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技术分析

2015-09-03梁照维

花卉 2015年15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半干旱耗水量

梁照维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交城 030500)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技术分析

梁照维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交城 030500)

位于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为集中,稀少的植被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的耗水特征是决定植被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空间配置和恢复目标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具体讲述了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区域的耗水特征、不同树种的耗水特征,以及根据植被耗水情况而得出的北方抗旱造林技术的种类和注意要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北方;造林树种;耗水;特性;抗干旱技术

1 引言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比较集中,冬春降水少,夏秋降水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想要恢复生态环境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缺乏,只有利用好这一地区的水资源,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利用好水资源的前提条件就是合理的分析该地区各种植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就是所谓的耗水量,只有这样才能对黄土高原的植被因地制宜的进行空间配置。在很多区域,对于植被水分需求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很大的突破,所以,黄土高原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急需进一步的研究。

2 植被在不同区域的耗水特征

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依赖降水为植被提供水分,因此植被多为雨养植被,受雨水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有三种情况:①有的植被的耗水量不足降水量的1/3;②黄土高原的灌木林以及乔木林等每年的耗水量达150~550mm,占相同时期降水量的60~120%;③黄土高原植被在生长季的耗水量为750mm,比相同时期降水量的140%还要多。根据水分的来源分析,假如植被的耗水量比相同时期的降水量多,那么植被所消耗的水分为土壤内所储藏的水分,但是土壤储存水分的能力是有限的。例如,降水量为500mm,如果植被的耗水量高达降水量的120%,那么就需要土壤提供100mm的水量,众所周知,巨大的耗水量已将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很多的土壤干层,要想让土壤提供更多的水分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雨水养育的条件下植被的耗水量是有限的。因为黄土高原地跨半干旱、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庞大的土地面积使得该地区东西和南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导致植被的蒸腾耗水特征有很大的不同,耗水量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要想对黄土高原的植被耗水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得对黄土高原进行区域划分。根据气候指标划分,可以将黄土高原划分为四个区域,依次是中温带半干旱区、温带干旱区暖温带半湿润区以及暖温带半干旱区,降水量也有所不同。从占地面积进行比较,黄土高原多为半干旱区域。不同的气候区域植被的耗水特征不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气候区植被年蒸腾量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1)黄土高原干旱区域植被的耗水量最少,灌木林植被的耗水量仅占其他区域灌木林植被耗水量的34~60%。乔木林植被的耗水量也比其他区域低。

(2)除了半干旱区域以外,灌木林植被耗水量以此为暖温带半干旱区域最多,中温带半干旱区域少,暖温带半干旱区域最少,具有明显的差异。乔木林植被耗水量排序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域略大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比中温带半干旱区域植被耗水量大10%以上,暖温带半干旱区域植被耗水量略大于中温带半干旱区域。

3 不同植被的耗水特征

在同一区域,不同的植被拥有不同的蒸腾特性和生物量,导致不同的植被拥有不同的蒸腾耗水量。表2为不同植被在蒸腾耗水量。

表2 不同植被在蒸腾耗水量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不同植被的耗水量趋势为裸地耗水量<草地耗水量<灌木林耗水量<乔木林耗水量,阔叶林耗水量<针叶林耗水量,幼年林耗水量<成年林耗水量。人们会认为灌木林的耗水量可以粗略的按照乔木林的2/3来计算,但是不同区域内不同植被的耗水量关系不同,有关专家进行五年的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植被的蒸腾量基本都是在400mm以内,这一区域的降水量大约是600mm,降水量比蒸腾量略大。假如全部的降水都可以在土壤里储存下来,那么雨水就可以满足植被的生长。但是,黄土高原地区,地下径流损失严重,土壤里可以使用的水远远的小于降水量。研究表明,人为进行供水,在保证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植被的耗水量大于在降水情况下的耗水量,就算是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于正蒸散量,仍然还是存在水分缺少的情况。所以,要采取一定的节水抗旱造林树种技术确保植被的正常生长。

4 抗旱造林树种技术分析

4.1 选择抗旱性树种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界一贯的现象。目前,干旱造林的主要要求就是适地种树。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想提高造林树种的成活率以及做到科学合理的造林树种,就要做到适地种树。在造林树种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树种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植被的成活和生长,以及植被效益的的有效发挥。在造林工作中,先要对周围的气候和环境进行严密的分析,然后将树和地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树木巨大的生长潜力激发出来,以求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确保抗旱造林工作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不同植被的抗旱性能决定水分被利用的情况,不同的树种也会改变土壤中水分的消耗情况。黄土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比较少,就要选择蒸腾水分少,水分利用效率高,抗旱性能比较强的树种,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

4.2 造林树种的整地

整地不仅可以改善幼苗的生长环境、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还是抗旱造林树种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根据经验所得,在抗旱造林树种之前,要将整地这一过程做好,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量,还可以提高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通风条件以及光照条件,增强土壤的肥力。在干旱地区进行造林树种,就要提前半年进行整地工作,这样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其他更加寒冷干旱的地区可以提前一年进行整地工作。

4.3 造林树种的起苗和种植

在造林树种的过程中,起苗的时间关系着植被的存活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植被的起苗工作一般都是在阴雨天或者是上午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树苗根部的水分,还可以保护树苗根部的完整性,减少树苗树根部分水分的蒸发。与此同时,高度较高的树苗还要将高出的部分截断,之后用塑料薄模对截口处进行包扎,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浪费水分。总而言之,树苗的种植要做到三次掩埋、两次踩压和一次提苗,确保树木的质量,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促进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植被的耗水量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研究重点,不仅是北方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北方地区植被进行空间配置和确定植被密度的重要的原则。所以,要加强对不同地区植被耗水量以及不同植被的耗水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造林树种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树种在合适的区域,促进植被对水分的利用率,提高植被的存活率,降低干旱程度,促进林业和生态环境进一步的发展。

[1]余新晓,陈丽华.皇甫川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用水实验研究[J].生态学报,2011(30):121~122.

[2]杨 劼,宋炳煜,朴顺姬,等.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林木蒸散量估算和水分适生度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15):12~13.

[3]陈昌毓,董安祥.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造林树种蒸腾特征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12(13):23~24.

[4]申登峰,周晓雷,闫月娥,等.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3(17):345~346.

S725

A

1005-7897(2015)10-0119-02

2015-10-10

梁照维(1976-),男,山西交城人,助理工程师,副科长,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学系专业,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地区半干旱耗水量
晋北地区半干旱风沙区典型林分适宜性评价
白条党参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滴灌对苹果和梨树周年耗水规律的影响
一种半干旱地区苹果园贮水棒
黄土高原地区水工保护设计总结
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浅谈半干旱地区丘陵混交林造林模式
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耗水量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分析
王佩:为半干旱地区集聚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