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15-09-0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杨 钰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710128)

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状态普遍让人担忧,而且有一些大学生心理已经走向了畸形。从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悲剧性事件就可以看得出来,高校急需加大力度,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以,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的原因,同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积极的作用[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不同阶段教育的模式差异导致的心理问题

考上一个理想中的大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他们十多年求学阶段中最大的一个梦想。他们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以及对大学生活的各种向往进入大学。在大学阶段的生活中,校园环境,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学习形式都会有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无法适应公共生活,再加上之前想象的情境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导致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焦虑情绪。所以,有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容易陷入迷茫与烦躁、抑郁的心态中。

2.不同人生发展阶段的要求导致的心理问题

在上大学之前,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将全部时间奉献给了学习,以至于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得靠父母来为自己处理,使得很多学生存在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对于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活揭开了新的篇章,他们所面对的生活格局也发生了性质上的转变,因为这是他们脱离家长开始独自生活和学习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如果他们没有很强的自律能力,以及一定的独立生活经验,那么一时间就无法适应这样的改变,所以才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2]。

3.不同人格个体的关系协调导致的心理问题

因为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成长坏境,所以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的人格特性也不一样。所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共鸣感而产生心理上的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学生因为从小就被家长溺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综合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经验不足很容易激化一些潜在的矛盾,导致大的错误的发生[3]。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交往中一旦受到影响就会因为自信心受到挫折而陷入焦虑、烦恼、恐惧,在心理上产生障碍。

4.不同职业选择的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在社会竞争力不断激化的现在,不少学生对以后的职场生活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或是陷入一片迷茫之中,特别是一些选择了大路专业的学生。随着这几年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上较低的工资,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想到自己的前途的时候就会倍感压力。很多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都想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有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期许很高,但是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所产生的挫败感也会很大,这个阶段是学生最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症状的时候。

5.不同目标指向的情感诉求导致的心理问题

学生谈恋爱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再让人感到惊讶、恐慌或者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尤其是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的恋爱,起因有千万种,有的人是因为远离家乡,内心孤独;有的人是因为人云亦云;也有些人是真的被爱情击中了。但是不管如何,总有大部分学生虽然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因为双方之间各种不成熟的观念所导致恋爱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所以只能以分手告终。因为这种结局而受到伤害的学生也很多。有的人甚至极端地选择用死来报复对方[4]。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

1.主观因素

第一,因为性格不同,所以个体为人处世的准则也不同。在大学阶段,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当然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从小就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是过于自卑就是过于自信,容易畏首畏尾,也容易冲动行事。这也正是这一部分学生最容易出现堕落或者不切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大新生身上最为明显[5]。其次,经不起风雨的打击。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受着皇上、公主式的待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严重,容易孤芳自赏,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理性与客观,又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很幼稚,一遇到困难就会情绪激动。越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拮据的经济状况以及复杂多变的感情问题越是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2.客观因素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人们的普遍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日常生活模式、思考问题的思路和价值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当下,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选择机会增多,不过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另外国内悬殊的贫富差距以及一些负面新闻报道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无形中增加着学生的恐惧心理与压力感,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6]。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1.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防御机构

第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不过,因为学生们对这些部门的认识错误,导致一些误导性的理念存在于其中。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学生不正确的认知观念,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保质保量的咨询服务。同时,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战线的心理咨询服务团队,通过一系列网络手段与媒体交流平台,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形成预警机制,在学生处于危机关头,及时帮助他们[7]。

2.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一,举办丰富的活动,开设心理学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形成心理保健理念,改变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与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训,帮助大学生掌握有效的心理调整方式。第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辅导,通过多层次全方面的有效沟通,为大学生提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情感服务。第三,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空闲时间是比较多的。一些学生因此经常沉溺于网络虚境中无法自拔;还有一些人自甘堕落,只顾拉帮结派饮酒作乐,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滋生。所以,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为他们打开新的领域的大门。第四,组建大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机制,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世界。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学着规划自己的未来,提高他们的预见性,让他们早做准备,以免在毕业的时刻,面对突然而来的就业压力产生过多的心理负担。加强对就业指导老师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辅导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参考标准。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谦虚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第二,锻炼学生的受挫能力,培养他们应对失败的正确观念,培养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将困难转变为动力的能力。第三,教会他们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心理上的健康状况来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坚强的品质,提高他们对困难的适应能力[8]。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在家中与教室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这就导致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要小很多。所以,高校心理辅导人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应该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同时,相关的教职员工与管理工作者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才能帮助学生早日成才。

[1]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3,(2):485—488.

[2]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2.

[3]张心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

[4]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孙小锋.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7]张琴.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8]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