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展、点、议”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5-09-01谈竹琴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法英语教学高职

谈竹琴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州510430)

引言

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近些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讲求实用,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英语教学更是讲求“实用为主”,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更要注意培养语言技能的使用能力。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一直侧重知识的传播,传统的课堂也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没有自信,听说能力薄弱,表达单一呆板,无法进行有效交际。为了让教育顺应信息化时代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模式,而任务型教学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教学法,强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以自学﹑合作﹑探究﹑答疑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科学,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以“学、展、点、议”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符合任务型教学法原则的一种课堂模式,非常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

1 “学、展、点、议”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1.1 “学、展、点、议”课堂教学模式的涵义

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型教学法有明确的需要达到的目标的原则,但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满堂灌,学生在被动学习中习惯了以老师为中心,丧失了自主精神和探究精神,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加上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要求研究出的“学、展、点、议”四步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顺应目前高职英语课堂的发展现状的。学,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展,指的是学生成果展示与交流;点,指的是教师点拨和答疑解惑;议,指的是考核评价与教学反思。

1.2 “学、展、点、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学、展、点、议”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老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课堂成为真正的学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转变成助学者(facilitator)、协作者(collaborator)、监督者(supervisor)和观察者(observer)。教学内容和材料更具真实性和时代性,具体的学习任务替代知识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结合起来。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创新探索,同时还要认真分析,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决策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更加平等融洽,不光实现了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 “学、展、点、议”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学、展、点、议”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为了达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高职学生找到自己适用的学习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学、展、点、议”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流程

2.1 前任务——教师给出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学)

创新性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将任务给出,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对任务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主要是一个协助者,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任务中去。其次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任务的具体内容、目的和要求。最后要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利用的资源,等等。而学生要不断强化知识,自主思考,发散思维,争取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

2.2 任务环——学生执行任务,交互合作学习,展示任务成果(学﹑展)

交互协作式的学习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被普遍使用,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各个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实施互动学习。这是一个自我消化、自我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个人有不同分工,且角色轮流转换,遇到问题自我解决或是协调解决[2]。任务完成后要有成果展示,这个展示可以是大展示,也可以是小展示。大展示是在教师的指引下,每个小组选派一名representative向全班进行报告。小展示则是指每个小组内部的任务展示,或是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换展示。展示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努力使用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观点,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通过比较借鉴,与他人分享成果,提高了学习方法的多元化。在展示过程中,老师要把握任务完成的时间,不定时地对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点评,进而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

2.3 后任务——学生教师分别评价,分析反思(点﹑议)

成果展示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在分享过程中不断进步。展示中教师对学生的随堂评价也非常重要,虽然在四步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任何情况下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十分关键,这也是教师作为助学者和协作者的价值所在。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帮助启发,对于任务完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点进行点拨,及时纠正问题并给出建议,这样才能保证这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有效延续下去。同时老师也要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课后反思,为以后的任务设计和布置提供参考。

3 “学、展、点、议”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任务设计合理可行

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要想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任务太易或太难都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首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最好与学生的学习经历相关,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信心与较好完成任务的条件。且能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将任务设计成不同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更好地实现分工合作[3]。第三,教师作为监督者和观察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实时掌握情况,一旦发现任务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要及时简化调整,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最后,英语作为一门素质课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2 有效运用小组活动

在“学、展、点、议”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的部分主要都是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的。在分组时教师要注意每个小组之间尽量同质化,而小组内部的成员要尽量异质化,也就是说每个小组的整体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当,而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情况则有所差别,且人数不要太多。这样不仅有利于小组之间的比较评价,且能确保每个同学在小组协作中有不同的分工。有时某些任务除了要小组内部合作之外,还需要小组之间的协作沟通。因此作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经常改变小组组合方式,进行适当的协调,是有效运用小组活动的保障。

3.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

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工具,不仅增大了教学信息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并且创造了更为有趣的学习环境,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多使用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或自主设计的多媒体课件[4]。同时网络学习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课外延伸,加强网络课程和微课课程的网站建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学,并在网上进行作业的提交和批改,教师轮流在线答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学、展、点、议”四步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在具体操作时还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且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还要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使之更好地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1]白继珍.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孙莉.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付岳梅,应世潮.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李胜良.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多样性[J].读写算,2012,(2).

猜你喜欢

教学法英语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