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理服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015-09-01张启鸿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

张启鸿

摘 要:宣传思想工作要传播正能量,不能“喊口号”,要“以理服人”,有“理”才能达心,有“理”才能成信。北京建筑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理服人”的核心内涵,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政“理”以服膺,法“理”以服从,学“理”以服信,情“理”以服务,事“理”以服心的“五理”宣传思想工作模式。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以理服人;有“理”成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印发后,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和辐射源头的地位更加凸显,在意识形态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提升。面对多元思潮涌动、多方利益纠葛、多媒体信息膨胀的宣传思想工作现实,作为高校,“我们有责任呐喊”,我们也必须呐喊,主动出击、理直气壮地引导社会舆论。

说易行难,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面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过程“已经变成‘强震与‘共振的多元变量关系的现实场域”,如何有效实现当代青年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达成当代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乃至价值观自信,便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面对“90后”的青年群体,单纯掌握宣传思想阵地只做到手中有“剑”而心中无“剑”,只能是花拳绣腿而无实效,只有“人剑合一”才能“无招胜有招”,切中青年之脉,实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融于有意、引领有声、化于无形、润物无声。

心中之“剑”为何?宣传思想工作要传播正能量,但正能量不代表空洞无物的“喊口号”,主旋律不等于脱离生活的“高大全”。俗语讲:有理走遍天下。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以理服人”。因此,宣传思想工作有“理”才能服人,有“理”才能达心,有“理”才能成信。“理”者为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理”即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因势而谋,随势而动,依规天理学问人心,结合工作实际,贴近现实生活,经住推敲,耐住检验,挺住冲击,建筑内实外坚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北京建筑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理服人”的核心内涵,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政‘理以服膺,法‘理以服从,学‘理以服信,情‘理以服务,事‘理以服心”的“五理”宣传思想工作模式。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有政“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这是最大国情,也是最大之“理”。因此,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用“四个全面”指导行动。高校要勇据此“理”,主动出击,不再耽于“清者自清”“真理自明”的传统思维,积极打通和占领教学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和网络第三课堂,下好先手棋、掌握话语权,底气充足讲理论,义正词严说思想,着力推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耳、入脑、入心,成思、成言、成信。学校积极推进“大思政”体系和“大宣传”格局建设,不断推动学工教师和思政教师双向协同,强化课堂授课,加强社会实践,主动占领网络,多渠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良好成效。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有法“理”。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基本方略,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服务于依法治国,又践行于依法治国,既在法“理”内进行,又彰法“理”之精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授课有纪律,对外宣传讲规矩”,就是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守法“理”的最好注解。 此外,宣传思想工作要有底线思维,必须做到备好闸门再放水、配好刹车再上路,而作为社会引领源头的高校,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更要高限遵“理”,严守师德,北京建筑大学积极强化宣传责任意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和听课制度,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时刻绷紧宣传思想工作红线,坚决杜绝触碰底线事件发生。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有学“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现实载体和主要阵地,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价值观念,又是知识体系;既是意识形态,又是人文学科。既如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就不可以脱开学“理”,只讲灌输而罔顾基本学科属性。真正的理论应经得住学理的追问,真正的价值也应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而提升。作为学术汇聚之地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要顺学科发展之势,应学术研究之需,发理论本原之彩,成理论化人之形。北京建筑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学科发展,坚持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完善人才配备,提升学科实力,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有情“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面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他们对简单枯燥的理论灌输和链接割裂的理论说教有着天生的叛逆与排斥,对牛弹琴,究竟是谁之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从青年需求入手,致广大而尽精微,以满怀深情的亲和心态站在青年群体中间洞悉思想发展潮汐取向,坚持在回答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在满足成长需求上下功夫,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下功夫;把学术语言转化为实话、俗话、新话甚至网话,让理论走近青年身边;通过学生活动和情感投入引领切身体验,通过体验认同达到内心接受,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和风细雨中实现青年学生对宣传思想的自愿引入。同时,让教职员工在对学生的情感付出和投入中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自我醒觉和升华。学校统筹教育管理服务,积极构建“最爱学生”工作体系,以“爱”为核心引领宣传思想工作,让青年学生在自我成长中实现思想提升。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有事“理”。有“形”才有“象”,宣传思想工作脱离了具体生活无异于“空中楼阁”,只有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党的思想旗帜、理论学说和行动纲领,与学校的历史文脉、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形成紧密对接,与校园的真人、真事构成紧密联系,与师生的所感所想发生紧密关联,与校园文化氛围产生紧密吻合,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以小话题回应大主题,以身边事延伸天下事,以身边人投射天下人,用鲜活的内容、通俗的形式、群众的语言,来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性,才能让宣传思想工作更接地气,更显效能。学校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以“建大故事”“青春榜样”等专题形式,挖掘学校优秀文化和榜样资源,以小见大,落细落小,以真事感人,以真情动人,取得较好成效。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大局,事关社会进步和青年成长大局, 既要求快、求广,更要求深、求实。学校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对以“理”服人的理解不断加深:坚持政“理”正向前行而不歪曲;坚持法“理”行有所依而不逾越;坚持学“理”回归本质而不虚空;坚持情“理”有的放矢而不脱离;坚持事“理”言之有物而不造作。北京建筑大学宣传思想工作将坚持从“理”出发,以“理”服人,以“理”化人,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全过程,达成服膺、服从、服信、服务、服心的宣传思想工作成果,在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优秀学生的同时,更好引领社会思想发展和进步。

(作者系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李艺英]

猜你喜欢

宣传思想工作
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的思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互联网+”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探析
新常态下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思考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