者高达千万人,其中职业表演者超过100万,半职业的超过300万。该报道表示,这个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Cosplay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态、一种艺术门类、一种商业活动;Coser们,也面临着各种选择,是兴趣爱好至上,还是走向职业化、商业化的道路。但无论如何,Coser们都梦想着自己在每个精彩的故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作为动漫文化及动漫周边产业的一个新兴分支,如何保障Cosplay活动的健康发展也是需要研究者们加以重视的问题。

玩Cos,是因为有爱

Coser们大多是年龄在15到25岁左右的青少年动漫爱好者。在“90后”为主的Cos圈里,30岁的糖糖(化名)自嘲已是“阿姨级”的老人了。

从小学起就愛看漫画并且自己也画漫画的糖糖是在高中的时候才正式接触到Cosplay的,“差不多是1999年左右,那会儿Cosplay也才刚传到中国没多久,主要是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现在广州和成都都发展得比较快,有许多国内有名的漫画社。”

从事金融行业的糖糖将自己定义为圈子里的“闲散人员”。“主要是贴吧或论坛里有时发帖缺模特了,自己有空的话就去充当一下。”糖糖告诉记者,她的Cos以拍照的形式为主,“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几次走秀,后来就主要是别人拍我,现在我也去拍别的Coser。”

糖糖告诉记者,在活跃的Coser中,男女比例大概在4比6左右,而更容易红起来的大多是男Coser,“毕竟现在看动漫的还是以女生为主,尤其是腐女居多。男生要是能扮个女装或是搞个CP,粉丝看到都是比较High的。”

在糖糖看来,比起在舞台上表演的形式,拍照由于后期的电脑处理,更有大片的效果,也更能还原原著里酷炫的场景等。她最喜欢Cos的角色是那些神魔类作品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尤其是带有中国风的。例如,穿旗袍或者和服系的角色,糖糖都很喜欢。而《黑执事》里的蓝猫是她最为满意的Cos。

“看似简单的Cosplay实则是非常细致的活,每位Coser不但要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深入了解,包括从头发的颜色、长度,到衣服的尺寸,连手执兵刃、随身配饰都要自己设计。”糖糖表示,出于对所出题材的喜爱,Coser们都在努力地还原人物和整体视觉效果,这也就间接造成了装备投入居高不下的情况。

为了省钱,很多Coser都是用DIY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服装和道具。糖糖偶尔也会帮着朋友做些小道具,“要知道动漫作者的‘脑洞’都是很大的,所以难做的不是服装,而是那些根本不存在的道具。”

日前,山西卫视对7月26日在太原举办的太原漫展进行了采访报道。此报道,不但对动漫展进行了抨击,更有不少家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Coser们的衣着暴露对未成年人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对此,糖糖表示出无奈,“Coser们的衣着是为了还原角色,这并不是Coser的错。相反,我们很多家长还没有搞清楚动漫和动画片的区别,还认为漫展里展出的都是《喜羊羊灰太狼》这样的动画片。其实,在日本对动漫的划分是非常细致的,对岁数都有限定,比方说15-或18+的漫画,而国内漫展一般不分级,比较适合15岁以上的人去看。”

但相比起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糖糖坦言,现在人们对Cosplay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是提高了不少。“我们玩Cos的初衷也很单纯,大多是因为有爱,并没想用这个赚钱。”糖糖说。

在Cosplay圈,更多人是因为与某个题材和角色产生共鸣,因而迸发了热爱。Coser们真正盼望的是能够展示自己的舞台,并以此得到“同道中人”的肯定。

有个舞台Show自己

与糖糖不同的是,34岁的刘曦并不只满足于拍摄一些照片,而是始终热衷于参与社团并策划演出Cosplay的舞台剧。

说起2005年左右、与Cosplay最初的相遇,刘曦其实是作为一个网站的网络主持人去采访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排练舞台剧的Coser。后来由于自己也喜欢动漫,对Cosplay充满好奇,自己又能动手做道具,就被该社团的团长招入社团,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Cos之路。

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Cosplay界充斥着商业氛围,但真正能以此盈利的社团屈指可数,大多数社团依然以“同好会”的形式存在,几乎没有任何收入,而活动的花销自然就都由Coser自己承担。

“我们不可能请专业指导,所有的服装、音乐、编排都是团员各自发挥所长,化妆师有时可能会在外面找,这样成本能降低很多。”但在刘曦和他的伙伴们看来,其实做衣服、做道具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大家一起去小商品批发市场选货、砍价,一起商量怎样做能够更加贴近角色。”

刘曦表示,即使现在有的团体能偶尔接到些小型的商业活动邀请,比如商家开业请Coser去门口走秀或发发传单什么的,但得到的回报也寥寥无几,“商家要的都是有点知名度的Coser,要身材好、颜值高。而且2008年那会儿大概走一场只有200-300元/人,还有可能要忍受路人的指指点点和异样眼光。”

