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5-09-10杨静宇王春荣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樟子松田园生物量

杨静宇 ,王春荣 ,毕 君

(1.平泉县国有前卫林场,河北平泉067500;2.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61;3.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litv.)为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乔木,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具有喜光,耐寒,耐旱的特性,在沙地和石砾地均可生长,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荒地、沙荒地造林树种[1]。这种困难立地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极低,而容器苗造林可以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苗木生长快[2-4],近年来不少林业工作者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5-7]。育苗基质是容器苗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经济成本考虑,育苗基质宜选择取材方便、原料充足、成本低廉的原料,目前污水污泥、香菇渣等原料在承德平泉县资源非常充足,而且多处于随意丢弃状态。王春荣、丁玉洁等[8-9]用香菇渣进行油松容器育苗试验取得较好效果,李晓菊[10]等用香菇渣做落叶松容器育苗基质效果也非常好;污水污泥含有大量苗木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非常好的基质原料[11-12]。因此本试验选择香菇渣、污泥等原料做樟子松容器育苗基质,研究其可行性及适宜的基质配方,以期达到提高苗木质量和废弃资源重复利用的目的。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承德市平泉县国有前卫林场八家苗圃进行。

供试基质材料为香菇渣(主要原料是木屑)、污泥、树皮、草炭、田园土(当地油松容器育苗土),各原料均经无害化处理,设计确定基质配比,共设9个处理(表1),以当地油松普通育苗土(田园土)为对照,每处理200~300个营养钵,3次重复。

试验选用八家苗圃生产的生长一致的1a生樟子松幼苗,每钵栽植1株。容器用玉田生产的10cm×15cm(底径×高)的黑色营养钵,正常管理。

表1 育苗基质配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栽培1a后樟子松幼苗的地径、苗高、根系状况等指标测定及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看,不同基质间樟子松幼苗的地径、苗高及侧根数差异明显。从地径看,最大的为L5,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其次为L6、L8,最小的是L1;从苗高看,最高的为L5,其次为L6、L7、L8;从侧根数分析,L5最大,平均侧根数达22.3条/株,是L1的1.24倍;不同基质间樟子松幼苗的主根长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樟子松幼苗生长指标综合分析,L5最好。

表2 不同基质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2.2 不同配方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1a生樟子松容器苗的生物量不同基质间差异极显著。从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看,L5最大,其次是L6、L7、L8,L1的生物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也就是田园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菇渣、污泥,更有利于樟子松幼苗的生长(表3)。

表3 不同基质对樟子松容器苗生物量的影响

3 结论

不同配方基质对栽培1a后的樟子松幼苗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侧根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主根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从樟子松幼苗的地径、苗高、侧根数量以及生物量等指标综合分析,L5(2/3田园土+1/3污水污泥)最好,其次为L6(1/2田园土+1/2污水污泥)、L7(1/2田园土+1/4污水污泥+1/4香菇渣),L8(1/2田园土+1/4污水污泥+1/4树皮),这4个处理均显著优于L1(传统育苗的田园土),L1最低。也就是田园土中添加污水污泥、菇渣等成分后,基质有机质含量等营养成分提高,更有利于樟子松幼苗生长,其中加入了1/4~1/2污水污泥的L5、L6、L7、L8处理樟子松幼苗生长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由此初步推测,在基质中加入适宜比例的污泥,改变了基质的理化性状,从而更适合樟子松幼苗的生长。

[1]任宪威.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71-72.

[2]戚连忠,汪传佳.林木容器育苗研究综述[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4):10-13.

[3]秦海宏,董金宝,邢福臣.容器育苗与难造林地块造林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00,(8):42-43.

[4]宋军,刘惠民,马广东.容器苗在补植造林上的应用[J].辽宁林业科技,2001,(3):45-46.

[5]邵彩辉,杨忠孝.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增刊):10-11.

[6]赵建国.樟子松容器育苗最优基质配比选择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3,(2):39-41.

[7]张守连.樟子松容器育苗培育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3,(4):68-69.

[8]王春荣,毕君,丁玉洁,等.不同基质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84-87.

[9]丁玉洁,李晓菊,王春荣,等.污泥、菇渣做油松容器育苗基质的初步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3,(3):11-12.

[10]李晓菊,丁玉洁,王春荣,等.不同配方基质对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3,(4):23-24.

[11]李艳霞,陈同斌,罗维,等.中国城市污泥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与土地利用[J].生态学报,2003,23(11):2464-2474.

[12]陈同斌,高定,孙新波.城市污泥堆肥对栽培基质保水能力和有效养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2,22(6):802-807.

猜你喜欢

樟子松田园生物量
轮牧能有效促进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生物量高的富锌酵母的开发应用
基于SPOT-5遥感影像估算玉米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累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