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一绝风水学(一)

2015-09-10宋健华

食品与生活 2015年4期
关键词:风水文化

宋健华

提起“风水”,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懂不懂,可以说绝对不会有一个人内心希望自己居家风水差。

从易经思想和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风水,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关于地理和建筑的学问、技术,数千年来已经演绎成为一种民俗,堪称中华一绝。

30 年风水轮流转

俗话说“30 年风水轮流转”,这句话同样也应验在“风水”身上。30 年之前,我国权威的工具书一直将“风水”定义为一种迷信,认为一切风水活动都是非法的。30 年之后,风水的声誉开始有所改观。我国沉默多年的风水活动逐渐从地下走到了地上,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公开发表与风水文化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专著。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导于希贤教授从1980 年代就开始在北京大学开讲中国古代风水。1990 年至1991 年, 他被公派到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历史系教书,学校给他布置的教学任务就是讲风水课和北京历史地理。1995 年, 于希贤教授还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先后两次参加了世界文化多元性协调发展的大会,他演讲的题目是《风水,中国的和谐文化》。

2004 年9 月9 日,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主办,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轰动一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风水文化的发展。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 年第1 期出版了风水专辑,卷首语是执行总编单之蔷的文章《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这篇文章披露了当时“日本要把风水申报为世界遗产”的信息,一时震怒了中国风水界人士。2006 年6 月9 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前一天,南京风水界人士发起并组织了启动中国民间风水申遗活动。事实上,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从未间断过“风水遗产”的申遗,如开平申遗中,负责人在其申报的材料第三条就是开平建筑风水,开平的申遗成功暗示着风水独立申报遗产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 不少地方政府举办风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笔者就曾应邀出席了四川阆中、湖北武当山特区、江西省赣州等政府部门主办的风水文化研讨会。

2014 年12 月,中央编译社正式出版发行了由著名风水家练力华主编的《中国环境地理学》一书,这本书第一次把我国千年民间文化上升到一门学科。

墙里开花墙外香

中国风水这朵奇葩,可以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风水文化研究愈演愈烈。到了1970 年代,国人基本淡忘了风水,而欧美国家却对中国风水产生了浓厚兴趣,全世界学者兴起风水研究的高潮,风水杂志大行其道。

在美国,面对20 世纪出现的一系列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也发现了中国风水的价值。1973 年,美国伯克利大学开始招风水专业研究生,基本上都是韩国人。1984 年,托德夫妇出版了《生态学设计基础》一书,专门探讨了中国的风水, 并认为风水是一种世界观。美国城市规划的权威开文·林奇在其代表作《都市意象》中高度评价中国的风水理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1994 年9 月,《纽约时报》几乎以一个整版报导了我国建筑风水在美国当今建筑设计中所占有的分量。 美国有17 所大学开设了易经、风水等课程,有700 多个风水研究机构。美国书店里风水书籍很多,美国国会图书馆有多达500 多种,每年新出版20 多种,且多是英文版。1980 年代末期, 美国盛行看风水,许多房地产在选择地盘和建筑楼盘时,都会高薪聘请风水师看风水。美国许多房地产的价格也往往取决于风水的好坏,凡是被风水师判定为风水好的,价格会比一般楼盘高出一倍甚至数倍。

2002 年3 月8 日,第一届世界经典风水大会在德国科隆召开。一位居住在科隆附近从事风水研究已经18 年的德国风水学家表示,他的工作就是“替房子针灸”。在澳洲,与中医药相比, 当地人似乎更相信八卦、风水。

在日本,许多专科大学的建筑学教授都在研究风水,有110 多所大学开设了风水课程,风水研究机构更多,近年甚至举办风水申遗活动。1970 年代, 世界上第一个风水学博士学位被韩国人尹宏基从美国取得。多年来,韩国政府已经雇请了400 名风水师,希望他们为新首都,包括总统府寻找最理想的地点。韩国也启动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申遗。特别令人遗憾的是,2012 年6 月26 日, 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上市的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 但不是中国公司, 而是新加坡公司。这家公司在新加坡繁华地段都有店面,而且在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开设了数十家分店,员工已经超过数百人。

中国专家仍然是主角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风水主流日趋返回中国,研究中国风水的学者和从事风水的专家纷纷来到中国大陆“寻根”。近年来,国内大型的风水研讨会上出现的欧美及东南亚风水专家也越来越多。

2015 年1 月17 日, 由法籍华人主办的第一届欧洲易经国际交流大会在法国巴黎举办。这次盛会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被列为中法建交50 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并得到法国著名的“戴高乐基金会”组织的冠名权。在开幕式上,法国原副总理、现任欧盟议员拉玛索先生、“戴高乐基金会”全权代表马宝特先生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李少平先生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热烈祝贺大会开幕。两天的交流活动中,有20 多位易经专家进行了演讲。笔者作为大会第一个演讲者, 亲眼目睹和切身感受到中华风水文化受到法国及欧洲风水学者和专家的敬仰,中华风水还是以原产地为中心, 中国人仍然是主角。

猜你喜欢

风水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风水——环境感应心理学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篇)
“风水”观念在《金翼》中的体现
养好你喜欢的女人,就是养好你自己的风水
室外雕塑与风水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