相比之下,参加各种Cosplay比赛就成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能够接受的方式,虽然就算在Cosplay大赛上获得很好的名次,所获的奖金也远远不够回本,然而这已经是众多小社团补贴运营费用最好的选择。

“Cosplay刚火的那几年,凡是有些沾边的商家都会推出各类比赛,想以此来营销。但最终赚钱的没有几个,于是比赛‘死’了一大片。到现在为止,‘中国动漫金龙奖COSPLAY全国超级大赛’,还有每年上海China Joy上的Cosplay大赛等,都是比较大型的比赛。”刘曦表示,他本人就在2007年的时候,以舞台剧的形式参加了上海赛区的总决赛。凭借Cos《死神》里的东仙要一角,刘曦又以个人形式入选了总决赛,在总决赛里他Cos了游戏《CS》里的一个无名“匪”的角色。

作为一名老Coser,刘曦还有着多重身份:本职工作是大众汽车的员工,也开过给Coser接商演的传媒公司,还与朋友合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专门给Coser拍照。

如今,可以Cos的角色也从最初以日漫为主,逐渐扩大到了美漫、影视、小说、游戏等作品里的人物。在日本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视觉系乐队成员也成为扮装的对象,而随着Cosplay文化的发展还出现了自我原创的造型装扮。

“当然,现在还有更多社团是到各类漫展摆摊位卖周边的。如果是知名的‘大V’Coser,他们的照片、明信片等还是很受欢迎的,往往两天的漫展第一天就能售罄,然后接受預定。”刘曦说,漫展给中国的Coser们提供了更好的灯光、舞台、音响效果。而他本人则更享受装扮各种Cosplay造型在漫展上“扫场”Show自己的过程。

商业化、职业化之路

如果说Cosplay是一个梦,梦醒后的现实却不免让人无奈。

尽管Cosplay最早的发源地,到底是动漫游戏业十分发达的日本,还是建有世界上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的美国,至今尚有很多争议。不过,Cos登陆中国的起始地是香港,基本上是已经确定的史实。1993年,一个名为“四百尺”的同人组织穿上《银河英雄传说》中同盟军的制服出现在香港,正式拉开了中国Cos的大幕。

自1993年香港诞生第一场Cos秀活动,Cosplay引入国内至今已经发展了22年。其间,在国产动漫崛起和游戏营销借势的双重作用下,无论是Cosplay参与人数的规模,还是Cos的专业度,甚至是大众对其的认知度,中国Cos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真正考虑过把Cosplay作为职业的人,目前来说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像糖糖和刘曦这样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糖糖就笑称:“这毕竟还是年轻人的玩艺儿,等岁数大了可能就力不从心了。”

另一方面,Cosplay虽然算不上是特别“败家”的活动,但现在淘宝网上随便一套像样的服装和道具售价就在四位数以上,而去拍一套Cos写真的价格也差不多在这个价位。很多父母反对孩子参与,一是担心玩物丧志,二是担心从事Cosplay没有稳定的收入。

事实上,一个产业需要发展就必然会和商业挂钩,只有在拥有了充裕的资金之后,一个产业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循环。而Cosplay的成形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在本身ACG(动漫游戏)商业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说正是将Cosplay作为一种商业上的促销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认识。例如,上世纪90年代Cosplay伴随着日本ACG中游戏业的急速成熟(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世嘉以及索尼之间的次世代机种之争)以及视觉系乐团的层出不穷而开始步入正轨,成为一个极具规模的ACG业界的附属文化。

据了解,2014年中国ACG产业总产值将高达1000亿元。对很多Coser来说,一边是爱好,一边是商业,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刘曦告诉记者,目前真正的职业Coser仅占总人数的一成左右。在他看来,日后Cosplay和Coser的发展方向必将是两级分化的,“有实力有追求的可以往高山上走,把这个做得更专业,甚至以此为职业,像现在职业的电子竞技选手看齐;而愿意往平原上去的Coser们,就抱着更单纯的目的,以热情来传递好Cos的文化。”

俗话说,动漫游戏不分家,虽然国产动漫还在循序渐进地发展,但是属于中国的网游事业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一些Cos团队也以中国网游的故事架构Cos出了相应的角色,而且以游戏为题材的Cos社团也越来越多,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Cos界的独特形态,中国元素也在慢慢融入其中。

Cosplay终将成为被商业肯定的一种动漫亚文化,专业化和职业化也是必经之路,但被普通人接受的道路,却还有些漫长。

猜你喜欢

漫展糖糖动漫
小狗“糖糖”
吃虫子的花
纽约漫展靠什么迅猛发展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有时没有下一次
0~12月糖糖的润肤小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