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真理子寻五十年前笔友李秉春

2015-09-08

妇女之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笔友佐藤信件

在友谊的道路上,不分国籍和年龄,无关性别和金钱。五十年前宝贵的情谊促使她从日本来到长春,专程寻找五十多年前学生时代的她交下的笔友——李秉春。

佐藤真理子女士说能鼓起勇气不远万里来寻找笔友全要多亏她这位来自中国长春的中文老师张志宏。张志宏在日本教书多年,佐藤女士就是她的学生之一。“她人很随和,学习中文也很认真。我想帮她找到这位笔友,圆她的梦。”

老人演讲感动了班里的人

佐藤真理子今年已经75岁了,退休在家,她曾经是日本横滨市的地方公务员。“去年,她参加我的高级汉语班,在一次学生作文发表会上,她的题目是《我的笔友》。”张志宏说。

真理子女士在文章中讲述了她和一位中国笔友通信的经历。“她那年17岁,这位来自长春的笔友李秉春22岁,他们是通过日中友好协会认识的,20世纪50年代的年轻人,互相鼓励着生活,聊着彼此的理想,没有爱情,有的是最真挚的友情。我们全班都被她感动了,我决心帮她完成心愿。”

笔友的描述让她想来长春

他们的通信是从1957年开始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我们都是年轻人,互相谈论的话题很多,包括两国的情况,我们彼此的工作、生活等等。我们自由自在地畅谈,所以每次他都用很小的字写上8页信纸,他很健谈,也很有才华,他的日语可以说得很好,没有任何表达障碍,字也非常漂亮。所以我认为他一定非常优秀。”真理子说。

在真理子女士手中珍藏的30多封信里知道,李秉春曾居住在长春第一汽车厂的小区里,做过日语翻译工作,同时也学习俄语,做过俄语翻译。

在彼此的信件里,他们还介绍着自己生活的城市。李秉春给真理子讲长春的街道,街道上的建筑,长春四季的变化,什么时候最美丽,哪里最好看。也是因为李秉春的信件,真理子女士喜欢上了长春。

也曾寻找过这位长春笔友

“他曾经送我中国杂志、中国邮票,还有他的朋友也送过我贺年卡。我也送过他日本邮票、小说和我自己动手做的布制小狗。”真理子女士还清晰地记着这些细节。

20世纪60年代,因为一些变故,他们通信终止了,但这些年真理子女士一直没有忘记李秉春。“随着在日本中国人的增加,我渐渐学会了一些汉语并认识了一些中国朋友,也交了一些笔友,但李秉春一直是我觉得最聊得来的朋友之一。我委托多位中国朋友寻找过李先生,但都没有结果。”

知道张老师的老家也是长春的,真理子女士很激动。“我想再努力一次寻找试试,完成自己一个一直放不下的心愿。”

年龄一天天大了,真理子女士似乎也越来越想念那份单纯的友谊,她很想找到李秉春,再跟他畅谈生活。“如果他还健在,我希望可以在长春或者任何地方跟他见上一面。如果他已经不在,我可以把我珍藏这么多年的信件转交给他的家人,给他们留个纪念。”真理子女士说。

(提供线索可与本刊联系)

猜你喜欢

笔友佐藤信件
公木致丁国成、木斧信件
落叶
My Vacation
佐藤学:世界上没有比教师更难的工作了
我想和夏天交个笔友
佐藤海山的诗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
意外事件
有奖问答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s 1—2重难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